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战时期华南战场的主要战力之一。由东江地区的抗日人民武装发展而来,于1943年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38年日军登陆
大亚湾后,以东莞县抗日模范壮丁队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为代表的抗日武装队伍逐渐成型。1940年春受
中国国民党“反共”影响,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东移受挫,后重返惠东宝,于9月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先后建立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和阳台山抗日根据地。之后经过不断发展,于1942年1月扩编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次年12月2日正式成立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队伍由开始的百余人发展到万余人,期间先后经历了榴花塔阻击战、
百花洞战斗、粉碎日军万人“扫荡”、黄猄坑追击战等大大小小战役,并建立了面积约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450万的东江抗日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与
中国国民党的协定,东江纵队一部分北撤
烟台市,后整编为
两广纵队;另一部分就地复员,后发展成为
粤赣湘边纵队。
1944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给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的指示》一文中高度评价和肯定了东江纵队:“你们全体指战员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了敌后抗战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至今已成为
广东省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后聂荣臻在《为东江纵队成立四十周年致敬信》中赞道:“东江纵队成立后,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转战华东、华南,奋勇杀敌,做出了宝贵贡献!”
建立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
日本侵略军进攻
北平市(现北京)
宛平街道卢沟桥,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大本营便开始研究攻占汉口和
广州市的作战。日军认为攻占广州将使中国失去
粤汉铁路,从而切断其武器输入的通道,如此便可能打击甚至摧毁中国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志。为此,1938年4月,日军公布了《国家总动员法》;7月底参谋本部制定了攻占武汉、广州的战争指导要点。为了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军委会于6月中旬制定了保卫武汉和广州的作战方针。
中国国民党在
广东省部署了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的第一五一、第一五三、第一五六、第一五八、第一八六师和独立第二十旅、独立第九旅等部队,担负
广州市和
大亚湾、
大鹏湾等沿海地区的防御。还在虎门要塞部署了守备军队和海防,在珠江口部署了七艘军舰。
1938年10月上旬,以第二十一军团为首的约七万日军组成了南支那派遣军,秘密集结与澎湖
澎湖岛,准备入侵华南。10月10日当天,国民党驻守大亚湾部队的高级长官前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欢度
国民政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沿海地区的守卫军暂时失去高层指挥。趁此机会,日军迅速调运部队奔袭大亚湾,并于10月12日凌晨,分三路在大亚湾顺利登陆,由于国军缺乏统一指挥,大批部队溃散奔逃。日军三路分头行动,在1938年10月21日占领
广州市。惠州、
宝安区、
增城区等
东江下游地区沦陷。
历史沿革
早期组织基础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后,
日本全面侵华。在当时中共香港市委、海委的领导支持下,分别有两批“惠青”工作团(全称香港
惠阳区青年会回乡救亡工作团)的团员于1937年8月和1938年初在惠阳沿海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图存工作。他们在此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发动群众抗日,组织建立了抗日自卫队、游击小组等民众自卫武装。1938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为准备抗战召开组织和武装工作会议,会后
东江地区以惠阳、东莞、
宝安区和
增城区为代表的县乡党组织建立了一些壮丁队、自卫队等群众武装,为之后筹建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
抗日武装的初建
1938年10月13日,在日军登陆
大亚湾的第二天,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开拓游击区的指示,召集时任中共海员工委书记曾生、中共香港市委组织部部长
周伯明和香港区委书记谢鹤筹等人召开会议。决定由曾生领导,周伯明和谢鹤筹辅助,组织成立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简称惠宝工委)来领导武装队伍和管理敌后抗战的相关工作。10月24日,曾生率共产党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进步工人和知识青年共六十多人到达惠阳县坪山,开始党组织建设,筹建了“惠宝边人民抗日游击队”。除此之外,同时期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还有王作尧领导的“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和
阮海天指挥的“广东民众自卫团增城第三区常备队”。这些抗日武装先后通过榴花塔阻击战、仙村竹园战等大小战斗有力地阻击了日军侵略者。
1938年12月2日,在淡水县周田村正式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次年1月1日,由王作尧领导的“东莞模范壮丁队”和东莞、
宝安区、
增城区等地的武装人员在东莞清溪的苦草洞整编,成立了“东(莞)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两支队伍共200余人。后为了合法展开抗日军事行动以及部队发展,两支队伍分别取得了
中国国民党部队的统一番号。“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称“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简称“新编大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称:“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直属第二大队”(简称“第二大队”)。4月,八路军留守兵团所属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主任
梁鸿钧由中共中央委派到
东江,成立东江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这两支队伍名义上是国军,但从始至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先后收复了大鹏半岛的沙鱼涌和
宝安区县城南头,又在鸡心石伏击战中歼灭日军三十多名,至1939年底,两支队伍共发展到近700人。
抗日武装的东移
1940年春,东江地区受到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波及。二月初,国民党第四战区游击指挥所主任香翰屏要求曾生和王作尧领导的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前往惠州集训。双方交涉失败后,香翰屏向曾王两部实施军事围攻。3月1日,东江军委同游击队领导人召开紧急会议,正式决定将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从活动的宝安、
惠阳地区向
惠东县、
汕尾市一带突围转移。3月9日晚,新编大队由曾生率领,借夜色掩护向东转移;3月11日晚,第二大队由王作尧率领,向淡水方向转移。国军发现两部向东突围后立即调兵追击。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两部被动应战,连连受挫,人员锐减到100余。五月中旬,国军第四站区游击指挥所宣布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均被歼灭,历时两个多月的反动军事行动暂息。
1940年5月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下发“五八”指示,电报内容称“曾、王两部仍应回到东莞、
宝安区、
惠阳地区……不向敌进攻而向我后方行动的政策在政治上是绝对错误的,军事上也必失败......”9月,曾、王两队剩余人员返抵宝安县上下坪村,在8月时成立的中共前线
东江特别委员会(简称“前东特委”),在上下坪村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新编大队和第二大队改编为“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下辖第三、第五大队,曾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王作尧任第五大队大队长,
林平兼任两个大队的政治委员,
梁鸿钧负责军事指挥。会后,在
广九铁路西侧的大岭山地区和
宝安县,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分别建立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和阳台山抗日根据地。
抗日武装的再发展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第三,第五大队各派出一支
武工队共计近100人进入香港九龙新界地区开展游击战。1942年2月港九武工队在香港西贡黄毛应村教堂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独立大队”,继续开展城市和海上游击战。全大队共有600余人,主要由工会社团等进步青年和香港爱国民众组成。
早在日军侵占
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初,
广东省地方党组织和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便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根据南委、粤南省委召开的紧急会议,进行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转移任务。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封锁香港的海上交通,大肆搜捕爱国人士和抗日分子。自1942年
元旦起,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广东党组织、香港地下党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入港武工队密切配合,穿越日军封锁线,营救出何香凝、
柳亚子、
梁漱溟、
茅盾、邹韬奋等3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连同其他人员共800余人。此外,还抢救出一批
中国国民党军政官员及其家属,以及被关进
日本集中营的英、美、荷、比、印、俄、菲、挪、丹等国际友人近100人。
1942年1月下旬,南方工委在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宝安县白石龙村召开一系列会议(称“白石龙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广东东江军政委员会,林平任主任;并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以第五大队为基础,分别编入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第三大队、惠阳大队和宝安大队。1943年7月,恢复和发展了惠东宝抗日根据地。同月,大亚湾独立中队扩编为护航大队,宝安大队一部整编为独立第二大队。11月18日,王作尧率领的珠江队和第三大队成功突破了日伪军对大岭山根据地的“万人扫荡”,部队和抗日根据地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东江纵队的正式建立与发展
1943年12月2日,根据党中央指示,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扩编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政治委员,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并发表《东江纵队成立宣言》。
纵队下辖第2、第3、第5大队、惠阳大队、宝安大队、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护航大队共3000余人。至1944年6月,通过不断杀敌护民和扩军运动,纵队总人数发展到近5000人。1944年8月,土洋会议召开,会议决定继续发展队伍,深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从而进一步扩大抗日游击战争的规模。根据会议确定的北进战略,东江纵队9月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粤北,解放
清远市县城;同时不断扩编,到1945年2月份,队伍已发展到9200余人,下辖7支支队、西北支队、港九大队、护航大队及大亚湾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等队伍。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东江
抗日游击队便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积极展开国际反
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7月,
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发起了一系列越岛登陆作战,致使日军节节败退。10月,美军派欧戴义博士到东江纵队司令部,正式要求与东江纵队进行合作,建立联络站和电台,以此收集日军情报和气象状况等资料。东江纵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设置联络处,作为特别情报
工作部门,主管
广东省东部沿海及珠江三角洲敌占区的情报工作,同时负责与欧戴义联络,交换有关情报。后情报站不断发展,南起
香港特别行政区,北至
广州市,东自
潮汕地区,西至珠江东岸,其组织遍布整个东江敌占区。后又扩展到
西江和
北江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发展到两百多人。1945年初,盟军准备在华南沿海登陆作战。东江纵队根据党中央指示积极配合盟军登陆时应注意的事项,协助
美国军队获取登陆时所需要的华南沿海资料,及时提供日军部队相关行动信息,为美国海军顺利登陆和精准轰炸港九日军军事设施提供了重要助力。在海外,东江纵队的国际声誉不断提高,逐步得到盟国的重视。
1945年2月-5月期间,东江纵队派遣多支部队渡江,在罗浮山地区打击日伪军,创建罗浮山抗日根据地,将东江两岸的解放区连成一片。1945年7月,在
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召开
罗浮山会议,确定中心任务之一是准备协同南下支队开辟
五岭根据地。东江纵队根据这一指示,于8月初组成粤北指挥部,由第三、第五支队、北江支队和西北支队向粤赣湘边挺进,接应八路军第一零二师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后由于
中国国民党的围攻阻挠未能会合。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后,东江纵队继续战斗,反攻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到9月底,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收复城镇60座。至此,纵队总人数发展到1.1万人。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共计对日伪军作战 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 6000余人,俘虏、投诚 3500余人,缴获各种枪 6500余支,缴获炮 25门。
抗战胜利后续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于当月下旬便进军东江粤北,意欲消灭东江纵队等武装抗日力量。10月12日
中国国民党绥靖会议召开后调遣八个军二十二个师的兵力对以东江、粤北为代表的解放区发起进攻,广东内战全面爆发。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东江纵队分两路,大部队向粤北、九连山和海陆惠紫
国际劳动节带山区转移;小部队分散在东江两岸和惠、东、宝一带。1946年6月,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主力2583人(包括
珠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南路、桂东南路部队骨干共160人)北撤到山东省烟台解放区,其余人员就地复员。除此之外,留下了400余名武装骨干保护复原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自卫斗争,由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江纵队政治委员林平领导。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烟台一年后,于1947年8月1日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相继参加了
豫东战役、
济南战役和
淮海战役。而原地复员和留在
广东省继续斗争的东江纵队其他队员,随着全国内战的爆发,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清除迫害。为了生存和解放广东,中共广东区委决定恢复武装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以东江纵队为主力的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逐渐成型,并于1948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
粤赣湘边纵队。1949年夏,由东江纵队发展出的两支队伍——
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会师,于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
队伍编制
主要战役
榴花塔阻击战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
大亚湾。15日,东莞县城成立“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抵抗日军入侵,由县委武装部部长王作尧担任队长。19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派遣抗日模范壮丁队和壮丁常备队第一、第二中队共200余人奔赴石龙附近东江河南岸的榴花地区,在西湖、京山和峡口一线设防,阻击日军渡河。在十月上旬和十一月下旬,日军接连发动进攻,模范队和常备队都凭借居高临下的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严守防线。日军渡江无果,便在
东江北岸的石碣、刘屋一带烧杀抢掠。南岸武装队员见此情景,纷纷请求过江进攻。11月13日,社训总队政训员
何与成、副总队长颜奇率领40余人渡江。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与刘屋抗日自卫队相互配合,在
榴花塔下东江北岸伏击日军,将敌军击退。刘屋自卫队、战士王尚谦等共计22人壮烈牺牲。这是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一次较早的且对敌军有组织的抵抗。
鸡心石伏击战
1939年11月下旬,日军在东莞县两渡河处击败国民党军。12月1日,在深入了解敌我双方战况后,新编大队副队长周伯明率领一个中队力量沿石(龙)深(圳)公路急行,于横岗圩以北的鸡心石附近伏击返程
深圳市的日军。在等待一小时后,敌军如期而至,至傍晚时分,成功完成伏击杀伤敌人的任务并顺利撤退。鸡心石伏击战杀伤敌人三人余人,是武装队伍创建初期以少胜多取胜的第一场日间战斗。这次作战,大大鼓舞了队伍士气,为部队的发展提供了战斗动力。
百花洞战斗
1940 年 10月初,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
大岭山镇区,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11月初,驻东莞的日军奔袭大岭山区。第三大队以少战多,以70余人战200多人,在黄潭村激战4个小时,杀伤其30多人。小队长
陈定安和5名战士牺牲。这次战斗,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反抵东(莞)宝(安)敌后的第一仗。战后,第三大队又出击莞(城)太(平)公路、宝(安)太(平)公路,袭击敌伪据点,惩办汉奸,伏击日敌来往车辆,破坏日军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驻莞太线日军调集兵力围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1941 年6 月 10 日夜,宛太线日军400余人兵分两路突袭大岭山区中心百花洞村。大队长曾生收到厚街情报站发来的敌军情报,立即率百花洞抗日自卫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不久后,同样得到消息的政治委员林平和总队长
梁鸿钧率领大队部人员从后山转路来与曾生会合。11日拂晓,战斗开始,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到了中午,驻扎在附近的第五大队的第一中队和重机中队以及百花花附近的大公岭、连平、大塘、治平、杨西、大沙等乡的抗日自卫队先后赶来投入战斗。游击队和
地方武装,将日军包围在百花洞与大环之间的几个小山头上,使用各种
火器不断地向敌人猛烈射击。各村群众也赶来支援,不断击退日军的反扑,日军进退两难。入夜,日军在百花洞荔枝园北面的几个小高地固守,游击队组织小分队轮番进行袭扰。直至第二日下午,被围困的日军才在千人救援下突围。
百花洞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击毙日酋长濑大队长以及军官兵50多人,缴获长短枪10余支、几匹战马及一批弹药、物资。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共伤亡10人。这次战斗的胜利,是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重返惠东宝敌后对日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铜锣径伏击战
白石龙会议后,部队于1942年2月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各大队主动出击日伪军。1942 年 4 月 14日上午,瞭望哨发现日军1个马队向碧岭村方向开进,大队长彭沃决定在铜锣径设伏。铜锣径是横岗到碧岭的一条峡谷,山路狭小而崎岖,地形险要,适合伏击。惠阳大队刚进人阵地不久,日军马队70余骑卷起一路尘土,进入伏击圈。由于敌我兵力装备悬殊,大队长彭沃经过分析,决定待日军抢粮返回,降低警惕时再打。到了下午3时许,日军从碧岭方向抢劫回来后进入伏击圈,彭沃趁其不备,一声令下展开战斗。半个小时后,驻横岗日军闻讯赶来增援,彭沃见大量杀伤日军的目的已达到,遂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分路下山向三洲田转移。铜锣径伏击战,毙日军15人,伤日军20多人,打死战马10多匹,缴获3匹。
粉碎日军万人“扫荡”
1943年冬,
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德、意、日
法西斯主义同盟开始崩裂。日军在
太平洋战争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倍增,为了支持太平洋战争,必须保障来自中国的物资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急需打通平汉、粤汉和
广九铁路和巩固
广州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两中转站。为此,日军发动了打通广九铁路的战役。
1943年11月11日,
日军第二十三军第一〇四师团开始向广九铁路沿线展开攻势,几天后,日军纠集约9000多人号称万人,向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万人扫荡”的围攻。11月11日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主力大队(珠江队)在莲花山与进犯的日伪军展开遭遇战,杀伤敌数十人后转向大岭山。活动在大岭山区的游击总队第三大队毙伤敌人50多名后,分别转向大岭山。当日午前,日军封锁了所有交通要道,以围堵之势将游击总队1000余人包围在大岭山上。面对日伪军重重包围的态势,我军决定分三路突围。第一路,由王作尧、杨康华、邬强、彭沃率领珠江队翻越水濂山转移至杨西、大进埔地区;第二路,由卢伟如、黄业率领第三大队主力经大雁塘、榕树界之间向莞(城)樟(木头)公路推进,进入
莞城街道附近的温塘地区;第三路,由黄布率领第三大队1个中队沿张家山河沟向南,转移至莞(城)太(平)公路桥头、双岗地区。三路部队根据原有部署,在当夜零时前成功突围,顺利到达预定目的地,使日军在20日拂晓进攻时扑空。在这之前,第三大队胜利突围后,王作尧、杨康华、邬强等会集在大进埔村,紧急商议反“扫荡”的应敌方针。会议决定采取“敌进我进”的战术,从多方面袭击敌人。会后卢伟如率领第三大队主力挺进到莞樟线,出击茶山、
常平镇、
樟木头镇等车站,歼灭伪军30余人,破坏了
广九铁路交通和通信联络,粉碎了日军打通和确保广九铁路行车通畅的计划;副总队长王作尧和大队长彭沃率珠江队返回
宝安区,出击广九铁路两侧,牵制驻东莞城日军;第三大队黄布中队和手枪队,以水濂山为基地向东莞城出击,炸毁附近的公路桥梁并伏击日伪军的物资供应线,切断据点内
日寇的粮食供应。12月初,第三大队在
大岭山镇的瓜田岭村打退日军的进犯,将日军挤出大据点。至此,粉碎日军万人“扫荡”的战斗胜利,入侵大岭山区的日伪军全部撤走。
黄猄坑追击战
1944年1月11日,第三大队攻击广九铁路常平车站,全歼
伪军并缴长短枪30 余支。2 月 29日,又在常平歼灭伪军护路队。2月下旬,部队在
广九铁路中段全线展开破袭战,破坏了敌人修复铁路的企图。3 月下旬,独立第三中队又在清溪钳口茶亭袭击日军。广九线上的日伪军连续遭到打击后,为使广九铁路畅通,开始策划对
抗日游击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3月31日,在广九铁路两侧,驻大朗伪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四团1000余人进攻驻梅塘乡黄猄坑村的第三大队。第三大队大队长邬强接到伪军出动的情报后,同第五大队大队长彭沃研究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案。31日清晨,
伪军直奔黄坑而来,第三大队以1个小队的兵力在黄猄坑西北山地上通过
麻雀战,不断消耗敌人,并将敌人逐步引入黄猄坑。伪军进入黄猄坑后发现扑空,开始向北撤退。此时,隐蔽在黄猄坑西南面山上的第三大队主力从左翼杀出,第五大队主力从
右派插上,两支队伍左右夹击,同时派遣平西中队切断敌人的退路,将敌人包围起来,开始对伪军展开追击战。战斗进行到下午,在黄猄坑以北地区歼敌两个连,缴获
轻机枪3挺,步枪100多支。
主要领导人
林平
原名尹林平(又名尹利东、尹先嵩),1908年7月出生于
江西省兴国县松林乡尹家村,家境贫寒。1927年春,林平参加尹家村农民协会和
赤卫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林平到香港。1938 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主持广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领导东莞、
增城区、
惠阳区、
南海、
顺德区、
中山市、
从化区等县,着手建立了民众抗日武装。自1939年2月起,历任中共
东江特委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东江军政委员会主任,统一领导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敌后游击战争和地方党工作。1943 年12月,任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委员,并于 1945 年7月兼任中共
广东省区党委书记。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主力北撤
山东省,林平奉命留在广东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林平领导原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留广东的指战员于1946 年12月恢复广东的武装斗争。1947 年5月起历任中共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华南分局副书记。他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发展成为华南一支实力最强的部队,创建了粤赣湘边根据地,为迎接南下大军入粤作战和广东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平历任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华南军区党委常委、华南军区干部部部长,中南军区公安军兼广东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公路修建委员会主任,华南国防公路修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海南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交通部部长,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四人帮”迫害,被囚禁长达6年。1975 年平反后,1977年进中央党校学习。1978 年起,历任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79 年 12月复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
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8日,林平在北京病逝。
曾生
原名曾振声,1910年12月19日在广东惠阳坪山(今属
深圳市)出生。1923年因父亲工作原因到
澳大利亚读书,1928年商科中专毕业后回国。1929年考入中山大学附中,时两广军阀混战,时局混乱,被政府误抓入狱,在狱中受到革命启蒙。十多天后曾生出狱,不久升入
中山大学。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学员工友抗日会主席团主席、广州学生抗日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香港海员工作委员会书记、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
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
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
两广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分区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6月被授予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四人帮”迫害,被囚禁长达7年半。1974年平反后,历任国务院交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5年11月20日在
广州市病逝,享年85岁。著有《
曾生回忆录》,1992年出版。是了解华南抗战,特别是与东江纵队有关历史的重要资料。
王作尧
1913年4月25日出生于东莞厚街。1931年入读“
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即燕塘军校,后称
黄埔军校第11期)步兵科学习。193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革命组织——“中国青年同盟”(后改称中国青年抗日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被派回东莞工作后,开始组建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日军在
大亚湾登陆后,王作尧担任东莞县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1941年,率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开辟了
阳台山抗日根据地;1943年11月带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主力大队击破日军“万人扫荡”,阻击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军事目的;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后,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两广纵队副司令员,并兼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广州防防空司令部司令员、
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
大校军衔,195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
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
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诬陷,一家七口分散七地,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于1979年12月当选为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8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7月3日病逝。著有回忆录《东纵一叶》,主要讲述自一九三八年十月
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起,
东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斗争,建立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杨康华
原名虞焕章,1915年出生于
广州市,祖籍
浙江省会稽县。1932年就读于广州
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35年与进步同学秘密组织“
马克思列宁主义行动团”,投身
抗日救亡运动。1936 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 月
广州战役后,杨康华撤退到香港,任中共东南特委宣传部长。1940年10月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兼管澳门地下党组织工作。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杨康华到东江抗日游击区。1942年2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东江军政委员会委员。1943 年12 月任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1945年7月,在中共
广东省临委干部扩大会议(
罗浮山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广东区党委委员。1945年8月与王作尧、林锵云(
珠江纵队司令员)组成粤北指挥部,任中共广东区党委粤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率领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部分主力挺进粤北,开拓
五岭根据地。1946 年 6 月底,杨康华与曾生等率东江纵队主力北撤
山东省,先后任华东
军政大学第五大队政治委员、教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城市工作部第二室主任,两广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
全国解放后,杨康华任广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珠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珠江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52年调
广东省工作,先后任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省委文教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省副省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第一副主席。1964年任
暨南大学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杨康华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东分会会长,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广州分会会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挫。1971年复出后,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副组长。1973 年任广东省科教办主任、党委书记。1978 年任
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兼广东省体委主任、党委书记,后兼任广东省科委主任、党组书记,暨南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主持暨南大学复办工作。1979 年复任广东省副省长,主管科教、体育、外事等工作,并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82 年任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10月31日,在
广州市病逝。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后世纪念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之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专题纪念馆,于2005年9月3日建成开放,2020年9月18日闭馆升级改造,2021年6月24日重新开放。位于
广东省东莞市
大岭山镇大王岭村。馆区占地面积53319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989平方米,是当前广东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
榴花塔抗日纪念亭
1938年10月19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派遣抗日模范壮丁队和壮丁常备队第一、第二中队共200余人奔赴
石龙镇附近东江河南岸的榴花地区,在西湖、京山和峡口一线设防,成功阻击日军渡河。1997年7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在东莞市
东城街道峡口村铜岭山北面出资兴建榴花抗日纪念亭;1998年10月15日,纪念亭落成,并在此举行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东莞人民公园革命遗址群
位于东莞市
莞城街道新芬路人民公园内。有
东莞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莞抗日亭碑、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和东莞秀园——中青东莞分盟机关遗址5个革命遗址。1935年8月,中青东莞分盟建立,团结教育了东莞广大青年,为东莞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37年12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建立了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和东莞县妇女抗敌同志会等抗日群众组织。1938年10月15日晚 ,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莞中山公园 ( 今东莞人民公园 ) 操场正式宣布成立。
为纪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东莞籍烈士,东莞县人民政府于东莞解放初期在莞城工人运动场舞台后 ( 今莞城文化广场东南方 ) 修了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959年,原纪念碑拆除后在
莞城街道的
东莞人民公园盂山山顶上新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88年10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50周年,于人民公园盂山北侧之古城墙上兴建了东莞抗日亭。该遗址群目前为
广东省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