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蛙
世界上吃得最快的动物
雪蛙又称东北林蛙无尾目蛙科林蛙属的一种,别称林蛙、蛤士蟆、东北林蛙,可算世界上吃得最快的动物,它的一分钟要咀嚼4000多次。雪蛤分布于俄罗斯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雪蛤体长42~86毫米,雄蛙较小;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舌后端具深缺刻,前肢短,指端钝圆;后肢较长,贴体前伸时胫跗关节可抵达眼前方或吻鼻部,有的超过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较多,胫细瘦,足长于胫,蹼较发达。雄性有1对咽侧下内声囊,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两侧有少量的圆疣或长疣,背面、体侧及四肢上部为土灰色或棕黄色,散有黄色及红色小点。雪蛤鼓膜明显,鼓膜区有三角形黑斑,在头后方有黑褐色“八”字形斑。股部有4~6条橫斑。雄蛙前肢较粗壮,在第一指的基部有明显的灰色婚垫,下颌污白色,腹部污白色或少有橙红色,缀以灰褐色块状斑;雌蛙下颌和前肢腹面大多为橙红色,腹部和股外侧是黄绿色,雌雄性股内侧均为橙红色。
东北林蛙多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林木繁茂、杂草丛生、地面潮湿的环境中,以水源(山溪、河流)为中心。夏季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主要以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食。雪蛤9月下旬逐渐向水源迁徙,当气温下降到10°C以下时陆续进入冬眠,一般选择在水量充足的深水湾、暖水区的石下或水草间越冬,直至次年3月下旬和4月初,4~5月初是出蛰、产卵的时期,产卵场一般为水深5~15厘米的多枯草、树枝或石块的静水区。5:00~8:00是雪蛤产卵的高峰期,产卵数在1500~3000粒。雌蛙产卵完毕即上岸或在水下泥土中转入生殖休眠,直到5月初食物逐渐丰富时,才向山上植被茂密的区域迁徙。
东北林蛙不仅能大量捕食森林、牧草和农作物的害虫,而且是中国药、肉兼用的蛙类,因而该蛙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动物之一,能消灭害虫,该蛙的整体或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均可人药,即称中国林蛙田鸡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该蛙肉嫩味美,是当地群众喜食的菜肴;也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好实验动物。此外,制取哈士蟆油后的肌肉、骨骼和内脏等副产品可作为家禽、毛皮兽(如水貂、紫貂等)、鱼类的饲料。由于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气候干燥变暖,冬季少雪等原因,雪蛤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其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保护动物名录。龙江省建立了黑龙宫、山河和松峰山林蛙自然保护区。为了增加林蛙的野外种群数量以及增加经济效益,东北许多地区都开展了东北林蛙的养殖。
简介
雪蛙(俗称蟾蜍),学名中国林蛙。是我国著名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栖息在长白山脉的山林沼泽中,沐春风而生,伴冬雪而眠:生性耐寒,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恶劣气候下产卵,故此称为雪蛙。
雪蛙之所以珍贵,关键在于这种奇特的蛙类,对生存的环境有着苛刻的要求,它必须在四季分明,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可以说是长白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雪蛙这种纯天然的绿色药用资源。
雪蛙全身可入药,特别是雌蛙的输卵管又称雪蛙油(即胎盘),又称哈什蟆油、蛤蟆油,更以稀少而珍贵,富有滋补软黄金的美誉,作为高级滋补品,雪蛙油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雪蛙油的药用价值早有记载。《中药志》云:“雪蛙油,补虚、退热,治体虚、精力不足。”在我国清代被列为皇宫贡品。雪蛙油营养丰富,主要成份为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和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及钾、钙、钠、镁、锰、、磷等13种微量元素,是享誉国内外的营养滋补佳品。故此人们自古就把雪蛙与猴头、熊掌、花尾榛鸡并称“四大山珍”。
由于雪蛙的价值极高,它们也与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面临着时刻被盗猎者屠杀危险,再加上它们对生存环境的条件要求极其苛刻,因此这种主产在我国长白山区的珍贵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资料图片中欣赏它们奇妙的身姿了。
参考资料
东北林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0
中国林蛙.牛蛙资讯网.2024-03-20
东北林蛙.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3-2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