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草原气候(Savannah climate),又称萨瓦那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等,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
北回归线之间,其特点为受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赤道
气团盛行,
降水集中形成湿季,受
信风带控制时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形成干季。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处于
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常在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
中美洲沿海也有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在750至1000毫米之间,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的雨季,其逐月降水量具有突变特点。其分布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约为25℃。自然景观为
热带疏林草原,
植被以浓密长草为代表,栖息动物有斑马、
羚羊、
长颈鹿、狮子、
大象、角马、
犀牛、
河马属等。
简介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一般在南、北纬10度到23度26分之间。终年高温,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它终年气温很高,有些地方甚至比热带雨林地区还热。但降雨却集中在一年的4~6个月内,成为雨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另外4~5个月几乎滴雨不下,成为旱季(
信风带控制)。所以自然景观也就与热带雨林截然不同。这里木种类不多,分布稀疏,草长的很高,通常称之为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是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所以成为动物的王国。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很多著名的
天然动物园。这里景色的季节变化明显:干(旱)季到来,树木落叶,到处枯黄;而湿(雨)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
影响
介绍
非洲
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热带草原,其中生息繁衍极其丰富的珍禽异兽,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王国。为了适应那里干湿季交替、草原稀树的生态景观,动物养成了许多有趣的行为习性。
穴居
热带草原开阔厂袤,地势平坦,缺少动物藏身躲敌的天然屏障,因此穴居就成为一些中小型动物重要的求生手段。中小动物,特别是那些弱小动物,如
土豚、
非洲疣猪、
跳兔以及所有啮齿类,既无凶猛的御敌本领,又少善奔疾走的逃跑能力,几乎都穴居于地下,洞穴成为它们生儿育女、保护幼仔、贮存食物、逃避敌害、躲避高温的理想场所。长期的挖掘活动,使它们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掘地本领,还形成了适合地下生活的身体形态:弯曲而锐利的爪子,发达的
胸大肌,合并的
腕骨,短短的唇鼻间距,大大的
门齿。
快跑
大型动物对于广阔草原景观的适应则表现于迅速的奔跑能力,这里几乎聚集了地球上所有的
猎豹。例如
羚羊,全速奔跑时速高达80千米,
斑马时速40千米,
长颈鹿40~50千米;
高角羚一跃可高达3米,远达9米。食肉动地在长期的追捕过程中,也练就了快跑能力。例如:非洲狮能以每秒9米的高速奔跑,猎豹时速超过110千米,其加速能力更为惊人,从起跑至加速72千米/小时,只用2秒时间。长期的奔跑,使这些动物形态结构衍生很多适应性变化:羚羊、斑马、长颈鹿、
非洲鸵鸟四肢增长,步幅加大;而猎豹则有一条柔软而富弹性的脊椎。
集群
集群生活是
热带草原动物在长期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的。群居有利于共同对敌、防御敌害、增进繁衍、保护幼仔。是弱小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抵抗凶猛兽类的有利武器。
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由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例如,
狒狒属、
羚羊、
斑马等都是集体生活,即使草原巨兽
亚洲象、
长颈鹿、
河马属、
犀牛、野牛等也喜群居,经常几十、甚至上百头生活在一起,共同觅食、嬉戏、对敌。非洲草原上还可经常见到不同
种群组成的混合种群。例如,斑马、羚羊、长颈鹿、甚至还有
非洲鸵鸟群聚一起,共同生活、和平共处、集体防御。长颈鹿吃高树嫩叶,斑马、羚羊吃小灌木和野草,长颈鹿高头大眼,是天生的瞭望塔,善于侦察发现敌情;驼鸟的机警和惊叫,则是天生的报警信号。
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因而动物中地栖者占绝对优势,如前面提到的
亚洲象、
河马属、
犀牛、
羚羊、
斑马等等。树栖动物很少,就连本该树栖生活的少数几种动物也放弃了树上生活。例如:驼鸟,翅膀严重退化,已离不开地面;再如
狒狒属,身形娇小却四肢粗壮,适于地面奔走,时速超过32千米,喜欢群集于树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动频繁,采食野果、昆虫、
爬行纲、
鸟卵,有时盗食谷、瓜果。
巨兽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食草动物,这些动物的极大繁盛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这里巨兽种多量大,主要有象、
长颈鹿、
河马属、
犀牛、狮等。
是非洲
热带草原,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鼻粗壮发达,能连根拔起6~9米高的大树,又变伸自如,可以拾起地上细小的物体;象腿如柱,能把狮豹踏毙;象牙是其
门齿,质地细致,经济价值很高,为了保护象,国际上已严禁象牙交易。
长颈鹿
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仅颈即长达2米,也使其成为兽类世界里血压最高的动物,收缩压高达350毫米,否则因脑与心脏相距3米会得不到血液供给。这么高的血压,由于在进入大脑之前
颈动脉已分成大量细小血管,血流缓慢入脑,故其低头喝水时亦不会发生
脑出血。
是陆地上体态最臃肿、丑陋的动物。身体滚圆,头嘴庞大,终日生活在水草丰美的河湖
沼泽之中,夜间上岸休息。
是脾气最坏的动物。模样似牛,但两角一前一后长于头顶,眼小视力差。皮肤多褶,褶内肉嫩多血管,常滋生大量
寄生昆虫,痛痒难忍,故常到泥塘打滚涂泥,还经常因此而大发雷霆,凶狂异常。
成因
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
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
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
南半球的
东南季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
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
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
印度洋至
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主要分布在
撒哈拉沙漠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
北美洲南部以及
澳大利亚北部
1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
东北季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
东北地区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
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
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
西南季风和
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
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季风和
东南季风在此符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
圭亚那高原、
奥里诺科河流域和
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
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
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
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副高型
1月的
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季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
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季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垂直地带型
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
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
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
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季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
背风坡型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两地由于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且受副高控制,降水量较少,但干湿季明显,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东帝汶是个多山的国家,处于背风坡的地方属于萨瓦纳[
热带草原]气候。东帝汶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至11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
综上所述,夏季时,南北纬10°至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
赤道辐合带的影响,该带的位置一般也就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说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物种分布
特征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
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
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
几内亚湾吹来的
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
降水,形成湿季。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
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
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简略说法: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可分干、湿两季,降水总量较少。(和
热带季风气候相比)
而如果干季延长会出现旱灾情况。
案例
1.北非苏丹热带草原区:位于
赤道雨林带北限大约6°N左右)以北至17°N~20°N之间。本区干湿季分明、纬向地带性显著。冬季盛行东北信风,1月最南可达5°N~7°N,北部
塞内加尔沿岸东北信风控制长达8个月,时为干季。夏季,盛行来自
南半球东南
信风过赤道转向的
西南季风,经
几内亚湾登陆,7~8月可深入内陆21°N。此时,东北
气流与西南气流辐合的热带辐合带也随季节移动可偏到20°N。在热带辐合带区,上层为干热的东北信风,下层为西南季风,时为湿季,
降水分布偏南。
2.南非热带草原区:位于赤道雨林区南限至18°S~28°S之间,本区地势较高,东部有暖流。冬季受来自
印度洋的信风控制。海拔1000~2500米之间有一逆温层,大气较稳定,故为干季。夏季受东西两侧不同性质的暖、冷洋流影响,热带辐合带东侧南移到20°S,而西侧仍留在
赤道以北
几内亚湾沿岸,整个
南非大陆上为一低压系统。来自
大西洋、印度洋的
气流汇合于偏东的辐合带附近成多雨的三角带,时为雨季。
3.东非赤道草原区:本区大约在5°N至10°S之间,38°E以东的
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比赤道
雨林和南北
热带草原都低,年(月)均温不超过25℃,全年受大陆性
气团控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冬夏季影响东非的气流均为干燥的大陆气团,冬季为
东北地区信风,本身干燥,又来自亚、非干旱区,南下时,受
肯尼亚山地阻挡,
降水更少。夏季来自
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先经
马达加斯加岛,到高原上又受东非裂谷两侧的山地所阻,且风向至
赤道附近多偏为南北向与高原山地
谷地走向平行。东非上空有干燥而稳定的东风
气流,阻止了季风的辐合和对流,更难致雨,同时,热带辐合带在非洲东部,因受东南沿海暖流影响,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速度比西部快,
雨带停留时间就比西部少。由此可见,
东非高原正因地形复杂,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于上两区,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也是上两区所不及的。
其他,如南美、中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受
信风控制或信风与
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澳大利亚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沿中部平原向南延伸至25°S左右,呈半弧形分布。北部干湿区:夏季受过
赤道的西北季风控制为雨季,
降水由北向南递减;冬季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干旱无雨。东部平原干湿区:全年吹偏东风(东风、东南风、东北风),降水由东向西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