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武襄公祠
狄武襄公祠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狄家社村(今属文水县西槽头乡)人。出身农家,善骑射,沉毅勇猛,文武兼备,十九岁入军籍,服务于禁军拱圣营。
人物简介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狄家社村(今属文水县西槽头乡)人。其出身农家,善骑射,沉毅勇猛,文武兼备,十九岁入军籍,到禁军拱圣营当了一名普通卫士,后升为骑御散直。北宋宝元年(1038)间,党项族李元昊叛宋自立。狄青当时以三班差使、殿使的身份兼任宝塔区(今延安市)指挥使,参加了宋夏战争。四年间,屡立战功,声名鹊起,受到经略使韩琦范仲淹赵祯的赏识和重用。仅十几年的时间,狄青便从一名普通士卒升至枢密副使。皇祐四年(1053),广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名族首领侬智高反,宋廷数次出兵征讨,均无功而返。狄青主动请缨,用计夜夺昆仑关,大战归仁铺,一举获胜。狄青再次因军功升任枢密使,成为宋军最高军事统帅。四年后因谗毁以平章事衔判陈州(今淮阳区)。次年二月,狄青在忧愤中病故于陈州,时年仅四十九岁。诏赠:“中书令”,谥“武襄公”。
嘉四年(1059)二月,狄青的灵柩由其次子狄等护送归于西河太平里刘村(今汾阳刘村)。狄青墓占地一百二十亩,为皇家敕赐,守冢寺庙敕曰:“奉亲显庆寺”。现墓地仍有碑石一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狄武襄公祠即为狄青归葬故里后不久,由其次子狄谘率昆弟族人共建的家庙。元朝元贞二年(1296),狄青七代孙狄晖重修,明清时也屡有修。该祠位于狄家社村中心地带的原宁国寺内,居正北主导位置。占地约六亩,临街有三霄殿三楹,入内两侧为钟鼓二楼,向北不远有一座藏经楼。狄公祠东侧还有铁佛寺、白衣庵。现寺内遗址尚存,狄公祠重修,三霄殿仍在,其余皆毁。1993年重修后的狄公祠仍按原制立于八级台阶之上,三楹二柱,硬山式。檐前无斗拱,有插飞。廊下东西立碑石数块,其中狄晖所立《狄武襄公祠堂记》最值得人珍视。狄公祠的门面为夹扇门窗,檐下悬同治十年(1871)十月全村公立的横匾一块,上书,“经文纬武”,门顶悬爱新觉罗·颙琰丁卯年(1807)阳月所立横匾一块,题词为“宋室名贤“。两匾均为蓝底、金框、金字。正殿正中有神阁一座,内置狄青木雕坐像,双目沉毅,威武俊秀,留一绺长须;身着甲,头戴金边紫冠,一身元帅装束。殿内四角立有四个文武侍臣,东内侧的文侍举钦赐尚方宝剑,外侧的武侍端一个面目狰狞的铜面具;西内侧的文倚捧帅印,外的武侍一杆无缨合箭式大枪。
公祠概况
殿内的东西壁原有壁画,现西壁画已无,东壁有重描后的中堂画一幅、联语一副。画面上有古松、明月,一童子向一个儒家打扮的老者求学拜师,联语为北宋著名政治家韩琦所撰:“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一代名将聂氏宗祠内书此联语,颇耐人寻味。
故乡不会忘记英雄。狄家社从建祠之日起,就把狄青诞辰日——农历七月十三日确定为每年庙会日,一直沿习至今。近年来,狄家社支部、村委还组织成立了“狄青文化旅游促进会”,为打造名人族经济不懈地努力着。他们和内地及港台从事狄青研究的教授、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他们会同远在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的狄氏后裔共同组建了“狄氏宗亲会”;他们还组织作家,狄青研究者远赴河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等地追寻狄青战斗的足迹;他们还组织专家对狄青文化族的开发进行了整体设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公祠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