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村原为镇,现更名为
山东省微山县傅村街道办事处。号称微山县“金三角”之一的傅村镇,位于
昭阳湖东岸中部,微山县城西北7公里处,北靠
欢城镇以老运河为界,东面和南面与镇接壤。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55%,总耕地面积1.5万余亩。全镇辖7个管区,49个行政村,5.4万人。
历史沿革
傅村文化历史悠久。据境内老薛王河一带出土的古器,石碑、陶器等文物考证,及有关历史资料的记载,此处属准河流域大汶口文化,五、六千年前就有较发达的经济文化。由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傅村属薛国辖区。据《傅氏族谱》载:傅氏于元
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沛北水城港道东,始迁此,名傅村。这里解放前,属沛县七区管辖。解放后归薛城县五区。1953年划归
微山县,属微山县五区(常口区)。1958年初属卓庙乡,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属宏光人民公社,1959年属欢城人民公社、1962年分建傅村人民公社,因公社驻傅村而得名,1984年建傅村乡,1999年8月26日经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傅村乡,设立傅村镇。2012年11月4日,撤销
傅村镇,设立傅村街道办事处。2012年12月22日,傅村街道正式挂牌办公。
自然资源
傅村是一块富庶的宝地,在东西长24华里,南北宽15华里的区域内,湖泊面积30.56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傅村地处黄泛
冲积平原,地肥水美,物产丰富,全镇拥有1.15万亩淡水养殖水面,现已建成高产、稳产鱼塘5500亩,是鱼、虾、鳖、蟹等鱼类、芦苇、
莲藕、
菱角米、
芡实等水生
经济植物的盛产地。傅村地下矿资源丰厚,易于开采,境内有傅村、三河口、高庄3座国家大中型煤矿,年产煤总量达400万吨的国家级重点港口,这对全镇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以科技为主导,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加大优质小麦的推广力度,做到优质小麦优质管理。全镇优质小麦种植率达到100%,良种使用率达到100%。今年全镇1.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单产达343公斤,总产达5012吨;同时把保护蔬菜栽培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继续扩大了以杨楼管区为中心的高价值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全镇共发展大中小弓棚、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等高价值作物3450亩,实现经济收入800多万元。
紧紧围绕水产带动战略,大搞湖区二次开发,依托大湖水面和滩涂涝洼地众多的优势,大力推进上粮下渔的网养殖战略,不断加快以各特优水产品为重点的
渔业结构调整,全镇养殖总面积1.15万亩,其中
乌鳢、
对虾、河蟹、
彭泽鲫等优质品种养殖达6500多亩。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以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依托,先后启动民间资金3600万元,组织实施了富源路两侧商品房开发,新建营业楼房2000余间,总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27个,从业人员1.9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2.3%,私营企业总产值1.45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也成为镇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
傅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镇驻地东南距县城7公里,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东临省级
济微公路、西靠
微山湖的
昭阳湖,
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傅村煤矿铁路运输线与
京沪铁路相化,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会
新农村建设
微山傅村镇把“一池三改”作为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镇建成沼气池1156个,已正常使用1009个,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镇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选择了9个村级班子力量强、经济条件优、群众基础好的村作为示范村。同时,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制定了对村干部的奖励等次,规定完成任务80%%的村,奖励村支部书记2000元,奖励村两委班子8000元;完成任务50%%的村,奖励支部书记1000元,奖励村两委班子5000元;对完不成任务50%%的村,作为一项年终考核的扣分依据,记入村干部考核评比的结果。镇里抽调农口10名工作人员,配合镇机关包村工作人员靠在村里,指导工程施工,加强质量监管。
加大投资力度,形成三级投资格局。在县财政每户补贴1000元的基础上,镇财政每户再补1000元。仅此一项,镇里拿出了120万元进行补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再进行补助。该镇闫庄村在县、镇补贴的基础上,村里每户再补400元,极大调动了群众实施“一池三改”的积极性。现在,全村共117户,其中建成沼气池的有116户,沼气池普及率达到99.1%%,正常出气率达100%%,通过上级的检查验收。
社会事业
微山县傅村镇敬老院人头攒动,一片繁忙的景象,院内的五保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该镇的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暨慈善捐助仪式在这里举行,仪式上社会各界、民营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手,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善款数额就达到了400余万元。
傅村镇敬老院由于建院时间长、规模小,设施相对落后,供养能力和人数十分有限。该镇将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列为民心工程,积极筹建设现代化的敬老院。新院位于三河口煤矿宿舍南部,杨楼管区张东村北部,利用原杨楼农业学校校址改建,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五保老人住房全部按照标准化客房规划建设,餐厅、厨房、浴池、洗衣房、医疗室、娱乐活动室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总投资700余万元,基本上解决全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问题。
教育:2007年镇第一中学新校投入使用,2012年开始改扩建中心小学。
医疗:中心卫生院在原址的基础上新建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