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源畲族乡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下辖乡
太源族乡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下辖民族乡,地处武夷山北麓的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是江西省五个少数民族乡中,建乡最早、畲胞聚居最多的地方,南接福建省司前乡,西邻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东、北界铅山县乡镇。
基本情况
距320国道50km,县城56km,武夷山机场151km,南昌市260km。太源畲族乡面积:78.5k㎡ 人口:1986人 邮编:334511 代码:361124208。辖畲族村、太源、西坑、马鞍等4个村委会。1个垦殖场。全年四季分明,均温16℃,年降雨量1900mm,无霜期240天左右,属中亚热带温湿型气候。
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加大香菇、茶叶、茶油、蜂蜜等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逐步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对外宣传促销,形成打造太源香菇、茶叶、茶油、蜂蜜等绿色食品品牌合力,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木耳、竹笋等其他绿色食品业的发展。
壮大林业产业
以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增加林业附加值为方向,关停并转竹木粗加工小企业,减少阔叶林消耗,集中乡内林业资源,吸引周边乡镇资源,合力引进精细竹木产品加工企业。
发展水电产业
发挥太源水力资源凸显优势,培育泰源实业,完成太源河流域一、三级水电站建设,加大对电站水库的综合开发,形成水力开发、水面旅游、水中养鱼的立体开发格局。四是开发民族旅游产业。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自然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加快生态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五是做强矿产加工业。利用境内萤石花岗石、石英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环境保护,引进一批无污染矿产品精加工企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乡镇优势
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使太源成为竹木丰茂、果菇丰美、矿产丰富、资源丰厚的英雄有为之地。太源畲族乡有11.34万亩山林,其中毛竹林3万亩,国家公益林44040亩,国家级森林公园7820亩,森林覆盖率达96.3%,动植物20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地下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花岗石萤石石英、铅、锌、金等,其中花岗岩储积量达2亿立方米,萤石1000万吨以上。五十多年的建乡史,使太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电力充沛,二座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并与县城大联网发电;通讯发达,村村通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农户装机率达32%,并开通了移动电话;交通便捷,过境公路全是水泥、沥清路面,太司入闽公路正在施工。工业发达,优惠的政策、灵活的体制,使几十家个私企业蓬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优惠的民族政策,使太源成了江西省“鹤立鸡群”的凤栖之地。《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扶持下列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民族乡民族村所办企业;(二)少数民族职工占30%以上的企业;(三)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四)清真食品企业。而且铅山县委、县政府也鼓励客商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积极支持民族经济的发展,并作了如果由于软环境造成的损失,县是作同等补偿的承诺。同时,国家财政部、税务局也公布了在2005年底之前,继续对民族贸易企业执行增值税优惠政策。
特色产业
民俗、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乡境内有怡人的生态环境,秀峰环抱,青山碧水,空气清新,风光旖旎。也有迷人的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仙人峰”,飞流直泻、蔚然壮观的“三叠瀑”,鬼斧神工,令人叫绝的“试剑石”,千峰倚望,高耸入云的“卡子岗”。还有独特的民族歌舞,淳朴的民俗风情,以使游客一唱三叹,留连忘返。再加上太源毗邻上饶旅游强市实施的“鲲鹏战略”中的龟峰葛仙山江西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书院等旅游景点,条件成熟。因此,开发民族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木竹产品系列加工:素有“竹子之乡”的太源,因孟宗竹具有竹节长、竹肉厚,且竹长、无虫、均称而出名,其毛竹是做竹地板、竹壁板、香芯、竹凉席、竹编、竹器的上等材料,再加上本地毛竹量大,交通便利,劳动力低廉,竹价便宜。因此,畲乡急待客商大规模系列开发毛竹资源。200多种树木、花卉、腾本植物任凭有为者去培植、引种。
花岗石开采加工:乡域内花岗岩有“仙人红”、“杜鹃红”、“枫叶红”、“芝麻黑”等十几个品种,尤以“仙人红”储量最多,达1亿立方米以上。畲乡已开通了矿区公路,等待有识之士大手笔开发。据调查论证,矿区可上十条花岗岩生产线,年产花岗岩板材10万平方米。
水利开发:太源畲族乡78.5平方公里,11.34万亩山林,仅有一条主干河流——水美河,是陈坊河源头,年降水量达1900mm的充沛降雨,使太源畲族乡建水库、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同时,水美河床上60米左右的水位落差,畲山上100米左右的水位落差,也可以进行无库容发电。境内水美河中暴露出上亿立方米的鹅卵石,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是城市、公园建设中绝好观赏物。香菇、茶叶、猕猴桃酒、杨梅酒等绿色食品急待明智的创业者去品牌包装,规模开发。
城镇建设
江西省命名了第一批“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是其中一个。太源畲族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精品新村,创生态畲寨。太源畲族乡依据政策,聘请市城市规划局和设计院,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对移民新村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进行了路旁绿化,新建了文化广场;筹资近2000万元硬化了17公里太马公路和太陈公路,拓宽改造了25公里太畲公路和太司公路;新建的4个移动机站信号覆盖太源畲族乡;利用国家政策,建起了5.2万亩生态公益林、0.78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1.8万亩竹腔竹孟宗竹丰产林基地;实现了退耕还林367亩,并对11万亩山林进行了封山育林,禁采河中沙石,禁捕野生动物,禁伐阔叶木。实现了环保与发展“双赢”目的。太源畲族乡立足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做大做强香菇、毛竹两大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利用毛竹低改出的柴草变废为宝,引导群众种植袋装香菇,指导菇农成立香菇合作社,注册“畲菇”商标。太源畲族乡成为上铙市最大的袋装香菇种植基地,菇农户均香菇收入达3万多元。太源畲族乡抓住林权制度改革契机,引入市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观念,改变以往分户补助引导林农进行孟宗竹低改的做法,实行以奖代补,规定只有积极实施了毛竹低改的才给予奖励,更好地调动了林农进行毛竹开发的积极性。太源畲族乡已经集约经营毛竹林近万亩,林农年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太源畲族乡
不动山水动观念,立足生态求发展。太源畲族乡按照整合提升、规模发展、企业进园区生产要求和“异地办厂,属地纳税”的政策,引导矿产企业进园区发展,引进企业进园区,极力树立“青山绿水留在家乡,金山银山垒在园区”理念。引资2500万元对太源河进行水力梯级开发;引资800万元对孟宗竹进行深加工,形成大竹制板、灰竹拔丝、竹屑烧炭的产业链;引资1.5亿元的江西鑫瑞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落户县工业园区。太源畲族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改工作“先进集体”,被江西省民宗局省体委授予全省少数民族体育(蹴球)选拔赛“组织奖”和“道德风尚奖”,被上饶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所获荣誉
太源畲族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省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第一批省级环境优美乡”、“省级文化艺术之乡—山歌之乡”、“市级森林防火平安乡”等省市以上荣誉称号20余次。
民族文化
关于畲族的起源充满了神话色彩。相传畲族祖先为远古时期高辛皇后耳朵里取出的一条虫,与盘一齐被弃后,不久,虫变成了一条五颜六色的龙犬。皇帝下旨收养并取名“盘瓠”。后因平番战功卓著,娶皇帝的三公主为妻,在潮州市凤凰山脉,开荒拓土,连年丰收,人丁兴旺,形成了盘、蓝、雷、钟四姓子孙。后来,盘瓠不幸跌死山岩,高辛兵败战死疆场,番兵则追杀高辛皇与盘瓠的后代。英勇机智的三公主遂率全族子孙,爬山越岭,长途跋涉,进行了艰苦的民族迁徙。先到福建省,后又移居浙江省
太源畲民主要是由长汀县(今福建省长汀县)迁来,具体而言,迁来最早的是太源乡石塘坞的蓝姓畲民,至今已传18代。若以25年为一代,则迁来的时间在明嘉靖年间。
太源景宁畲族虽与汉族杂居,但其本民族文化依然保留的非常完整。畲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民见面都会用畲语相互问候。畲族无文字,通用文言文。所以大部分太源畲民都会讲畲语和汉语。
太源畲民大多能歌善舞,尤其民俗音乐文化甚为深厚。在《铅山县民歌集》收录的101首民歌中,有三分之一为畲族民歌。《先五方》、《仗脚司》被省有关部门定为江西省民间舞蹈重点节目,并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江西卷》编辑部制成录像长期保存。《高皇歌》、《封金山》、《时辰歌》、《畲族婆娘赶庙会》、《竹杆舞》等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参考资料
铅山县太源畲族乡.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12-24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壮大林业产业
发展水电产业
乡镇优势
特色产业
城镇建设
所获荣誉
民族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