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康,男,1978年10月出生于贵州
六盘水市。他在2001年和2007年分别在
南开大学哲学院获得哲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他是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同时也是南开大学哲学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院副院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主任。
人物经历
1997-2001南开大学哲学系 本科生
2001-2003南开大学哲学系 硕士研究生
2003-2007南开大学哲学系 博士研究生
2007-2009 南开大学哲学系 讲师
2010 德国耶拿席勒大学哲学系 访问学者
2012.5—2012.8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13.6—2013.8
维也纳大学哲学系 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辩证法研究专题、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专题。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辩证法史;
唯物主义史。
主要贡献
主要著述
一、著作:
1.《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文版:Wang Nanshi, Xie Yongkang, Marx’s practical materialism: The horizon of post-subjectivity
哲学, CANut, Berlin,
伦敦, 2011.
土耳其文版:Wang Nanshi, Xie Yongkang, Marksist pratik materyalizm: Post oeznelci Felsefenin Ufku, Kal Kedon, Istanbul, 2011.
3.《哲学概论》(教材,合编,第三作者),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文章:
1、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同路径——论
狄奥多·阿多诺与
海德格尔的根本性分歧,《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2、被误读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与
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正,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3、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4、一种个别性取向的实践哲学,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二作者)
5、
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6、否定
辩证法的实践哲学取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7、形而上学批判的辩证本质,载《
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
8、从“否定性的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9、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10、技术批判与
卡尔·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
11、反体系还是有限体系性——关于当代哲学理论方式的若干思考,《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2、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
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第二作者)
13、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科学报》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14、历史唯物主义的再理解——以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
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第二作者)。
三、译作
1、列非伏尔:《
马克思的社会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合译,第一译者。(英译汉)
2、维尔纳·马克思:《黑格尔的\u003c精神现象学\u003e:“序言”和“导论”中对其理念的规定》,
人民出版社2015。(德译汉)
3、阿尔弗雷德·索-莱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合译,第一译者。(德译汉)
4、费伽尔:“论非同一物:
狄奥多·阿多诺的
辩证法”,载《
求是学刊》,2009年第1期。(德译汉)
5、施耐德巴赫:“我们
伊曼努尔·康德主义者”,载《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德译汉)
6、比格特·珊特考伦:“论教育”,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8、15;4月12、19日。(德译汉)
7、比格特·珊特考伦:“知其所以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3、10、17、24日。(德译汉)
8、霍尔:“物化、
唯物主义与实践:阿多诺对
卢卡奇的批评”,载《新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合译,第一译者。(英译汉)
9、Wang Nanshi, Dialectics and practical wisdom. In: Frontiers of
哲学 in China,Vol.1
二氧化氮,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2006,P.245-253.(汉译英)
论文作品
1.
形而上学的问题与历史,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2.
马克思主义与新康德主义关系辨析,载《
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
启蒙辩证法》的现实性,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8日。
4.综合的社会起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个方案,载《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2期。
5.工具的
悖论与工具的超越——试论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认识论批判,载《
贵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合作,第一作者)
6.意志与物自身——
阿图尔·叔本华意志
形而上学的“理性”动机,载《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8期间。(合作第一作者)
7.何处为象牙塔?——
狄奥多·阿多诺与批判理论的政治悖论,载《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8.理论批判与改变世界——从
伊曼努尔·康德到阿多诺的哲学实践,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
9.从教育到伪教育——黑格尔和阿多诺对近代教育观念的批判,载《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第1期。
10.阿多诺的社会概念,载《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7期。
11.晚期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阿多诺与
拉尔夫·达伦多夫关于当代社会本质的争论,载《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2.人类学作为第一哲学——
卡尔·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精神,载《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
1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书评,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年10月。
14.文化与启蒙——
狄奥多·阿多诺的辩证文化观念,载《
求是学刊》,2010年第3期。
15.实现启蒙自身的启蒙——形而上学批判视域下的启蒙辩证法,载《
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16.《
德国哲学杂志》的历史与今天,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3日。
17.批判理论的
范式转型及其问题——重思“后形而上学思想”与“否定辩证法”的关系,载《
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形而上学批判的有效途径,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6月23日。
20.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结构——自然和历史的关系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21.试论哲学革命的辩证进路,载《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08年第24期。
22.从非概念物的“踪迹”到客体优先性——
狄奥多·阿多诺唯物主义观念的逻辑运作,载《
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5期。
23.被误读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与
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正,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24.从“自在之物”到“非同一物”——论形而上学和
辩证法中的有限性要素,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25.否定辩证法的实践哲学取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6.
形而上学的辩证本质,《
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
27.国外
狄奥多·阿多诺研究述评,载《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从“否定性的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29.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第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30.走向实践哲学之路——
王南湜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第二作者。
31.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同路径——论
狄奥多·阿多诺与
海德格尔的根本性分歧,《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32.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第二作者。
33.历史唯物主义的再理解——以历史概念作为切入点,《
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第二作者。
34.
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
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
35.技术批判与
卡尔·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
36.反体系还是有限体系性——关于当代哲学理论方式的若干思考,《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7.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科学报》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38.论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及其合理性,载《学海》,2002年第6期。
39.从人类学
范式看马克思哲学的定位问题,载《
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
学术翻译
1.阿尔弗雷德·索-雷特尔:《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合译,第一译者。(德译汉)
2.维尔纳·马克思:《黑格尔的\u003c精神现象学\u003e:“序言”和“导论”中对其理念的规定》,
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德译汉)
3.列非伏尔:《
马克思的社会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合译,第一译者。(英译汉)
4.批判理论与抗议运动,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30日。
5.霍尔:“物化、
唯物主义与实践:
狄奥多·阿多诺对
卢卡奇的批评”,载《新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合译,第一译者。(英译汉)
6.施耐德巴赫:“我们
伊曼努尔·康德主义者”,载《
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德译汉)
7.费伽尔:“论非同一物:阿多诺的
辩证法”,载《求是学刊》,2009年第1期。(德译汉)
科研项目
1.1、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10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判理论的问题史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01。主持人。 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法兰克福学派的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2CZX063。主持人 3、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1096。主持人。 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狄奥多·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项目批准号:07JHQ0023。主持人。 5、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新康德主义研究”。主持人。 6、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青年论坛资助项目“后现代语境中的阿多诺”。主持人。 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批准号:08JZD0001。主要参加者。 8、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6JZD00002,2006-2008。参加者。 9、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中国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1JAT20004,时间:2001-2004,主要参加者。 10、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编写课题之子课题:实践观的变迁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主要参加者。
获奖记录
1、《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博士论文),
获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3、《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作者)。
2006年获“第十届天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二作者。
4、“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同路径——论
狄奥多·阿多诺与
海德格尔的根本性分歧”,《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2008获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5、“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结构”等论文,获2006、2007、2008、2009年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6、2015年,荣获南开大学宁一弘道奖教金“魅力教师”称号。
7、“技术批判与
卡尔·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获第一届中国哲学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
8、2004年10月获南开大学特等奖学金,“南开十杰”称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