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后卫师》,是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
董亚春执导,
钱林森担任编剧,
张桐、
李强、
郭广平、
郑昊等主演的战争题材电视剧。
该剧以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为背景,讲述了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临危受命,为了保护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部队战略转移,英勇战斗直至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
该剧于2016年10月17日在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17年9月,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次年,先后获得第31届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和
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剧情简介
1933年5月,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蒋介石调遣百万重兵,全面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意图将红军主力部队一举歼灭。苏区中央在共产国际代表李德推行的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越来越陷于战役被动的困局。红五军团长接到瑞金中革军委电报后,决定组建
红34师。任命原101团团长陈树湘(
张桐 饰)同志任红34师师长,原102团政委程翠林(
郭广平 饰)同志任红34师政治委员,军团首长对34师下达了紧急“扩红”任务。陈树湘向102团团长
苏达清(
郑昊 饰)等人传达了中革军委战略转移的军令,红34师担任后卫中的后卫,保卫中央纵队,为全军断后,狙击一切尾追之敌。国民党军长
李云杰(
李强 饰)在宿营时得到
中国工农红军撤离
瑞金市向西突围的消息,知道了国军内部情报泄露,他下令部队立刻全速前进,寻找战机,堵击红军。陈树湘和程翠林对于党中央军事路线问题发生争执,但二人达成一致,必须发挥客家人的团结精神,打赢每一场战斗。
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一道生死线,党中央能否安全过江,事关民族之前途。国民党军地毯式轰炸过后,战场一片寂静。这一仗打下来,34师共计382人牺牲,伤员无数。经过连续多天惨烈的战斗,红34师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全军6000人仅存732人,还包括很多重伤员。去往湘江的道路已被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层层封锁,和党中央保持联系的唯一一部电台被炸毁,弹药和补给也所剩无几,红34师只能全靠自己。
陈树湘宣布:销毁所有文件,寻找敌人封锁的薄弱处,抓住一切机会突围。如果湘江突围不成功,就返回湘南去打游击。
李云杰得知中共首脑机关已经突破45万大军的重围,渡过
湘江,十分震怒。让其夫人写了一封亲笔劝降信,派侯胜标(
李卓远 饰)送了过去。陈树湘告诉侯胜标,
红34师将血战到底,永不投降。
周浑元部率先向红34师发起了攻击,李云杰立刻响应。猛烈的炮火中,
苏达清带领尖刀连冲了上去,英勇牺牲。陈树湘带领余部边打边撤,到达了子河边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却发现桥已被炸毁。反动民团正迅速向岸边聚集,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为红34师留下最后的希望,
陈树湘让赖骄骄(
夏志远 饰)、童九子、林金香3个少年红军游到对岸,自己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为他们打掩护。分别前,陈树湘把红34师的军旗交到童九子手里,嘱咐他一定要带赖骄骄和林金香走出去,向党中央归建,延续红34师的星星之火。陈树湘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腹部受伤,被民团活捉。临死之前,他眼前仿佛飘过童九子等三个少年战士的样子。
红34师作为红星
纵队的断后部队,全军覆没。在34师的掩护下,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
蒋介石围歼主力红军于
湘江以东的企图。将士们的壮烈牺牲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留下了燎原的火种,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角色介绍
电视剧制作
剧本创作
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不得不撤出
瑞金市,走上长征之路。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34师承担后卫作战任务,6000多人的
红34师在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该剧导演
董亚春被这段史实打动。他表示,这段历史在军事史料记载方面几乎是空白,这和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有关,找资料很难。整个剧基本上遵循历史真实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大的历史背景,但也有很多描写做了逻辑上的推演,细节上有创作。编剧
钱林森表示,在龙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一张烈士名单打动了他。那些写着丘老丸子、赖老石头以及如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等的烈士名单,激活了一个编剧的艺术想像力。
导演董亚春表示,《绝命后卫师》区别于以往许多重大革命题材主要写敌我双方的领袖,该剧把描写刻画的重点放在基层指挥员和普通士兵身上,聚焦红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夫妻红军,父子红军,兄弟红军,还有投红士兵等另类意义上的红军战士。他们更接地气,更能体现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影片中的2个故事是取材于拍摄地
长汀县当地的真实故事。一个闽西大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把自己的6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牺牲,老人为此哭瞎了眼;另一个是丈夫当兵、妻子一等就是75年的故事,这些鲜活的素材都成为了《绝命后卫师》的人物原型。
主创团队
拍摄过程
该剧于2016年4月14日,在革命老区
长汀县举行开机仪式,同年6月25日顺利杀青。作为纪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献礼片,《绝命后卫师》选在长征的出发地,革命老区闽西根据地福建长汀拍摄。该剧85%的戏份都是艰苦的外景戏。开机前后又适逢
福建省的雨季,为了顺利完成拍摄,剧组多次抢修了通往现场的道路。同时为了保证视觉效果,拍摄中共使用了2吨TNT炸药、10万发子弹,数千次爆炸,重现红军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
幕后故事
为了给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英雄形象,演员
郭广平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因为剧情中大多是长征中的行军和战斗,因此郭广平饰演的程翠林在外形上刻意的不修边幅,并且留起了胡须,郭广平表示这部戏是他第一次演留着胡子比较邋遢的军人,剧中角色很生活化,特别的真实。
主演
张桐表示,拍这部戏自身压力很大。为了能更好的融入角色研究了很多相关历史资料。演员
郑昊表示,所有主创都很辛苦。他透露这个戏演的是实际当中11、12月份的戏,演员每天穿着棉袄、棉裤、棉坎夹,然后拿着十多斤重的枪,在战火中纷飞。拍摄时演员们都面临着生命危险,每次拍戏的时候大家都会验枪。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出那时的故事,剧中的群众演员一般都请兄弟军人,面对战争戏都很艰难,军人演军人,当过兵骨子里散发的气质,对军事条例规定动作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的。
谈起拍摄的过程,负责战争场面的导演王忠伟表示这部戏基本上没有内景,没有坐下来说话的时间,从出发一直到最后,这一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拍摄点,而是以
长汀县为主,辐射周边,龙岩地区基本上都走遍了,各种地形地貌全部都收入镜头,把它们接起来,就是一部
中国工农红军冲出四道封锁线的
长征史。场景的设定和拍摄,像是跟着演员们重走了一遍长征路。
该剧是夏天拍冬天的剧情,每天34或35度的高温,给演员带来很大压力,演员们穿的是棉袄,每个镜头大概10秒钟就要擦一次汗。演员孙立元表示,他的黝黑是晒出来的,脚和绑腿上面已经形成两个色差,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黑的。
音乐原声
资料来源:
宣传与播出信息
前期宣传
2016年10月12日,该剧在北京举行首播媒体见面会。导演、编剧携主要演员细述该剧的拍摄故事。
播出平台
收视情况
该剧于2016年10月17日开播,11月16日收官。
获奖荣誉
作品评价
媒体评价
和一般意义上的
长征戏不同,《绝命后卫师》没有把关注目光过多地放在长征决策层上,而是聚焦长征中的小人物,以普通士兵们的长征故事来展现长征精神的伟大,更加打动人心。(
新浪娱乐 评)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是为红三十四师的英烈们树碑立传的第一部影视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了长征题材创作,把红军精神、长征精神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个性表达。(光明日报 评)
《绝命后卫师》以艺术的表现手法,将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与感人的细节描写相结合,尊重“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注重人物的内心刻划和精神成长,着力表现对党忠诚、对革命忠贞、对人民热爱的英雄情怀,着力表现苏区人民对
中国工农红军对中国革命的全力支持,着力表现血浓于水的军民深情。全剧以细腻的笔墨,塑造了
陈树湘这样一位具有诗人气质、有勇有谋、不同于以往的创新艺术形象,同时生动刻划了程翠林、苏达清、赖老石头父子、木子李、林氏三兄弟、李满玉夫妻、猎人等一大批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的英雄人物群像。(
中国新闻网 评)
大众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