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棉铃虫
鳞翅目夜蛾科动物
麦田棉铃虫是鳞翅目夜蛾科寄生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尤其在辽南、长江流域及新疆部分地区分布较多。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棉花、花生、芝麻、烟、苹果、梨、柑橘属、桃、葡萄无花果、草萄等。近年来,在一些栽培改制、复种面积扩大的地区,麦田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尤其是在辽南、长江流域及新疆部分地区,玉米雌穗常受其幼虫侵害。
基本信息
中文名:麦田棉铃虫
别名:玉米穗虫、棉挑虫、玉米异跗萤叶甲、青虫、棉铃虫
学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异名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
目:鳞翅目
科:夜蛾科
寄生与为害
寄主植物广泛,可以为害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烟、苹果、梨、柑橘属、桃、葡萄无花果、草萄等植物。近年在一些栽培改制、复种面积扩大地区,棉铃虫为害玉米有加重趋势,尤以辽南、长江流域及新疆部分地区为主,玉米雌穗常受棉铃虫幼虫为害。
为害特点:幼虫为害小麦,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蛀食或咬断麦穗。
形态特征
麦田棉铃虫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0-38mm,灰褐色。前翅褐色肾形纹及环状纹,肾形纹前方前缘脉上具褐纹2条,肾纹外侧具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生有黑点。后翅淡褐至黄白色,端区黑色或深褐色。卵半球形,0.44-0.48mm,初乳白后黄白色,孵化前深紫色。幼虫体长30-42mm,体色因食物或环境不同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红褐或黑紫色。绿色型和红褐色型常见。绿色型,体绿色,背线和亚背线深绿色,气门线浅黄色,体表面布满褐色或灰色小刺。红褐色型,体红褐或淡红色,背线和亚背线淡褐色,气门线白色,毛瘤黑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蛹长17-21mm,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具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尖端微弯。
发生规律
麦田棉铃虫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年生3代,华北4代,长江流域以南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羽化。华北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1代卵见于4月下旬至5月底,1代成虫见于6月初至7月初,6月中旬为盛期,7月为2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进入2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4代卵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入土化蛹越冬。第1代主要于麦类、豌豆、苜等早春作物上为害,第2代、3代为害棉花,3、4代为害番茄等蔬菜,从第1代开始为害果树,后期较重。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萎蔫的垂柳对成虫有诱集作用,卵散产在嫩叶或果实上,每雌可产卵100-200粒,多的可达干余粒。产卵期历时7-13天,卵期3-4天,孵化后先食卵壳,脱皮后先吃皮,低龄虫食嫩叶,2龄后蛀果,蛀孔较大,外具虫粪,有转移习性,幼虫期15-22天,共6龄。老熟后入土,于3-9cm处化蛹。蛹期8-10天。该虫喜温喜湿,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北方湿度对其影响更为明显,月降雨量高于100mm,相对湿度70%以上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防治指标
我国该虫为害小麦重的产麦区年生4代,个别年份可能出现发生不整齐的5代。一代主要为害小麦,卵盛期在5月上中旬,麦田防治指标为每m2有二龄幼虫8头或百株累计卵量16粒左右;二代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10头以上;三代卵盛期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四代卵盛期在8月下旬一9月上旬,防治指标为百株幼虫10头以上或防治后百株残虫5头以上。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
(2)农业防治。
①.黑光灯诱杀。②.在麦田放置几把萎蔫的杨柳枝树把,诱其成虫产卵,然后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3)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久效磷、万灵、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亚胺硫磷、抗蚜威、克百威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寄生与为害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防治指标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