广东艺术中心友谊剧院位于
广州市人民北路,邻近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州流花宾馆、电信大楼和
广州火车站,是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娱乐场所。剧院1965年8月16日揭幕,1987年冬全面改建,更新设备,1988年7月13日复业。二十多年来,接待过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以及上千个中国中央与省级剧团,接待过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国党、政、军领导人观看演出,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简介
友谊剧院居中国一流影剧院之前列,环境幽雅,装修豪华。观众厅座位1524个,舞台宽敞,声光效果俱佳。可安排各种演出和放映各类电影,并可接待大型会议。剧院广场设计一座电脑彩色喷水池,引人注目,南侧风景如画的庭园可供观众休息。剧院还拥有展览厅、录像厅、剧团招待所、贵宾接待室及观众小卖部等,为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广大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剧院设备先进、实用。
舞台灯光系统引进
美国160回路的电脑调光台。舞台音乐采用
英国32路调音台及美国电脑均衡器与“EV”系列高级喇叭,总输出功率达千瓦。电影音响引进美国KINTEK超级立环绕声还音设备。剧院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配有遥控摄像机,在贵宾室、观众厅、化妆室及各工作室均可收看演出实况。舞台上安装42道电动吊杆,给剧团装台、换景提供了方便。乐池可分三部分升降,便于扩大或缩小表演区域。剧院还引进一套内部对讲无线通信器材,供舞台监督指挥现场与工作人员传递信息。中央空气调节器采用
日本大金工业设备,制冷量每小时60万大卡。剧院还拥有一台世界一流的
奥地利“波森朵夫”大三角高级
钢琴,可供钢琴家演奏。此外,舞台上还安装先进的消防设备,万一发生火灾,消防水立即从顶棚喷淋而下,形成一道与观众隔离的“水幕”,确保场地和观众的安全。
历史
1965年8月,
广州市投资建成友谊剧院。它是一座多功能的剧场,在当时中国国内属于最完善的高档次的主要接待外来艺术表演团体和国内著名艺术团体演出的场所,并成为
广东省、广州市重要会议和外事活动的场地。
友谊剧院位于广州市人民北路,与广州外贸中心、广州国际电讯大楼相邻,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它的设计具有岭南园林特色,严整合理,美观大方,宽敞舒适,幽静雅致,声光俱佳等优点,能容观众1600位。
友谊剧院首任经理陈超。剧院原由
越秀公园管理。1970年4月交由省文艺战线革委会管理,司徒许任剧院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朱崇珍(女)任副组长。1976年7月14日龙家钦任副经理,后任第一副经理;1981年6月13日沙平汉任经理。
1984年7月18日成立
广东省友谊文化合作公司,与友谊剧院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增加编制。1985年10月15日,宣增祥兼任友谊文化合作公司董事经理,沙平汉兼任友谊文化合作公司董事副经理。1986年3月12日,宣增祥任友谊文化合作公司副总经理,沙平汉任友谊文化合作公司总经理。同年4月29日,钟振祥任友谊剧院副经理。
1981年10月21日,新建省外来剧团招待所"艺"正式交付使用。该所在友谊剧院原停车场东侧,设计面积4741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完成3900平方米,标准床位254个,投资112万元。唐波任所长,陈碧梅任副所长(后任所长)。
1987年2月24日,
广东省友谊文化合作公司与澳门
南方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在
广州市签订《关于合作经营广东艺术中心的合同书》。后来广东友谊艺术中心建成全面开业。艺术中心包括
友谊宾馆、友谊剧院、音乐厅、歌舞厅、快餐厅、酒楼、商场等,是一座集演艺、娱乐、旅业、餐饮、商贸于一体的文化合作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获得国内外观众客商的赞扬。
改革
具有40年历史的友谊剧院,是一座多功能的现代化娱乐场所,几十年来先后接待过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等上百个国家及地区的艺术团体,以及上千个中国中央与省级剧团的演出。剧院引进了
美国、
英国最先进的音响、灯光系列,设有演出监控、联络等齐全的设施,可满足各种类型的演出需要。
近几年来,友谊剧院积极开拓演出市场,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实行演出院线制,建立扩展了演出网络,积极主动引进中外闻名的演出团体的剧目,以及自办、合办高品位的艺术产品投入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东省艺术中心设有配套的友谊宾馆、艺术宾馆、商场、食府,为中外演出团体提供一条龙服务。
多年来,友谊剧院与全国各文艺团体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将一如既往,用一流的服务热诚欢迎中外演出团体及各界人士光临。
作为有着32年院龄的“老”剧院,在
改革开放大潮下却面临生存危机。剧院领导顺应形势,勇于开拓创新。1987年,他们引进外资,对剧院进行了全面的装修与改造,从而率先成为国内文化界为数不多的中外合作经营单位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主动出击,与省演出公司合作,引来国内外高水平的剧团和剧目。虽然在硬件设施上仍然无法与世界一流的大剧院相比,但在软件上他们却下足了功夫。他们明白,剧院与剧团是鱼水关系,必须“伺候”好每一位演员,幕间递给演员不冷不热的茶水和擦汗的纸巾,演出期间给演员好吃好招待,并带他们去旅游,这种服务得到了国内外演出团体的称赞:“友谊”是演员之家。与此同时,他们扬长避短,在经营管理上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友谊模式”,使剧院不但走出了八十年代中期经营不善的阴影,每年演出超过200场,还成为
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此外,友谊剧院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把观众当“上帝”,一切为他们着想,提供方便,改进服务。为了方便观众购票,他们在各大剧院、连锁店、书店和大专院校设了售票点,还可为珠江三角洲观众订票;本市订票10 张以上则可送票上门;长期订票者享受打折优惠;每次演出均提前作宣传;建立了拥有2000 多个国营、合资和外国驻穗机构等客户的分类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售票。这些细致的销售服务工作,为剧院赢得了大量的观众,平均上座率达七、八成以上,这在全国已属罕见。
起初,“上帝”们是被请进了剧院,但一些缺乏素养的观众无视剧场规则,有的在演出中讲话,有的开B P 机、打手机,有的孩子在剧场内跑来跑去,有的热情有余、乱鼓掌。“友谊”感到在引进高雅艺术的同时,还需做培养观众的工作。他们坚持与国际接轨,要求观众服饰庄重大方、迟到须幕间进场,即使省、市领导来晚了,也一视同仁:先在贵宾室里通过电视看现场实况。“摆什么洋款,这儿是
广州市,不是国外!”面对有些迟到观众的责骂,工作人员总是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而遇到不少观众带有小孩子入场时,“友谊”不是死板地按照国际惯例拒绝儿童入场,而是根据中国国情予以通融:“家长望子成龙,我们也希望能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他们检票后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上课,提出要求。一次,一对夫妇抱着一个8 个月的婴儿从
清远市开车来看戏,他们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执意要带着孩子进场,并保证孩子不哭,工作人员只好将他们的座位换到走道旁,当孩子哭叫时,马上送出场,由工作人员帮着看管。如此特殊服务,意味着更多的人力投入和更严格的管理。在培养观众方面,“友谊”确实是“用心良苦”。
“友谊”将演出定位在高雅艺术,对于国内优秀剧团演出,如
杭州越剧院、
上海京剧院,“友谊”不但给予最优惠的场租价格,每次演出结束,还派车送观众回家。回首细想,
广州市观众今天对交响乐的兴趣、对芭蕾的热爱,尤其是对剧院在全国首创的、一年一度的
新年音乐会的期盼,哪一样离得开“友谊”当年的远见卓识和辛勤耕耘?“友谊”,不再仅仅是一个剧场,它已成为羊城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设计建筑师
林兆璋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在
广东省众多的建筑师中,他是属于土生土长于岭南大地的建筑师,从读书到工作,他一直行走在岭南大地上。岭南建筑赋予他创作的养分,他也给予岭南建筑新内容。在他设计的建筑作品中,中山温泉别墅、深圳
银湖旅游中心、
西樵山大酒店、
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友谊商店剧院艺术中心、
深圳大剧院、北园酒家扩建工程、南海西樵山云影琼楼、广州友谊商业大厦、佛山石景宜艺术馆等,无一不是岭南建筑的杰作。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林兆璋对于岭南建筑的一种解释。他说岭南建筑有三大特色,一是有地方特点;二是中西结合;三是不断变化。他认为,岭南建筑就是将西方建筑跟现代跟传统的东西紧密结合,岭南建筑的精髓是内涵,是不留痕迹的中西结合。纵观他所设计的建筑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巧妙的利用和结合。
关于岭南建筑,林兆璋有个巧妙的比喻。他说用广东音乐来比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彩云追月》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首广东音乐来源于古音乐,用中国传统的乐器来演奏,但在演奏时,若加上一些流行的音符,加入一些
探戈的节奏,就成为典型的广东音乐了,整首曲子听起来悦耳动听,既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传统岭南特色。
岭南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善于兼容的文化。它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不受太多传统东西的约束。比如
开平市的一些楼和民居,就有很多西方的元素在里面。广东开平的立园,就是典型的
后现代主义的做法,这些1931年建造的房子,虽然用的是外国的材料,但整个立园的建筑却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的特点。岭南建筑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是由来已久的,清朝末年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满洲窗,窗玻璃就是从
法国进口的,然后进行了加工。现在满洲窗变成岭南装饰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