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曼街,原名“山街”,位于哈尔滨
南岗区。属于城市腹地,东北起自文庙街,西南至于霁虹街,是沟通
道里区、
道外区、
哈尔滨市太平区的主要干道,全长2375米,柏油路面,为市级一类街路。
一曼街始建于1921年,为纪念曾在这条街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女战士赵一曼,1946年7月7日,哈尔滨将这条原本叫作山街的街道改称一曼街。2023年5月,为了能走近革命文物、倾听其背后故事,南岗区文体旅局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将城市历史,尤其是红色历史的研究成果梳理整合,创新打造成“革命文化一条街”。
位置境域
一曼街位于哈尔滨
南岗区。属于城市腹地,东北起自文庙街,西南至于霁虹街,是沟通道里、道外、
哈尔滨市太平区的主要干道,全长2375米。
历史沿革
一曼街原名山街,也叫石山街,始建于1921年。1932年,赵一曼到坐落在这条街上的老巴夺烟厂闹过革命。后来在她被捕养伤时,是从这条街上的
哈尔滨市立医院逃出敌人魔掌。1946年7月7日,为纪念曾在这条街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女战士赵一曼,哈尔滨将这条原本叫作山街的街道改称一曼街。1948年10月,一曼街上的
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1953年元旦,周恩来总理来该馆参观,亲笔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在赵一曼烈士英勇就义第50周年即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在一曼街、银行街、阿什河街合围区域建立赵一曼烈士纪念雕像,并将这处街心花园命名为“一曼公园”。2023年5月,为了能走近革命文物、倾听其背后故事,南岗区文体旅局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将城市历史,尤其是红色历史的研究成果梳理整合,创新打造成“革命文化一条街”,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人物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
宜宾市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0月经党组织推荐考入
黄埔军校6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东北地区沦陷,也改变了赵一曼的人生轨迹。1932年春,党中央派赵一曼到东北抗日最前沿。她先到奉天,同年秋到哈尔滨就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她经常活动于当地的老巴夺烟厂和电车厂。1933年4月,赵一曼到电车厂指导工人大罢工,使全市电车一律停驶,迫使日伪当局答应了罢工条件。这次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持续了3天,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机关刊物《
斗争》第41、42期连续刊登有关《哈市电车工人大罢工》的文章,对赵一曼领导的电车工厂大罢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次罢工“让工人看到了团结斗争的力量,增强了斗争必胜的信念”。1934年春,因叛徒告密,哈尔滨党组织遭破坏,赵一曼处境危险,被党组织派驻到珠河县(今
尚志市)开展抗日游击区工作。1935年10月,珠河县根据地也遭到了破坏,赵一曼和战士们被敌人围困于一座山间。当年11月22日,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赵一曼腿部中弹,因失血过多昏迷,不幸被捕。为了获取抗联和地下党的秘密,敌军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无所不用其极,均未能从赵一曼口中逼出半句有用的信息。
1936年春,赵一曼伤口处化脓严重,敌人把她送进当时的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当时住的病房,就是如今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诊室,于1995年6月6日经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医院里,赵一曼与伪警察董宪勋、护士
韩勇义相识了。医者仁心,为了让赵一曼少遭受些毒打拷问,每次日本人准备来病房带走赵一曼时,韩勇义总是以赵一曼刚吃过安眠药正在昏睡、病情恶化等借口将日本人打发走。接触过程中,赵一曼看到了韩勇义善良的天性,以及这个年轻护士对日军暴行的敢怒不敢言。每次趁着韩勇义来病房帮她换药,赵一曼就向她讲述抗联斗争事迹和革命道理,渐渐的,韩勇义被赵一曼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决定助她逃跑。
赵一曼在出逃过程中,还离不开另外一个人的帮助。当时年仅27岁的董宪勋,是负责监视赵一曼的伪警察之一。最初看到赵一曼在日本人的酷刑折磨下坚决不吐露半个字,董宪勋很是佩服。后来,他从仰慕女英雄逐渐转而同情革命。确定这个小伙子值得信任后,赵一曼一有机会就给他讲述日军残害同胞的暴行。逐渐的,董宪勋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赵一曼提出能否帮自己逃出医院时,他立马答应了。1936年6月上旬,董宪勋打听到,南岗区的警察将在次月进行调动。不能再等了,如果自己被调走,赵一曼就更没有机会逃出去了。于是董宪勋、韩勇义等人商议后,决定于6月28日晚助赵一曼逃走。由于赵一曼腿伤尚未愈合,无法走路,董宪勋定做了一顶小轿子,雇来了5名轿夫。6月28日晚,天下起了大雨,董宪勋当值夜班。趁人不备,在韩勇义帮助下,他将赵一曼背出病房,坐上事先安排好的出租汽车,将赵一曼送到了轿夫手上,一行人冒着大雨,连夜离开哈尔滨。次日,日本人发现赵一曼以及看守的警察都失踪了,立即开始大搜捕,三人不幸又被敌人追上。被抓回后,敌人反复提审一个月,赵一曼受尽酷刑,答复的始终是“不知道”三个字。1936年8月3日,赵一曼在珠河小门处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
相关景点
东北烈士纪念馆
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前身为曾关押赵一曼的伪满哈尔滨警察厅,辟建于1948年,门牌为“一曼街241号”。纪念馆于1948年10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为4283平方米,陈列面积1031平方米,共展出300多位在全
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迹,1000多件革命文物、图片和历史资料。1953年元旦,周恩来总理来该馆参观,亲笔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
在黄色办公楼外,停放着一辆旧式有轨电车,长超9米,宽约2米,高达3米,上半为白色,下半为红色,车头有黑色灯罩。这是赵一曼当年领导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这部电车是赵一曼在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物证,至今保存完好。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地下一层是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及罪恶展,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残暴的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一间不大的关押室逼仄阴暗,摆放着一张硬板床,铁门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赵一曼1935年负伤被俘后曾关押于此。几米外的刑讯室里,成排的刑具挂在墙上,投下长长的阴影,赵一曼曾在这里饱受摧残。
文庙
一曼街上有黑龙江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仿古建筑群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文庙。它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它是由殿堂、两厢、门庭和围墙组成的三进式庭院,按正西北中轴线依次布局,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金碧交辉,浑然天成。文庙的雕栏、龙、石碑刻饰得生动精美,整个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结构,保留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造型考究,古朴典雅,飞檐斗拱,色彩鲜明,是东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祭祀
孔子的
庙宇。
霁虹桥
1898年,
中东铁路的修建将现
道里区与
南岗区两区一分为二,但此处为两地的咽喉要道,过往行人车马很多,为此,中东铁路工程局便在此建了一座木桥。随着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初具规模,该木桥已远远适应不了交通运行的需要,同时木桥也与火车站周边的建筑极不协调。1926年4月哈尔滨特别市决定将木桥拆除,在原地新建钢筋水泥结构永久的桥梁。该桥设计师为俄国人符·阿·巴利,施工工程师彼·谢·斯维利多夫。桥上雄踞桥头两侧的那座方身尖顶的塔形桥头桩,使它显得威严,方尖碑是借鉴了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会令人想起闻名世界的金字塔;矗之桥栏中间的,那四根
金属铸造的五盏花灯柱,使它感觉秀丽;从桥下仰观,两墩三孔的拱躯横空飞架,展现他巍峨和壮美;于桥顶侧视,镂空嵌花的铁栏高可等身,二十双带飞轮标志是
中东铁路路徽。桥上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夜晚在桥型灯、高架灯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流光溢彩。桥修好后,由时任东省铁路公司理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命名题字“霁虹桥”。“霁虹”者,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一曼公园
一曼公园建于1986年,在赵一曼就义五十周年的时候,哈尔滨市在一曼街三角地处修建了赵一曼烈士半身铜像,这块三千多平方米的三角地也同时被命名为一曼公园。
赵一曼纪念馆
距一曼街300多米的
哈尔滨赵一曼红军小学在教学楼内设有赵一曼纪念馆,楼道里张贴着孩子们写给赵一曼的“回信”;学校组建了赵一曼小红军讲解班,引导孩子们传颂一曼事迹;通过主题舞台剧、绘画、演讲、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学校组织师生共同研读一曼精神,传承一曼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