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星九棘鲈
鲈形目鮨科鱼类
青星九棘鲈(学名:Cephalopholis miniata),又称青星九刺鮨、红,斑点青鳞红格仔、过鱼、红条,是鮨科九棘鲈属的鱼类。青星九棘鲈体型大,最大体长可达50厘米,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裂开阔,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鳃盖骨具有三枚扁平棘,身上被细小栉鳞。青星九棘鲈体色为艳丽的红色,但有许多蓝点均匀散布在全身。青星九棘鲈味道鲜美,为十分高贵的食用鱼,同时其色彩美观,亦可作为观赏鱼
青星九棘鲈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海区,北至日本南部,南到澳洲,东至斐济,西到非洲东岸以及红海等地。中国海南东岸和南部海域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
2017年,青星九棘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物种(LC)。
形态特征
体型:青星九棘鲈的体型较大,最大体长可达50厘米,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
鱼头:青星九棘鲈的口裂开阔,上下颌前端具有小犬齿;上颌稍能活动,可向前延伸至眼眶后部;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前鳃盖骨后缘也具有细锯齿,但不是很明显。
鳞片:青星九棘鲈身上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量为47~54枚,纵列鳞数量为94~114枚;鼻子在鼻孔前面没有鳞片;腹部有摆线鳞片。
鱼鳍:青星九棘鲈的背鳍有硬棘4枚,软条14~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9枚;腹鳍在腹部位置,其末端没有到达肛门开口处;胸鳍尾鳍均为圆形。
体色:青星九棘鲈的体色极为艳丽,身体及头部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为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颜色上呈现为身体前半部分较淡,后半部分较暗。与成年青星九棘鲈相比,幼年青星九棘鲈后半身的颜色更黄,蓝色斑点更少。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青星九棘鲈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延伸至红海南非日本南部、澳洲等热带海域,所包括国家和地区有:东萨摩亚澳大利亚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文莱柬埔寨、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科摩罗库克群岛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国南部领土(莫桑比克海峡群岛)、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肯尼亚基里巴斯(凤凰城、基里巴斯线、吉尔伯特岛)、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毛里求斯主岛)、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北马里亚那群岛、阿曼、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留尼汪岛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泰国东帝汶托克劳群岛汤加图瓦卢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美国专线岛、豪兰·贝克岛)、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青星九棘鲈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省东岸和南部海域,但数量较少。
栖息环境
青星九棘鲈属近岸暖水性珊瑚礁海域生活的鱼类,主要栖息于生长有繁盛珊瑚的潟湖及深海的礁区,亦常出现于外礁斜坡。它们通常栖息的海水深度为2~150米,但偶尔也会发现于清澈的海水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青星九棘鲈为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极为贪食。它们是一种伏击捕食者,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底部隐藏并等待猎物出现。青星九棘鲈主要在清晨和午后时分进行捕食,以鱼类,尤其是燕尾天竺鲷、珍珠扁背等鱼类为主要食物,偶尔也捕食甲壳亚门。鱼苗全长3~4毫米时(3~5日龄),食物以原生动物和小型萼花臂尾轮虫(注:轮虫是近2000种微小无脊椎动物的统称)为主;全长5~8毫米时(6~14日龄),以轮虫和桡足类(注:桡念“ráo”,桡足类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体长\u003c3毫米,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幼体为食,以轮虫为主;全长9~15毫米时(15~19日龄),以轮虫和桡足类为食,以桡足类幼体为主;全长16~25毫米时(20~29日龄),以桡足类和蒙古裸腹蚤为主要饵料;全长26~30毫米时(30~35日龄),开始摄食鱼糜,也摄食桡足类和蒙古裸腹蚤。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冰鲜杂鱼或配合饲料为饵料。
社群行为
青星九棘鲈群体由一条占有优势地位的雄鱼和2~12条雌鱼组成,每个群体占据着475~2000平方米的领土,整个领土范围又细分为若干块小领土,每块小领土再由1条雌鱼保卫着。
生长繁殖
繁殖:青星九棘鲈实行一夫多妻制,繁殖期时,青星九棘鲈会进行短距离洄游。此时,雄鱼会在整个领土内巡逻,或者雌鱼也会探访雄鱼,也有可能是雌雄两者相向而行,互相向对方游去。
产卵:青星九棘鲈会聚集在礁区进行产卵,受精卵为端黄卵(注:端黄卵亦称偏黄卵,为动物卵的一种类型,指卵黄颗粒偏近卵的一极的卵),浮性(浮性是指大多数海洋鱼类所产的卵呈透明状,内有油球,密度比水小,产后漂浮在水中),圆球形,直径800~850微米,有一个或数个小油球。
孵化:初孵出的青星九棘鲈幼鱼全长1.6毫米左右,除头部和卵黄囊前部呈微褐色外,身体其余部位为无色透明状;卵黄囊呈椭圆形,长径0.8~0.9毫米,短径0.5~0.6毫米。
成长:青星九棘鲈幼鱼为底栖性(注:底栖性是指栖息在海底或海中基质上),警觉性高,主要栖息于珊瑚碎屑堆上。这些幼鱼有海底掘洞穴居的习性,喜欢夜间觅食,是广盐性的珊瑚礁鱼类,在盐度11%~41%的海水中都可以生存;它们适宜生存的水温为22℃~30℃,水温降至15℃以下则停止摄食,不再游动。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7年评估数据,青星九棘鲈在分布范围内的大多数珊瑚礁区域都很常见。对新喀里多尼亚浅礁进行的水下调查表明,青星九棘鲈的种群密度为每1000平方米0.03~0.8条,并且在十年调查期间,青星九棘鲈的丰富度保持稳定;青星九棘鲈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捕获量占鮨属鱼类的3%,而在波纳佩岛该数据则不足1%;马来西亚沙巴州包括青星九棘鲈在内的鮨属鱼类的捕捞量都存在下降;青星九棘鲈在南非的珊瑚海洋保护区内很常见;而根据在大堡礁浅水区进行的水下调查显示,青星九棘鲈种群在该地区并不丰富。
致危因素
破坏性捕捞活动、沉积物流失和珊瑚白化现象(注:珊瑚白化现象就是珊瑚颜色变白的现象)导致的珊瑚礁退化都会影响青星九棘鲈的生存。对石斑鱼属鱼类的过度捕捞也会导致青星九棘鲈在某些地区的种群数量下降。但是尚没有重大威胁能够影响到全球范围内青星九棘鲈种群的生存。
保护措施
除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外,主要保护措施是将青星九棘鲈纳入分布范围内的相关海洋保护区中,比如大堡礁海洋公园。除此外,尚没有出台其它针对性的特定物种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2017年11月12日,青星九棘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无危(LC)。
人工养殖
经济价值
青星九棘鲈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又因其色彩鲜艳,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养殖条件
水泥池面积30~40平方米,水深在1.2米左右,池底四周向中央有一定倾斜,配备完整的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系统。水温22℃~29℃,盐度25~32,pH7.8~8.6,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苗种放养
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规格最好在2.5厘米以上。2.5~3厘米的苗种,放养密度150尾/平方米;5厘米的苗种100尾/平方米;成鱼15~20尾/平方米。放养之前,进行严格的筛选,将不同规格的苗种分开饲养,并用淡水或高锰酸钾对苗种进行消毒。
饲养管理
饵料投喂
饲养青星九棘鲈可喂小杂鱼等冰鲜饵料或配合饲料,也可两者结合投喂,以冰鲜饵料和配合饲料结合投喂效果较好。苗种阶段(5厘米前),喂活饵料的要保证池水中饵料密度,喂冰鲜小杂鱼等可制成鱼糜投喂,喂配合饲料的最好2~3小时投喂一次;鱼体长至5~10厘米时,一天可喂4次,喂冰鲜小杂鱼可根据鱼种口径大小将冰鲜小杂鱼切成块状投喂;鱼体长至150克以上时,每天可投喂一次冰鲜饵料、2次配合饲料。冰鲜饵料要新鲜,选择适口、含肉率高的饵料鱼,坚持按照“四定”原则(所谓“四定”原则是指养鱼投喂时要“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投饵。
水质管理
每1~1.5平方米布气石一个。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1/3左右,有条件的可以换水2次或多次,在投饵完成后再进行换水,采用边排水边清扫池壁、池底、充气管、气石上的污垢及残留物的方法,日温差控制在3℃以内,水温高时要加大换水量,每5天左右全池大换水一次。20~30天左右倒池一次,同时进行筛选,大小分池饲养,将池子彻底清刷、消毒后再使用。冬季水温保持在18℃以上。
选别分养
苗种阶段青星九棘鲈容易发生互残现象,尤其大小不一时互残严重,应根据鱼种的生长不定期地及时进行筛选,保持同一养殖池中鱼体大小规格一致,一般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筛结合手工方法筛选,筛选分苗和倒池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
病害防治
养殖过程中需要防止车轮虫小瓜虫寄生昆虫和海水弧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苗种期,要特别重视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清理池壁和池底,保持清洁的养殖环境;投喂新鲜的饵料;定期有规律地对鱼体进行杀虫脒,淡水药浴;养殖用具最好单池使用,定期进行消毒。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14
青星九棘鲈 Cephalopholis miniat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2-05-16
Coral Hind.IUCN.2022-05-16
Coral Hind.ufl.2022-05-1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人工养殖
经济价值
养殖条件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病害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