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舒清
内地作家、编剧
石舒清,原名田裕民,1969年出生于海原县。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毕业于宁夏师范学院英语系。
1987年,大学时期在期刊《六盘山》上发表了个人首部短篇小说《田长工小传》。1994年,其创作的短篇小说《苦土》出版,凭借该小说获得第五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艺评价特别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2001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凭借该小说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4年,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伏天》出版。2006年,由其创作的文图集《西海固的事情》出版。2008年5月,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出版。2016年10月,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在釜山广域市举行了首映,他凭借该电影入围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该电影获得第21届韩国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
2018年9月,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大木青黄》出版;10月17日,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红花绿叶》在平遥国际电影节举行了首映;随后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眼欢喜》出版。
人物经历
1987年,石舒清考上了固原师专(现宁夏师范学院)英语系。上大学前投了一篇小说给《六盘山》期刊,因对英语不感兴趣后曾找校领导申请调剂到中文系。在学校的一次文学征文比赛中,石舒清获得二等奖。大一第二学期,在期刊《六盘山》上发表了其短篇小说《田长工小传》   。
1989年,毕业于宁夏固原师专英语系,后任中学教师五年,任县委宣传部创作员三年。1994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苦土》,该小说获得第五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艺评价特别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该小说还入选第一届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1999年,调入宁夏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同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清洁的日子》,该小说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
2000年6月,与宁夏作家陈继明、金瓯在北京向外界推出文学界的“宁夏三棵树”   。
2001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他凭借该小说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同年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暗处的力量》、《开花的院子》出版,其中作品《开花的院子》入选中国小说50强丛书。
2004年,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伏天》出版,该小说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05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果院》,该小说在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颁奖礼上获得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6年,在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黄昏》,他凭借该小说获得第八届《十月》文学奖;同年11月,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西海固的事情》出版。2008年3月,他获得第11届庄重文文学奖;5月,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出版。
2012年,由其创作的长篇小说《底片》、短篇小说集《灰袍子》出版。2014年1月,由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韭菜坪》、《西海固の人々》出版。2015年12月,由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古今》出版。
2016年10月7日,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在韩国釜山举行了首映,影片讲述了一个回族老妇人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尔古拜准备宰杀家中唯一的大牲老牛为母亲做“四十” (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的故事。其凭借该电影入围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同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1年4月,小说《九案》获得第16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编剧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石舒清的文学写作长期以来深深扎根于宁夏西海固这片土地。他以文学的方式紧紧地厮守着这片故土,并与之建立起一种持久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作为故乡的守望者和民族日常生活的讲述者,这已经成为石舒清在中国文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形象。石舒清的短篇小说《采风》没有大起大伏的情节,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以小说这种独特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批专程而来的寻访者,寻访“我”的家乡海原县大地震幸存者的一段经历。作家以反讽的笔调对一些居高临下,不乏优越感的寻访者的虚情假意,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揭示,同时也对底层弱者的失语症和无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中令人回味的细节描写、质朴自然的文学语言,也体现了石舒清小说写作的典型风格。   (《新疆日报》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编剧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