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湜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南,陕西凤翔人,生于1953年7月。197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从事过一段时间技术工作后,改修哲学,1986年于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于南开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原地区人学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比较研究专题
博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读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主要著述
专著
1.人类活动论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社会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合著,第1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合著,第1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追寻哲学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合著,第1作者),英文版,Canut国际出版社,2011年;土耳其文版,土耳其Kalkedon出版社,2011年。
8. 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9. 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译著
1.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科尔施著),重庆出版集团1989年。
2.知识与想象的起源(布朗劳斯基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论文
2015年:
001.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视野中的生态危机问题,《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8日。
002 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003. 实践唯物主义的源起、意义变异与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
004.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何以可能?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
005. 解释“时空压缩”现象需要“空间转向”吗?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期。
006. “类哲学”:价值世界的理论奠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007. 中国梦:重建中华民族的目的王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期。
008. 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人民日报》2015年1月5日。
2014年:
009.现代性的精神后果:西方与中国,《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
010.重估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意义——从启蒙理性科学主义被纳入之后果视角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
011.毛泽东的两种哲学及其意蕴——从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双重视角的考察,《现代哲学》2014年第3期。
012.实践唯物主义:一个开放的理论范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4日。
13. 马克思哲学的近伊曼努尔·康德阐释(上)——其意谓与必要性,《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转载版更名为《马克思哲学近康德阐释的意义与限度》)。
014.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下)——其可能性与限度,《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转载版更名为《马克思哲学近康德阐释的意义与限度》)。
015.卡尔·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后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主义阐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016.法治国家思辨:在超验与经验之间,《理论探讨》2014年第5期。
0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双重逻辑及其意蕴,《哲学研究》2014年第9期。
018.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上的人本逻辑和科学逻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后黑格尔主义阐释,《哲学动态》2014年第9期。
2013年:
019.理论智慧的实践意义,《南京师大学报》2013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
020.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一个基于文化之双层结构视域的考察,《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021.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关系或理论的多重用途析论——一个基于马克思哲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历程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
022.卡尔·马克思会如何回应让·鲍德里亚的批判——对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023.决定论、自由与规范——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024.“居中”的跨越性批判——柄谷行人关于马克思的“视差之见”,《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
025. 马克思哲学中两种逻辑间的张力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1期;
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
2012年:
026.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上)——从卡尔·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1期。
027.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下)——一个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双重视角的构想,《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
028.能切中现实生活的政治哲学何以可能——一项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对比视角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029.现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种基于回归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考察,《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
030.剩余价值、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031.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内在张力的意识及其意蕴,《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
032.我们心中的纠结:走近还是超离卢卡奇,《哲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2011年:
033. 中国卡尔·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11年第8期。
034. 走向批判的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
035.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视野中的毛泽东辩证法,《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1期。
036.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
037.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何以可能,《毛泽东对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8期。
038.与望月清司“历史理论”的相遇,《哲学动态》2011年第9期。
039.直面文化张力而行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2010年:
040.面向中国文化的实情: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必由之路,《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041.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再理解,《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042.重估毛泽东辩证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从中西思维方式比较视角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043.论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
044.实践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9日。
2009年:
045.文化整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046.以自身为主体,实现吸纳性创造——谈当代中国哲学家的使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3月17日。
047.全球化时代生存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048. 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一个并非康德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考,《学海》2009年第6期。
049.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光明日报》2009年11月10日。
050.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0年第5期。
051.从哲学教科书的三重功能看其内容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22日。
052. 从两极到中介:理论创新的辩证法,《光明日报》2009年6月9日。
053.思想的经历,《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054.社会时空问题的再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新华文摘》2009年第13期。
055.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期。
2008年:
05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家园,《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6日。
057.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05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学习时报》2008年7月15日;《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
059.必要的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问题(英文),《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8年第2期。
060.真理标准问题的再思考,《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061.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南开学报》2008年第4期。
062.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主义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06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现实性到理想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064.《实践论》的实践哲学阐释,《哲学动态》2008年第12期。
2007年:
065.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066.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之路(合写),《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067.简论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及其扩展,《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
068.当代中国“马学”的一种自我理解,《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17期。
069.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070.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071.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主义传统,《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2006年:
072.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正义问题,《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5期。
073.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
074.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07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076.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077.从理想国到法治国——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何以可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078.近代科学世界与主客体辩证法的兴起,《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2005年:
079.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矛盾论》,《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080.辩证法与实践智慧,《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081.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08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与异化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083.历史唯物主义再理解(合写),《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084.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在张力,《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
085.论实践作为哲学概念的理论意蕴(合写),《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086.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2004年:
087.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
088.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看科学发展观,《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089.形而上学的遗产与实践哲学的发展路向,(合写),《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
090.论中西哲学对话的四种范式,《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091.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8月31日。
092.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合写),《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003年:
093.交往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社会后果(合写),《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094.实践、艺术与自由,《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095.一种个别性的实践哲学,(合写),《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096.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2002年:
097.重思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098.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重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中国化,《南开学报》2002年第1期。
099.新的全球秩序何以可能,《河北学刊》2002年第4期。
100.本体论的三种形态与马克思的本体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101.君子当“同”则“同”,当“和”则“和”,《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102.文化“精神还乡”的意蕴,(合写),《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103.本体论的三种形态与马克思的本体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104.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吉林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105.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评述,《光明日报》2002年8月6日。
2001年:
106.论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07.走向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108.社会哲学研究什么,《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9.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意义的对话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110.重思人文精神,《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111.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112.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000年:
113.哲学的分化: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
114.社会哲学何以可能,《学海》2000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
115.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16.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117.重建人类学思维范式,《哲学动态》2000年第7期。
118.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南开学报》2000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
119.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
1999年: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念,《南开教育论丛》1999年第3期。
120. 启蒙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21.社会哲学:一个新的发展维度,《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4期。
122.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江海学刊》1999年第5期。
123.知识经济时代的民族文化,《理论与现代化》 1999年第11期。
124.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论评,《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9期。
125.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126. 社会哲学的反思三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998年:
127.探索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学术界》1998年第4期。
128.论道德生活的现代重建,《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8期。
129.论辩证法的三种形态,《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1997年:
130.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13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统一的层级分离性,《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
132.复调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133.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科学概论教育的意义,《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
134. 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5期。
1996年:
135.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之命运,《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136.走向真实的主体,《长白论丛》1996年第4期。
137.从制度伦理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9期。
138.人能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0期。
139.认识论的文化视野,《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
140.拯救传统文化,“外王而内圣”之路是否更为可行?《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1995年:
141.历史合力论新探,《南开学报》1995年第3期。
142.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疏离化趋势,《求索》1995年第5期。
14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期发展与批判传统的复兴,《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144.日常生活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45.市场经济社会中文化人的位置,《当代学术信息》1995年第6期。
146.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疏离,《天府新论》1995年第6期。
1994年:
147. 21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
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
148.探求公平与效率的具体关系,《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
149.论价值是人类存在规律的实现,《人文杂志》1994年第4期。
150.传统文化超前论——一种虚妄的文化回应模式,《学术交流》1994年第4期。
15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运作方式,《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52.现代化与主体性思潮的起落,《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11期。
1993年:
153.科学进步、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天府新论》1993年第1期。
154.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155.论自然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与人的活动,《江海学刊》1993年第1期。
156.论哲学的精神,《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57.现实的个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汇合点,《求索》1993年第2期。
158.从经验到实践——对实践唯物主义基础的一个历史考察,《理论与现代化》1993年第6期。
159.论交往与社会结构,《江汉论坛》1993年第7期。
1992年:
160.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61.中西辩证法的一种综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2年第4期。
162.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人文杂志》1992年第4期。
163.简论人类精神生活,《求是学刊》1992年第4期;
新华文摘》1992年第9期。
164.论机器思维的限度问题,《理论与现代化》1992年第7期。
165.发展哲学:思辨与现实的汇合,《学术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
166.略论社会规律的历史性,《社科信息》1992年第9期。
167.论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68.世界历史进程的第三阶段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69.社会可否被视为主体,《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
1991年:
170.融合不能作为矛盾的一种解决方式吗,《争鸣》1991年第5期。
1990年:
171.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含义探析,《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
1989年:
172.物质实践一元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1期。
1988年:
173.中西辩证法的区别与融合,《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
174.论人的感性活动原则,《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1986年:
175. 实践的普遍性究竟是什么? (合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76.谈物质第一性与实践第一性的同一,《哲学动态》1986年第5期。
1985年:
177.认识过程的“四层次”“三阶段”说,《争鸣》1985年第3期。
178.反对主观主义思想的中国特色和逻辑结构浅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4期。
获奖情况
学术成果奖
1.《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论文)1993年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
2.《人类活动论导引》(专著)1996年获天津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专著)2002年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社会哲学》(专著)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5.《社会哲学》(专著)2004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6.《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论文)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专著,合著,第一作者)2006年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其他奖项
1. 1996年获天津市总工会授予的“八五”立功奖章;
2. 199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3.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4. 200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5. 2007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6. 2007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7. 2009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参与项目
1. 天津市八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交往理论研究”;
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3. 天津市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趋势之研究”;
4.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项目“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中国化问题研究”;
6.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之研究”。
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研究”;
8.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决定论与能动论的张力及其解决方式探讨”;
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改变世界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新释”;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主讲课程
主要著述
专著
译著
论文
获奖情况
学术成果奖
其他奖项
参与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