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粤剧博物馆是收藏、整理、研究和展示东莞粤剧
文化遗产的专题性博物馆,它的建设得到粤港两地文物界、粤剧界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帮助,是继佛山
广东粤剧博物馆之后的又一反映粤剧专题的博物馆。作为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它是东莞粤剧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建筑布局
2006年五月十八日,“东莞粤剧博物馆”在岭南文化大观园“粤晖园”内的“南韵馆”里,正式剪彩开放了。
东莞粤剧博物馆是博物馆之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继佛山广东粤剧博物馆之后的又一粤剧专题博物馆,由市、镇、企业三级投资建设。该博物馆设在粤晖园南韵馆内,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平方米,由
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题写馆名,是收藏、整理、研究和展示东莞粤剧
文化遗产,促进东莞粤剧创新发展的一个固定场所。
馆藏文物
该馆在筹建中,得到了广大莞藉艺人,及其家属后人的鼎力支持,无私地捐赠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包括手稿、书信、照片、剧本、行头、乐器等。
何非凡的侄女何伟玲女士,捐赠了何非凡生前穿过的戏服、戏帽,和使用过的提纲戏手戏稿、剧本、曲谱、道具,大量珍贵的照片。还有陈氏、黄氏、叶氏等,都热心捐赠。正如道叶氏棚面世家后人叶淦枝讲:曾经有过外地的博物馆,及一些收藏者,来到道滘。要向他收购叶氏前辈的遗物,但叶淦枝表示:这些遗物并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是多少,而是这是前辈入留下的艺术的结晶,放在道滘我时常能看到,所以我放心,如果放在别处,我再也看不见了,我于心不忍,无法面对先人。这次粤剧博物馆建在道滘,我很放心,所以就无私地捐赠了。
戏剧
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
粤剧曲艺是
珠江中广大
粤语群体的文化情缘。每一位在珠江流域生长、生活、居住过的人、从他在娘胎,到出生后丫丫学语,都在粤剧曲艺的薰陶中成长。粤剧曲艺的旋律,融化到他的血脉中,深入到神胫末梢里。正所谓“三岁定六十”,当你尚在襁褓中,这些母语艺术的旋律,就在你尚属空白的脑海里,占上一席之地,扎入到灵魂深处,结下了与粤剧曲艺解不了的相思情缘。东莞粤剧博物馆收藏了百多年来,粤剧
曲艺留下的种种物质符号,绩累下一大批百多年来,时空产生的精神财富。只要你走进来,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品赏一下,这百多年来的艺术成果。将会得益非浅,增长了对这一文化艺术瑰宝的认识,来吧:东莞粤剧博物馆欢迎你。
特色
粤剧曲艺是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珠江一个最具地方特色,广受群众喜爱,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从珠江上游的右江百色、左江龙州、沿江而下,致珠江三角洲,几乎沿岸的每个县、城、镇、埠头都曾有过粤剧
曲艺演绎的历史,尤以珠三角为最盛。百多年来,随着华人外迁,在国外如美、加、欧、澳、新、马等,华人居住较多的地区,只要有
粤语华人,就有粤剧曲艺的演绎。因为他们共同的母语是粤语,而粤剧曲艺就是最能艺术地,用他们的母语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
粤剧曲艺,成了海内外凡能讲粤语,或喜欢粤语的族群,联系情感的纽带,精神家园的归宿。当这族群在多种民族文化、语言、习俗、情感、交融碰撞时,当他们要寻找自己到低来自何方,根系何处时,粤剧
曲艺就是最好的文化共识,最终的精神归宿。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至慰乡音是粤剧”。“东莞粤剧博物馆”内陈列、展示、珍藏着他们血脉里的种种基因。
戏剧是世界上最为综合的艺术,特别是中国的戏剧曲艺,融合了过去一切的艺术形式,在“戏剧”主导下,发挥了音乐、诗词、美术等艺术形式的作用。戏剧艺术在希腊人心中,是天上人间的渡桥,神人之间的纽带。在我国,除了少量的神话戏剧外,大部分戏剧都是表现历史、(野史),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的。解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负责主持
中共西南局工作时,经常欣赏
川剧的演出。并且要求大批进驻
四川省的干部一同去观看,他对驻川干部讲:“来到四川要搞好四川的工作,就要懂得四川的风土民情,学会看懂川剧。不懂川剧,不看演出,就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周恩来总理把
粤剧比喻为“
光海红豆”。我想这除了表明粤剧艺术如红豆般光彩夺目外,更多的是表达了粤剧与广大
粤语族群的相思情缘。
“
东莞市粤剧博物馆”最大的特色是,更多地介绍了在粤剧史上,东莞籍的粤剧人对粤剧艺术的发展、继承所作出的贡献。百多年来,在粤剧曲艺界,东莞籍的粤剧名伶、乐人、编导、媒体推介等,可谓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如广采众长自创凡腔的
道滘镇籍
何非凡,就以一出“情僧偷到潇湘馆”,创下了粤剧史上至今仍无人能突破的,连演367场,场场爆满的演绎记录,以致获得“情僧”的美誉。而与何非凡同台演出的花旦
楚岫云女士也是东莞人。另外,素有文武双全的名旦
陈艳侬也是道滘人。他从小练得一身轻功,上世纪40年代,曾与
新马师曾拍档,任正印花旦,演“海上女霸王”等剧目。陈艳侬足穿高底靴,踩在舞台上重叠的瓦茶煲上,一时脚踏中间一行沙煲,一时又踩在另一行两个重叠的沙煲上,大打北派,又唱又做,沙煲 无一破裂。令观众为之振奋,掌声不断。我想,此时此景,与
芭蕾舞中的“阿拉贝斯克”(arabesque)相比,真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还有
卢启光、
林家声、周瑜林、
靓荣、
靓少华、钟卓芳、袁仕骧、李松坡、丁公醒、罗丽娟、朱秀英、
叶弗弱、伦有为、邓丹平、林鹰扬、陈锦心、张德明、罗楚华、陈剑峰、
张雄平等,在二楼的展柜中,都作了一一介绍。
由于参与
粤剧演绎的
东莞市籍人士多,所以也涌现了不少粤剧世家。在开幕式上,
陈笑风一家笑得最开心了,陈老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发言,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他带领一家10多位,都是粤剧界的名人,来到展示他一家陈天纵、陈笑风、
陈中坚、陈婉红、陈万中、
陈小茶、陈小华、陈万千、陈金石、
陈小莎以及他们的配偶、子女等,济济一堂的粤剧世家的一个个展柜前,兴高采烈地向观众描述昔日的舞台风彩。一些粤剧发烧友,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纷纷上前要求与陈老合影留念。粤乐世家的
黄继谋也带着儿子与侄儿,来到介绍她父亲
黄不灭及
黄壮谋,黄继谋、
黄英谋一家两代人,毕生致力于
粤剧音乐事业的展柜前。对展柜中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真是感慨万千。道滘叶氏棚面世家、早在上世纪初,就名扬
广州市及南洋一带了,今日虽然前辈早逝,但作为当时大哥叶棣材,又名“上手材”的儿子叶淦枝,在开幕式当日,来到展柜前,尽了地主之谊,向游人介绍了叶氏棚面世家昔日盛况。
东莞市的粤剧曲艺事业,不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今日也创建了骄人的业绩。在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上,开创了喜人的局面。在世纪相交之际,我省评上了五个“中国曲艺之乡”东莞就占了
道滘镇、麻涌两个。还有
长安镇、虎门、
莞城街道、南城、
万江街道、
石龙镇、东城、
大朗镇、
厚街镇、
石排镇、茶山、
望牛墩镇等镇区,都成立了业余粤剧曲艺社(队)。全市约。300多个,参与人数约6000人。每逢年节假日,各镇区还邀请了两广多个
粤剧专业团来莞演出,因此在粤剧界里有;“
东莞市养活了两广多个粤剧团”的美誉。就是这些业余粤剧团体,为东莞的粤剧
曲艺事业建立了喜人的业绩。
长安的小粤剧“情系西湘”荣获中国第十一届人口文化奖铜奖。2001年至2002年,创编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被中国戏剧文学会邀请到人民大会堂演出,成为全国首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业余剧团。该剧荣获中国戏剧文学会颁发的“演出特别奖”,“优秀编剧奖”和“优秀策划奖”。
道滘镇的小
粤剧“生死签”2003年在
山东省获“中国首届
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2004年在
杭州市获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
优秀奖。粤曲表演唱“小岳云从军”获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银花奖。现在
东莞市的粤剧
曲艺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专业与业余同时并进,舞台演绎与自娱自乐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粤剧史上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使粤剧艺术既能广泛普及、又能共同提高的大好局面。在二楼展示厅内,都作了全面的推广,让每一位光临参观者,为
粤剧曲艺艺术在东莞枝盛叶茂,硕果累累、而感到振奋、自豪。
在世界各地众多博物馆里,大多数都是以历史为主导,以人为本,以物为证的理念而建立的。东莞粤剧博物馆也不例外,他以粤剧最初的形式到今日的辉煌成就为主导,贯穿这一主脉所涌观的人物为架构,然后再以各个不同时期的实物为佐证。让每位观众,在人证物证面前不得不佩服、理解、接纳。当你进入粤剧博物馆的第一步,就来到一个图文实物并茂的展柜前,柜中的图片、文字、木鱼书、龙舟唱本,及生动的木偶原物向你简述粤剧形成的简史。和一幅“外江梨园
会馆碑纪”拓本,告诉你“
八和会馆”的建立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咸丰四年(1854),
佛山市凤凰仪班的红船弟子
李文茂,率领
粤剧艺人,汇合
洪门首领
陈开,在佛山等地起义所造成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戏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著名戏剧家
田汉称赞李文茂起义是“世界戏剧史上,史无前例的光辉榜样”。以致后来到
辛亥革命前后,由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志士联合粤剧界进步人士,以粤剧为阵地,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改良活动,对反封建、要民主,所起到推波助澜的社会效应。在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东江纵队剧团以戏剧形式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减租减息。为建立民主权力做了大量工作。看到这一系列介绍,无不表明了
粤剧曲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应起到的作用。
木鱼歌、龙舟、白榄、
南音等这些艺术门类,应是粤剧形成中的一个个元素。他记载了中华民族,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产生了“韵”文这一特定的用来呤诵咏唱的形式。他把以形表意的静止的符号,上升到以声抒情,流动的时空艺术形式。我们的祖先以汉语的四声组成平仄的旋律。以声韵来构成句式,配上由宫、商、徴、角、羽发展到合、士、乙、上、尺、工、反为元素,再以长、短、快、慢不同的丁扳,组成千变万化的曲调。或以正线、反线来演绎。从而达到比平常生活中的讲述更有乐感、更动人、更动听、更有艺术魅力的感情表达形式。形成了木鱼歌、龙舟、白榄、
南音等由个人单独演绎的
曲艺。而戏剧就是将以上多个,以及更多个不同的艺术元素综合起来,再由生、旦、净、丑、末多个艺员,穿上美伦美焕的服饰。在布景、灯光、音响等,共同配合下,以唱、念、做、舞的形式,共同来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错综复杂、曲折离奇、善恶分明、因果报应、天上人间、生死轮迥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戏剧的魅力所在吧。
东莞市粤剧博物馆内收藏有:从
同治二年开始,由
广州市、
佛山市、东莞多个书坊刻印的
木鱼书、龙舟、白榄、
南音等唱夲的各种扳夲。手捧这些“弹指可破”已发黄变质的唱夲,它己不知经过了多少艺人翻阅传唱,也不知曾经打动过多少听众,我只感到唱夲中的艺术魅力是那么深厚,它的历史积淀是那么悠久,心中不尤得产生了一种神圣感。剧夲是一剧之夲,过去,大多数戏曲艺人,都设有太高的文化,学戏全凭死记硬背,靠师父口授身传。过去师父就拿着一份提纲,教导演员一个个在戏中上下穿,与“棚面”相互配合,这就是所谓“台上见”的“提纲戏”。在该馆二楼
何非凡展柜中,就展出了何非凡当年用过的“提纲戏”的手稿,那怕你不懂戏剧,但他上面用毛笔书写的秀丽的柳体字,就以其书法的魅力也能打动了你。随着
粤剧的成熟、发展,演出剧本也开始规范化了。但由于过去的印刷技术尚末快速普及,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坭印本”,据有关人士介绍,“坭印本”就是将一种特殊的墨水,把剧本中的戏文抄写在事先平铺好的,一块用坭做成的平面上,趁墨水未干前,将白纸铺在坭面上吸收墨迹,如此制作一次最多能印十多页。后来由于加工费时,慢慢地彼淘汰了。正因为而此,坭印剧本在粤剧史上,就弥足珍贵了。而现在该馆珍藏有十多本,此次展出几本,让观众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另外还有
东莞市藉剧作家袁润澄,乐家
黄继谋等人的各种手稿。及各类剧本、曲谱、书信、论文等。有手写、木刻、油印、坭印、打印、复写、影印、铅印等不同扳本。剧本内容有传统古装剧、新徧历史剧、现代剧、
曲艺演唱等。
在戏曲演绎中,“行头”是少不了的,所谓“行头”,就是舞台上演员用的服饰。我国戏曲的美学理念是“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在形似中更着重神似,强调以形传神。此次在展柜中有两套“大靠”;即是男“大靠”、女“大靠”就很有代表意义。所谓“靠”者,就是古代冷兵器战争年代中,参战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肌体而穿的“凯甲”,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很普遍。我们从秦皇
兵马俑中,就可以看到凯甲的风貌了,古人用金属片、或角、骨、皮等制作成小块片,然后扎孔用绳穿起来制成“凯甲”,作保护肌体之用,一直沿用到了
清代,冷兵器战结束。但现在,展示在我门面前,舞台上演员穿的“靠”,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凯甲了。它也像生活中的“凯甲”,由肩、衫、腰围、胄等组成。但细看来,这些都是一件件精功细绣的工艺品,上面精功绣作的飞龙、彩凤、勾云、曲水、万字、雷纹、鳞甲等纹样,非常精美。特别是两肩、胄中凸起的怪兽图案,简直就是“
饕餮”的时尚款式。这套行头,将青铜器纹样集于一身,成了古战场中男帅女将的图腾。从这服饰中,你可以破译到戏曲中惯用的夸张、对称、均衡、端、华典、强烈等集成的密码。戏行中有“宁可穿破,勿要穿错”的行话。也就是在生、旦、净、丑、末中,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穿载的衣、帽、鞋。全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不可越雷池半步。此次该馆展出了蟒、海青、男、女披风、西湖庄、打衣,及各种额饰、头盔、巾、帽、靴、鞋等。由于该馆是粤剧博物馆,所以展出的服饰中,以粤绣为主。粤绣者;在传统的彩色丝绣上,增加了金线、银线绣,及凸面绣,因而更显金碧辉煌,有立体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楼
何非凡展柜中,有一件为何非凡后人捐赠的,何非凡五、六十年代穿过的戏服。它所采用的胶片、胶花,都是在同期中,国内戏服中少见。甚至未采用过的材料。与此同期,国内的戏服只在传统的丝绣上,加玻珠、玻琍筒缀而矣。而何非凡的这件戏服,完全用胶片、胶花镶嵌而成。该馆此次共收藏到576多套戏剧服饰,其原料有棉、麻、真丝、棉绸、混纺、化纤等。其工艺制作有手绣、手绘、机绣、贴绣、印花、珠绣、胶片绣、亮片绣等。其中有两件“龙袍”是用手绘剪贴而成的,若从其工艺及经济价值来论,与其它戏服相比,简直无法并论。但他却有着其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时代价值。他产生于文革结束后,刚恢复上演传统古装戏曲的历史时期。当时由于传统戏剧
曲艺遭受到文革十年的摧残,大部份传统戏曲服饰都披销毁了。一旦恢复起来,一下子又来不及制作。同时,又迫于当时的经济困难。所以民间艺人,就匆匆地制作了这些,用手绘剪贴而成的传统戏曲服装。现在看来,这些服装尽菅其简陋粗糙,但他表明了传统戏曲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戏服中的“水袖”,其实很多人以为,古代服装都配有长长的“水袖”。那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水袖并不是“楚腰”中“长袖善舞”的袖。原来戏服中的袖,是“寂寞
嫦娥抒广袖”的袖。据
梅兰芳先生介绍:早年舞台演员打扮登场,不论那一行当的角色,必须内衬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露出一段在戏服以外,故称水袖。后来水袖放长加宽,脱离水衣,就缀在每一件行头的袖子上。这才形成了现今传统古装戏曲舞台上看到的“水袖”,所以在这里必须加了以说明。
另外,在戏曲头饰上,
陈小莎捐赠的头饰,“痴彩”也很有特色。据有关人士介绍:“痴彩”原为
清代宫庭中流行的饰物,它先用银或铜采用掐丝焊接法,打成凤、飞鸟、及各种花草图形。然后再将翠鸟的羽毛剪好贴上装饰。后来,随着清庭的灭亡,这种工艺流传到民间。在
戏曲表演上,多被旦角使用。后来因其工艺复杂,价格高,所以就让玻琍及塑料所取代,此种工艺现应己失传了。该馆此次还征集到不少“戏桥”,所谓戏桥。它不同于现代的节目单,节目单是把同一个晚会上,不同的节目登载在一起。而戏桥是把同一出
粤剧里的内容:及每一幕的故事情节和演员作一一介绍。过去,很多戏桥往往还印
上海戏剧学院中的精彩唱段,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它起到了把戏剧推广介绍普及的作用。此次该馆还征集到舞台上曾使用过的各种道具:如刀、抢、剑、戟、斧、锤。及酒具。台灯、折扇,和棚面用的
二胡、
高胡、
椰胡、锣、、鼓、卜鱼、沙的、箫、笛子、
喉管等乐器。以及
木偶戏中的木偶,以及木偶戏中的服饰、道具。和一大批音像资料,有单面旧电木唱碟、双面电木唱碟、塑料大、中、小唱碟、录音带、录像带、各类光盘、影碟、电唱机、手摇唱机等等。其中不少该馆的收藏品,无论作为戏曲饰物,或是民间工艺品,都是难得可珍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