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堤镇,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地处睢县西北部。
明代时期,属锦襄乡尚义里;1986年7月,撤乡设蓼堤镇。截至2018年末,蓼堤镇
户籍人口为52393人。截至2020年6月,蓼堤镇辖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蓼南村。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属锦襄乡尚义里。
清末时期,属尚义社。
民国元年(1912年),属六区龙塘,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睢县解放,属第七区。
1955年8月,撤区设乡。
1958年12月,成立蓼堤东风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蓼堤乡。
1986年7月,撤乡设蓼堤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蓼堤镇辖27个行政村:蓼南、蓼北、马坊、周龙岗、立新、高寨、杨庄、黎庄、燕屯、苗洼、陈菜园、坚庄、罗阳、西楼、魏楼、赵矬、孙吉屯、娄河、谢寨、申庄、刘东、刘西、慢打锣、彭寨、大寨、张总旗,下设21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蓼堤镇辖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蓼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蓼堤镇地处
睢县西北部,东与
涧岗乡接壤,南与
西陵寺镇相连,西与
杞县西寨乡为邻,北与
民权县龙塘镇相接,行政区域面积60.52平方千米。
水文
蓼堤镇境内河流有通惠渠,长4千米。
土地资源
蓼堤镇有耕地面积5.7万亩。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蓼堤镇总人口5.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00人,城镇化率9.7%。另有流动人口6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6700人,占52%;女性24600人,占48%。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5.11万人;
回族215人。2011年,
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4‰,
人口自然增长率7.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9.5人。
2017年末,蓼堤镇常住人口为3405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蓼堤镇完成财政总收入5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00万元。
2018年,蓼堤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6个。
农业
2011年,蓼堤镇完成农业总产值3.8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6万吨,人均704
千克,其中小麦2.4万吨,玉米1.2万吨。主要
经济作物为花生、大蒜、辣椒。2011年,花生产量1.5万吨,大蒜产量2.8万吨,辣椒产量1.2万吨。
蓼堤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和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养殖场4个,家禽养殖场25个,养殖专业户265户。生猪饲养量6.5万头,年末出栏2.3万头;牛饲养量1200头,年末出栏600头;羊饲养量3500只,年末出栏1200只;家禽饲养量126万羽,上市家禽23万羽。
工业
蓼堤镇以木材加工、
食品加工、制衣、制造等为主导产业。
2011年,蓼堤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实现
工业增加值1.1亿元。工业企业31家,职工865人。
商业
2011年末,蓼堤镇有商业网点276个,职工326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3亿元;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1.6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蓼堤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蓼堤镇有幼儿园6所,小学15所,初中2所,其中民办教育机构6所,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蓼堤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22个,藏书16万册。
2011年,蓼堤镇有学校体育场17个,4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蓼堤镇有镇
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21个;病床106张。专业卫生人员136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
执业助理医师33人,注册护士68人。2011,
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2万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蓼堤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户,人数21人,支出6万元;城市
医疗救助4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农村医疗保险2432人次,共支出12.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95户,人数2100人,支出18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3人,抚恤事业费支32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蓼堤镇有邮政所1个,投递点2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12.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期刊2000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
固定电话用户13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6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蓼堤镇有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日供水60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5%。铺设排水主管道3千米。
2011年,蓼堤镇拥有
变电站、供电所各1座,变压器11台,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12千米。
交通
蓼堤镇境内有058县道经过。
文化
地名由来
蓼堤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蓼南村得名。
文物古迹
周龙岗文化遗址位于
睢县蓼堤镇周龙岗村。遗址南北宽300米,东西长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势高出地面约3米,西部有一土坑,中部有一条人工渠。在坑壁上均暴露
文化层,厚约2米。上部为
商朝文化层,下部为
龙山文化层。1986年,被公布为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