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猪笼草
原产于菲律宾的瓶子草目植物
葫芦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ventricosa)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葫芦猪笼草与伯克猪笼草(N. burkei )和辛布亚岛猪笼草(N. sibuyanensis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
形状特征
葫芦猪笼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猪笼草,茎长1米-2米,常附生在灌木中。其捕虫囊下部突然膨大,成熟时可达9英寸高,绿色或淡红色,有些带有栗色的条纹。其捕虫笼众多,可高达20厘米,为白色至红色。在野外,其捕虫笼存在硬质平口和软质斜口两种类型。
生活习性
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葫芦猪笼草蔓生,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冬天保持温度15摄氏度以上。叶的先端开成捕虫囊,为叶中肋的变形,其形状为葫芦形,囊中分泌蛋白质分解酵素,能将跌落囊中的昆虫消化分解,化为养分吸收。雌雄异株,花不美。
繁殖
可用扦插或高压方法繁殖,尤以插较为实用。5-6月先切下茎,切除先端软弱部分,取中间各两节作插穗,包扎水苔后种于盆中,保持多湿状态,约1个月便会发根。高压在生长旺季进行,用刀片割伤叶腋的下方,包扎水苔,待发根后切下另种。此外,还可以用种子繁殖,因为是雌雄异株,要成片种植才能结籽。
栽培
培育
生长适温为25-30摄氏度,最宜在温室中栽培。喜多湿环境,昼间要行2-3次的喷雾。盛夏在半荫下,其余时间均可充分置于阳光下栽培。冬季如无加温设备,则在秋末后逐渐减少水肥,以增强其抵抗力。
施肥
5-9月施1-2次缓效肥,再加上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
常见问题及对策
不长捕虫袋。
在低温、空气湿度低的环境中难长袋。另外肥料太多、经常触摸也难长袋。因为茎长得太长,袋难生长。,所以在生长期,把茎5或6节以上部分剪掉,使之长出侧芽,侧枝的叶易生出袋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状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
栽培
培育
施肥
常见问题及对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