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位于
济源市、山西阳城境内,海拔1929米,是
析城山向西南延伸的一座孤峰。雄踞群峰之冠。它苍翠挺拔,直插云端,顿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山顶广而平,中间地带稍凸,呈
东海巨鳌之背状,故称鳌背,山名也由此而来。
鳌背山位于
晋城市阳城县城西南34公里与
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处。南北走向。因
山脊开头似鳌背,故名。山北从紫宛河畔蜿蜓南伸济源,东以南门河分界,与大乐岭对峙。天然林木和人造松林遍布全山,林区公路可达山的中部。
山东省面有一山洞,洞周地势缓坦,洞内产
朱砂,称银坪。山中有
金钱豹等珍贵野生动物和种类繁多的中草药品材。
鳌背山山势巍峨,巨岩林立,或挺地而起,或联胸交臂,被苔挂藤,各俱形态,妙不可言。除山顶平缓开阔,绿草成茵外,四周皆是原始
天然林和人造松林,林中各类繁多的中药材和珍贵的野生动物栖息竞生。山东部有一洞,周围地势缓坦,内产朱砂,人称银洞坪;西部山拗探明有铜、铁等多种
矿石,其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
鳌背山往东隔南门河同大乐岭相连,向西越桑园河与
云蒙山对峙,气势雄壮。站在山顶向南远眺,过
济源市,越
洛阳市,广阔的中原大地尽收眼底。鳌背山与
云蒙山、大乐岭一并雄居中原北部;自然形成广阔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顶东侧悬岩中有一巨大洞,并有充足的水源,名
桃花龛,可容数百人居住,这里是历代
中国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金罗老祖曾奉命居此看守国宝“金鳌”。至今还留有金罗洞、金罗寺等遗址。金罗老祖以后,曾有
牛魔王在此盘踞为王数十载;
萧银宗南征中原也曾在此屯兵聚将策划战争;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央军宋营、贺营、河南皇协军等相继在此盘踞数十年,后有
中国国民党“西府”马博民的(俗称“马府”)在此,占山为王,蹂躏妇女、抢劫钱粮、残糟百姓,直到八路军太岳支队17团与阳城独立营及横河
地方武装联防队同该军展开了著名的“鳌背歼灭战”,消灭了“马府”才使横河获得彻底解放。后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曾于此驻守三年,反特防空,直到全国解放。
鳌背山峰峻山奇,地势险秀,既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又有悠久的历史见证,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为奇特险要,历为
兵家游人赞叹。《
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石以补苍天,断鳌足立四极”。相传鳌背山就是那个断了四足的神鳌所化。
据当地山民讲上山根本无路可走,多年来,鳌背山美景一直深藏闺中,不为世人所知,上山的人只有四肢并用才能穿行在密密的树林里。鳌背山独特的岩层在山顶的下方形成了一个天然山寨--桃花寨,似一个大大的溶坎,层层增高,顺着岩层向前延伸,气势恢宏,险象环生。
这里的
原始森林尚未开发,上千只猕猴、狼、虎、豹、鹿、麝、獾等180多种动物生长在重郁幽暗的密林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山货药材,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舒适的家园。在上山的途中能见到不少野生动物活动留下的迹象:金钱豹的脚印、野猪在地上刨出的土坑、不时出没的
红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