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鹰嘴豆(学名:Cicer microphyllum)为豆科鹰嘴豆属下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
西藏自治区、新疆,以及
土耳其、
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生于海拔1600-4600米的阳坡草地,河滩砂砾地或山坡砂砾地。
形态特征
小叶鹰嘴豆是一年生
草本。茎直立,高15-40厘米,多分枝,被白色腺毛。托叶5-7裂,被白色腺毛;叶轴顶端具螺旋状卷须,叶具小叶6-15对,对生或互生,革质,倒卵形,顶端圆形或截形,裂片上半部边缘具深锯齿,先端具细尖,长4-12毫米,宽3-7毫米,小叶两面被白色腺毛。
花果特征:
花单生于叶腋,
花梗长2.5-5厘米,被腺毛;萼绿色,深5裂,裂片
披针形,长1.2厘米,密被白色腺毛;
花冠大,长约2.4厘米,蓝紫色或淡蓝色;
荚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1.3厘米,密被白色短柔毛,成熟后金黄色或灰绿色;种子椭圆形,成熟后呈黑色,表面具小凸起。一端具细尖。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
分布范围
鹰嘴豆起源于西亚、
地中海沿岸和
埃塞俄比亚,分布于地中海、
亚洲、非洲、美洲等地。
印度、
土耳其、
巴基斯坦、
缅甸、
墨西哥、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
伊朗、
摩洛哥和孟加拉均有引种栽培。中国甘肃、
青海省、新疆、
陕西省、
山西省、
河北省、
山东省、台湾、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引种栽培。
栖息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2000-2700米。 对土壤要求不严,从沙土、沙壤土到重壤土均可生长。但以在排水好、质地疏松的轻壤土上生长发育得最好。其适宜的pH值为5.5.-8.6,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29℃,夜间15-21℃。鹰嘴豆出苗至开花所需有效积温为750-800℃,出苗至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1900-2800℃。鹰嘴豆抗旱、耐旱能力较强,在年降雨量280-1500毫米的地区均可生长。但在雨水过多和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
繁殖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丰产、品质优良和商品性好的品种,并精选种子。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地温和情确定,一般春播4-5月,夏播6月。秋播10-11月。播种方式可采用45厘米等行距和35-50厘米宽窄行。卡布里类型播种量为5-8
千克/亩,迪西类型播量3-4千克/亩,播种深5.6厘米。
栽培
整地施肥
选择中上等肥力水平的旱地或灌溉方便、无盐碱为害的地块,与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和
甜菜等作物建立3年以上的轮作体系。土质以沙壤土为佳,盐碱地和重茬地都不宜种植鹰嘴豆。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伏耕或秋耕,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春季及时进行耙、保墒和整地。播前整地必须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六字标准,使土壤处于待播状态。
基肥宜采用有机肥,于秋播时直接撒入田间,每亩用量1000
千克。种肥宜于播种时开沟施入,深8-10厘米,肥料离种子5-8厘米以免烧芽。用量为
重过磷酸钙10千克/亩。根部追肥于初花期进行,距植株10~15厘米,深度10-15厘米,用量为
尿素10-12千克/亩,追肥、开沟和培土作业一次完成。叶面追肥于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喷施宝5克,
磷酸氢二钾100克或尿素200克。
田间管理
间苗:尽管
鹰嘴豆对不同的株行距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于直立株型的品种,合适的群体密度是每平方米50株左右,对于披散株型的品种,合适的群体密度约为33株。
中耕除草:鹰嘴豆苗期生长量小,易受到杂草的严酷竞争。然而,如果在生长的最初阶段,即播后的66天内,保持田间无杂草,鹰嘴豆迅速生长的冠层会有效地控制住后期杂草的生长。据试验。播后第30天和60天锄中耕,对控制杂草最为有效,而且可疏松土表,增加土壤通透性,并切断土壤毛细管,有保墒的作用。另外,出苗期前每公顷(15亩)喷
除草醚1000-1500克,扑草净255.495克,
草不绿1000-1500克或豆科威1000克等,都有明显的除草和增产效果。
灌溉:在鹰嘴豆的大部分冬播地区,由于播前和生长初期降雨较多,土壤湿度适宜,不需要灌溉。在春播地区和干旱的冬播区。由于播前和生长前期降雨较少,不能满足鹰嘴豆对水分的要求,需要适当的灌溉。在鹰嘴豆需水临界期,即4-6片真叶期和
荚果形成期,灌溉对保证高产是必要的。超过两次的灌溉,从经济上讲一般不合算。
施肥:鹰嘴豆施有机肥和饼肥效果好。单施氮肥或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对于磷肥,依土壤和肥力不同,每亩施用
五氧化二磷的最佳量通常为1.5-3
千克。当土壤中磷含量偏低时,如果有灌溉条件,每亩施用2-3千克五氧化二磷的增产效果最好;在土壤干旱且无灌溉条件时,每亩1.5千克五氧化二磷的用量最为经济合理。在微量元素肥料中,施用肥对鹰嘴豆的增产最有效。其次是锌肥。
收获储藏
鹰嘴豆开花结荚期很长,结荚部位分散,植株上下部成熟期往往不一致。因此,宜于70%的荚呈黄白色,而籽粒与荚之间已经分离之时及时进行收获。收获过早,未成熟籽粒多;收获过晚则落荚严重。收获可手工连根拔起或镰刀收割。收割后拉运至晒场晒干,压场脱粒,人工扬场清选,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扬场机和清粮机进行清选。清选后的鹰嘴豆籽粒,应及时摊开晾晒,直至含水量达12%以下,再用
磷化铝熏蒸后入库贮藏。
豆象是鹰嘴豆储藏时最易发生的虫害,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磷化铝等药物熏蒸。储藏期间必须注意通风、降温和除湿。
用途
食用: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风味,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作主食用。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容易消化和吸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用鹰嘴豆粉可做成各种风味点心,也可做成独具特色的色拉酱。鹰嘴豆籽粒可以做豆沙、煮豆、
炒豆或油炸豆,也可制成罐头食品。青嫩豆粒、嫩叶也可作蔬菜。
饲料:小粒型鹰嘴豆籽粒还是优良的
蛋白质饲料,磨碎后是饲喂
骡马的精料。茎、叶是喂牛的好饲草。
经济:鹰嘴豆的淀粉是棉、毛、丝纺织原料
上浆和抛光的上等材料和工业中的胶黏剂。叶子可提取
靛蓝。
危害与防止
病害
对鹰嘴豆为害最严重的有褐斑病、枯萎病、干性根腐病和矮化病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卡布里类型可选ILC482(
叙利亚),迪西类型可选1B、C12/34和C235(
印度和
巴基斯坦)。②采用轮作倒茬、间混套作和适期早播等栽培措施。③种子处理,可选用
多菌灵和
福美双按1:3混合拌种,也可用50℃热水浸种15分钟杀菌。④
化学防治,可选用
波尔多液、
代森锌、
克菌丹和
百菌清等进行叶面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虫害
与其他
豆类作物相比,田间生长期间为害鹰嘴豆的害虫较少。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
豆荚螟、
甜菜夜蛾和
棉铃虫。防治方法:①豆荚,可采用
异狄氏剂喷雾防治;②甜菜夜蛾,可采用
拟除虫菊酯喷雾防治;③棉铃虫,可采用
硫丹和拟除虫菊喷雾防治。不同鹰嘴豆品种对豆荚螟、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抗虫性也不同。迪西类型品种的抗虫性显著优于卡布里类型品种。因而,如果种植地区的虫害非常猖,就可考虑更换卡布里类型品种为迪西类型品种,以提高品种的抗虫能力。
食物营养成分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