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互助
青稞酒有限公司是在原青海青稞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改制组建的法人独资企业,是青稞酒的原产地,也是
青海省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食品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注册资本1亿元,资产总额3.7亿元,职工人数1100余人。主导产品为“互助”牌青稞酒,至今已有400余年生产历史,年产能力5万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保护地理标识产品”,“互助”牌商标是“
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简介
互助青稞酒独产于青海省
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
青稞酒有限公司是“互助牌”青稞酒的唯一拥有者和使用者,是中华青稞酒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远在400余年的明末清初以前,互助民间就有以
稞麦为原料用土法酿酒的历史。这种土法生产的青稞酒叫酩酒,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的酿酒工艺进一步完善,以当地盛产的青稞为主要原料酿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远烧酒,并逐步形成实力雄厚的“天佑德”、“义永合”、“世义德”、“文玉合”、“义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酿酒作坊最为著名。各地商贾纷纷赶着
骡马,翻山越岭来此驮酒,沿途闻香而来的买酒者络绎不绝,因此,民间曾流传着“驮酒千里一路香,开坛十里游人醉”的佳话。青海互助有限责任公司系国有大型(二档)企业,是集科、工、贸、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27亿元,职工2180人。主要产品为“互助”牌系列
青稞酒,配套产品有:瓶盖、纸箱(盒)、印刷品、畜产品等。“互助”牌青稞酒系列产品是该公司主导产品,已发展成为白酒、保健酒、
饮料酒三大系列4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50000吨。公司于2011年12月22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002646。
公司业务
产品
互助
稞麦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在继承古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装备,用无污染的天然优质矿泉水科学配料、精心酿造、久储自然老熟而成。产品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中独树一帜,在西部民族地区享有盛誉。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酿酒原料独特、
大曲配料独特、制酒工艺独特、产品风格独特”,
青稞酒魂承传400年,至今兴盛不衰被全国酿酒专家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发展历程
1956年,政府以“天佑德”为主整合八大作坊,组建了
互助土族自治县酒厂,
1992年更名为青海青稞酒厂,
2001年企业通过改制更名为青海青稞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2005年7月17日,集团公司将优良资产进行剥离,并承担部分负债,以净资产3390万元作为国有股权,引进青海华实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互助”品牌在2003年进行了第一次整体规划,明确了品牌管理的概念,制作了互助品牌的CIS规划手册,对互助品牌的外在推广形象进行了统一,确定了互助品牌的推广语“相聚时刻,豪情无限”。确定了一个品牌,一句推广语,一个推广画面,覆盖所有产品的品牌管理模式。同时在产品推广上有产品推广语。
通过第一次的规划,
互助青稞酒将销售迅速提升起来,并将商标、产品的对外形象进行了统一,逐步导入了CIS企业形象系统,确立了互助青稞酒的未来产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2005年,互助
稞麦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规划,对互助品牌和天佑德品牌进行了分离,确定了天佑德作为互助子品牌进行发展的规划,并为天佑德设计了独立的标识和推广画面,明确了天佑德品牌独立发展的思路。同时对互助品牌进行了视觉的规划,确立了以石头作为视觉主要表现元素,并推行和贯彻了将品牌标识元素和产品包装、户外广告推广统一的品牌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将
互助青稞酒的品牌规划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最近,互助青稞酒进行了第三次规划,将互助品牌进行了分离,确立了
母品牌和子品牌的关系,将互助系列产品和品牌规整进互助母品牌内,并在母品牌下独立运作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互助四个品牌,并分别为四个子品牌制作了独立标识和推广画面。确立了根据不同消费人群来确定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不同的
广告推广画面和用语的母子
品牌管理方式,并首次使用了品牌管理工具对品牌进行管理和分析。
在对各子品牌的标识进行规划后还对各产品的画面进行了设计,将各品牌的推广画面和推广语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和产品包装的特点进行了细分设计。目前,青海青稞酒有限公司现已跨入“中国白酒制造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百强之一”、“中国白酒制造业最佳经济效益百强之一”的“双百强”企业行列。
2020年3月17日,
天佑德酒(以下简称
天佑德酒)发布公告称,选举
李银会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同时,选举
郭守明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同意聘任鲁水龙先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均为三年。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年,青青稞酒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2.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为7.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为65.69%。
获得荣誉
公司文化
传说内容
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很早以前,
昆仑山住着一位美丽善良、蓬发
戴胜的女神一
王母娘娘,她住的石室旁有棵不死树,树上结有不死果,王母用它炼成不死之药,吃了会长生不老.因此,天上的神仙,人间的圣者,为了长生不老都到西王母那儿求不死之药。
有一年,威震天下的
周穆王要去西王母处求不死之药,他想到
后羿求了不死之药自己舍不得吃;结果被他年青的妻子嫦蛾偷吃了去而独自飞到月宫之事,便自己驾着八骏,满载着大批白色的圭、黑色的璧,七彩的丝绸来见西王母.喜欢戴胜的西王母十分高兴,当即在瑶池边大摆宴席,并拿出自己酿造的玉液琼浆款待周天予。席间,周天子与
王母娘娘筹交错,赋诗歌舞,极尽欢乐。细心的西王母见周天子吃不惯西部大荒的奇珍,特意派专为她采集食物的三青鸟到东海仙山去采美食。
却说那三青鸟从东海仙山匆匆采食归来,快到三危山时,不料一粒食物从口中掉出,正好掉到三危山附近的龙王山下。当时龙王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家境十分贫寒,家中有个老大,为人忠厚老实,因为太穷一直娶不起媳妇。这天,老大正要出门下地,发现从东边飞来一只大青鸟,急匆匆飞过他的头顶,他抬头望去,正巧那粒食物从半空掉到他的脚下。只见那食物
落地生根,转眼之间便长得象棵小树一般,又粗又壮。老大又惊又喜,转身回去告诉家人,大家走来一看,见上面结满了瓦蓝包的麦粒。因为是青鸟衔来的食物,便称之为“
稞麦”。可是到了傍晚时分,大青鸟又从满是
彩虹的西天飞回来落在那株青稞上,结果一下子压拆了青稞。老大心痛得哭了起来,三青鸟告诉老大,“你把它拿回去,等开春种在地里,它会帮你富起来。”老大将信将疑地拿回家去。第二年一开春,早早将那瓦蓝色的青稞种了下去,想不到龙王山遍地长出的全都是绿油油的青稞。
以后,这圣洁的青稞成了西部大荒生生不息的绿色之魂,成了高原人食之不尽的宝贵食粮,他家的日子也从此好了起来……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云游四方的八洞神仙从
王母娘娘那儿赴罢蟠桃宴回来,被龙王山下那碧波荡漾的
稞麦海洋所吸引,行至
威远堡镇,见镇内古井旁有一老妪正冒着炎炎烈日在设摊施茶,
八仙遂扮作乞丐上前讨茶。老妪见八人跛的跛,拐的拐,破衣烂衫,情状可怜;赶忙每人递上大碗凉茶,口干舌燥的八仙接过一尝,只觉此水清冽甘甜;爽口至极。来到井口一看,发现此井直通龙王山的黑龙泉,乃是一股神水。
为了报答老妪的施茶之恩,
铁拐李打开宝葫芦,将王母送他的瑶池仙酿倒入井中,并告诉老妪“取此井之水酿酒,可名扬四海,富甲天下。”说罢,化一阵清风而去。老妪不信,打出井水一尝,果然酒香馥郁,沁人肺腑。于是就在古井旁建起
白酒场,酿起
青稞酒来……?
这古老的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不过,美好的传说往往缘美好的事物而起,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美丽的传说。
威远镇之所以出美酒,正是得益于天地之利和那珍贵的瓦蓝色
稞麦与神奇的龙泉水。
威远镇
龙王山下的威远镇是湟水流域一个自古以土肥地沃、泉清水美、粮丰草茂而著称的富饶之地,是造物主赐予高原的一方“风水”宝地,且不论别的,单从酿酒的角度讲,它几乎占尽了酿酒所必需的各种优越条件:无论气候、环境、水质、原料等等。
就说这地,威远镇地处素有:
中原地区的“乌拉尔”之称的
祁连山脉东段南麓一块山峦环抱、地势平坦、地肥水美的
三角洲,祁连山湿润洁净的空气为这里带来充沛的云雨和清新的甘露,高原特有的灿烂阳光又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一年四季凉爽宜人,宜于万物生长。
古井水
再说这水,常言道“水是酒之血”;“好水酿好酒”。传说神奇的威远古井水正是由北部龙王山的冰雪融水与天然林区的溪泉相汇合,经数十里地下潜流,使之极为纯净甘甜,在科学上属于C类(
碳酸根)与Ca(钙)组Ⅱ水,软硬适中,是世上难得的优质天然矿泉水。
高原青稞
还有这青稞。青稞本是高原上特有的一种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的古老作物,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大自然严格的优选与高原人民辛勤栽培,使它成为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宝贵食粮。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4%以上,淀粉含量高达60%,很久以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一直以它为主要食物,在高原人民心目中,青稞是珍贵的,也是圣洁的,可以说它是高原人的生命之根,希望之树,不仅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就连寺庙敬神,青稞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互助一带在地理上属于
青海高原东北部边缘,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特别适宜于
稞麦的生长,有人称这里是青稞的故乡,青稞的海洋,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土乡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天地之利,将那当地盛产的瓦蓝色青稞、黑色燕麦、绿色豌豆,连同赤诚热烈,善良淳朴的民族之魂化为集天地清冽之气而成的
青稞酒。
社会责任
2020年2月3日,
青海省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宣布,已向青海省红十字会捐赠现金和物资共计400万元,主要用于青海、
甘肃省等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