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久彬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久彬,1955年3月5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男,汉族,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授、博导,任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常务委员等。
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省劳动模范,主持过多项国防重点项目。
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物经历
1955年3月5日,谭久彬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
1982年—199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助教、讲师。
1984年—1987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1991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5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与测控技术系实验室主任、副教授。
1995年—199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与测控技术系系主任、教授。
1995年,被评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学科带头人。
1996年,在洛桑联邦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教授。
1997年—2002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系主任、教授。
199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国家教育部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
200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2014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1994.09~现 在:全国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4.09~现 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
2000.12~2009.12: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2003.06~现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2003.08~现 在: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ICMI)常务委员
2008.05~现 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
2018.08~现 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一直从事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超精密测量与仪器工程研究,提出多模复合运动基准方法、多轴运动基准误差分离方法和主动负刚度隔微振方法等。突破超精密运动基准等系列核心技术,研制成功4种国家级计量标准装置和21种大型超精密测量仪器与超大型超精密测试装备,形成系统的超精密测量体系,精度水平处于国际前列。解决了我国战略武器装备、航空发动机、高性能卫星相机等36个重大型号高端装备研制生产中的超精密测量难题,推动了该类装备性能的提升。建成国内第一个超精密仪器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学术论著
发表SCI、EI检索论文310余篇,出版专著3部。
科研奖励
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9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2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5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专用项目)
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根据2024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谭久彬培养了博士61名,硕士72名。
教育成果奖励
2006年,谭久彬指导的博士生赵维谦的毕业论文《超精密非连续圆柱轮廓测量关键技术》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5年,谭久彬指导的博士生朱凡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第十七届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获得荣誉
1、1995年被评为部级(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学科带头人。
2、1996年被评为部级(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3、1997年被评为部级(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工艺先进工作者。
4、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1999年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6、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7、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
8、2007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9、2007年获黑龙江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0、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11、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科技人物。
12、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3、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4、2020年10月荣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方向
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
超精密光机电一体化装备技术
超精密激光测量与探测技术
超精密宏/微跨尺度加工/测量一体化装备技术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双层微金属圆环阵列的光学透明体电磁屏蔽方法与理论(在研)
2.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课题:超精密形状测量仪(在研)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超精密XXX样机研发(在研)
4.黑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超精密激光干涉仪研制(在研)
5.横向课题:高精度大型一/二/三轴测试转台(在研)
6.横向课题:大型/超大型高性能气浮隔/减振平台研发(在研)
7.部委课题:超精密三维激光共焦显微镜研制(在研)
8.大深径比微孔测量机的研制
发明专利
1.MICRO-CAVITY MEASURING EQUIPMENT METHOD BASED ON DOUBLE OPTICAL FIBER COUPLING,PCT申请,欧洲局收录,英国申请,美国申请,德国申请,日本申请
2.超精密回转基准空间误差自分离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3.单转位圆度误差分离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4.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专利第一发明人)
5.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专利(第一发明人)
6.分立式人字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柱轴承,专利(第一发明人)
7.混合式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柱轴承,专利(第一发明人)
8.激光透、反组合监测补偿式圆柱度仪直线运动基准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9.一种可分离圆柱度仪基准误差的圆柱度测量方法及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10.基于磁-磁变换的纳米精度大输出力微驱动装置与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1.基于双光纤耦合的微小内腔体尺寸测量装置与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2.双光纤耦合接触式微测量力瞄准传感器,专利(第一发明人)
13.基于动态差动补偿方法的二维光电自准直装置和测量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4.基于光程倍增补偿方法的二维光电自准直装置和测量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5.漂移量靶标反馈控制的长距离二维光电自准直装置和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6.漂移量靶标反馈的长距离二维偏振光电自准直装置和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7.超精密回转轴与激光直写机直写光轴空间对准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18.双位相复合超分辨光瞳滤波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19.三维超分辨共焦阵列扫描显微探测方法及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20.球对称梯度折射率微珠阵列反射器,专利(第一发明人)
21.麦克斯韦微半球阵列反射器,专利(第一发明人)
22.开度无级调节的非接触式气体换向阀,专利(第一发明人)
23.带有电磁阻尼器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专利(第一发明人)
24.带有万向集团均载机构的调整垫铁,专利(第一发明人)
25.多频同步调制激光测距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26.减小外差干涉非线性误差一次谐波分量的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27.具有圆环金属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光学窗,专利(第一发明人)
28.基于微光学阵列多点曝光的极坐标直接写入方法及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29.基于谐波共振方法的并行激光直接写入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30.基于热电制冷器的双纵模激光器稳频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31.带有磁悬浮单元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专利(第一发明人)
32.带有气体润滑单元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专利(第一发明人)
33.折/衍混合长焦深成像透镜的消色差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34.复色超分辨差动共焦测量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35.一种单(双)翼式气/液两相复合回转基准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一发明人)
36.一种双偏置参数圆轮廓测量模型与偏置误差分离方法,专利(第一发明人)
37.一种具有双层圆环金属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光学窗,专利(第一发明人)
38.一种具有双层方格金属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光学窗,专利(第一发明人)
39.具有高空间分辨力的差动共焦扫描检测方法,专利(第二发明人)
40.具有高空间分辨力的整形环形光束式差动共焦传感器,专利(第二发明人)
41.整形环形光三差动共焦显微镜,专利(第二发明人)
42.三差动共焦显微三维超分辨成像方法,专利(第二发明人)
43.三差动共焦显微成像方法与装置,专利(第二发明人)
44.光束漂移量快速反馈控制式高精度激光准直方法及装置,专利(第二发明人)
45.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单刻线触发解析对准方法,专利(第二发明人)
发表论文
1. Tao Liu,Jiubin Tan,and Jian Liu. Spoke wheel filtering strategy for on-axis flattop shaping. Optics Express, 2010. 18(3): 2822-2835 (EI检索;SCI检索IDS 号: 559AD, 2008年IF: 3.880)
2. Wang Lei,Tan Jiubin,Zhang Shan. A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based on use of permanent magn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 46(9-12): 893-897(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552XI, 2008年IF: 0.743 )
3. Lin Jie,Tan Jiubin, Liu Jian, Liu Shutia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two dimensional micro-axicon by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Optics Express. 2009, 17(3): 1466-1471(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408JX, 2008年IF: 3.880)
4. Jian Liu,Jiubin Tan,Chenguang Zhao, Zhenggui Ge, Daqing Zhang. Phase-shift resolving confocal microscopy with high axial resolution, wide range and reflectance disturbance resistibility. Optics Express. 2009. 17(18): 16281-16290(EI检索; SCI IDS: 494AO, 2008年IF: 3.880)
5. Liu Jian,Tan Jiubin,Hu bin, Wang Yuhang. Improved differential confocal microscopy with ultra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flectance disturbance resistibility. Applied Optics. 2009. 48(32):6195-6201(EI; SCI检索IDS号: 517WM, 2008年IF: 1.763)
6.Tan Jiubin, Jin Zhanlei. Depth of focus estimation based on exposure dose distribution. Optics Communication. 2008, 281(8): 2233-2237(EI检索; SCI检索 IDS号: 282KH, 2008年IF: 1.552)
7.Tan Jiubin, Shan Mingguang, Zhao Chenguang, Liu Jia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diffractive microlens arrays with continuous 浮雕 for parallel laser direct writing. Applied Optics. 2008, 47(10): 1430-1433(EI检索; SCI检索 IDS号: 293OU, 2008年IF: 1.763)
8.Tan Jiubin, Liu Yan, Wang Lei, Yang Wenguo. Identification of modal parameters of a system with high damping and closely spaced modes by combin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with pattern search.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8, 22(5): 1055-1060(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297BO, 2008年IF: 1.984)
9. Liu Jian,Tan Jiubin, Zhao Chenguang. Convex objective 函数-based 设计 method developed for minimizing side lobe. Applied Optics. 2008, 47(22): 4061-4067(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347CT, 2008年IF: 1.763)
10. Liu Jian,Tan Jiubin, Wang Yanchao. Synthetic complex superresolving pupil filter based on double-beam phase modulation. Applied Optics. 2008, 47(21): 3803-3807(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337EW, 2008年IF: 1.763)
11.Tan Jiubin, Liu Yongmeng. Optimization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ndow mesh through full-wave analysis of periodic mesh. Optics Communication. 2008, 281(19): 4835-4839(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351PW, 2008年IF: 1.552)
12. Lu Zhengang,Tan Jiubin. Analysis of transmi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ransparency double-layer metallic meshes with submillimeter period using an analytical model. Applied Optics. 2008, 47(29): 5519-5526(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368AN, 2008年IF: 1.763)
13.Tan Jiubin, Shan Mingguang, Liu Jian, Zhang Hui, Zhao Chenguang. Model analysis of effect of diffraction focus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ns arrays on parallel laser direct writing quality.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7, 277(2): 237-240(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243IX, 2007年IF: 1.314)
14.Tan Jiubin, Ao Lei, Cui Jiwen, Kang Wenjing.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dge location accuracy of charge-coupled-device laser autocollimators using orthogonal Fourier-Mellin moments.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 46(5): 1-12(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186XW, 2007年IF: 0.757)
15.Tan Jiubin, Lu Zhengang. Contiguous metallic rings: an inductive mesh with high transmissivity, strong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stray light. Optics Express. 2007, 15(3): 790-796(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142WS, 2007年IF: 3.709)
16.Tan Jiubin, Lu Zhengang, Liu Jian, Jin Peng, Wang Yanchao. Analysis of Fraunhofer diff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tilted metallic mesh for its effect on optical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8(6): 1703-1709(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169JU, 2007年IF: 1.297)
17. Liu Siyuan,Tan Jiubin, Hou Binke. Multicycle synchronous digital phase measurement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phase-shift laser range finding.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8(6): 1756-1762(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169JU, 2007年IF: 1.297)
18. Shan Mingguang,Tan Jiubin. Modeling focus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w F-numb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with continuous 浮雕 fabricated by laser direct writing. Optics Express. 2007, 15(25): 17032-17037(EI检索; SCI检索IDS号: 240YT, 2007年IF: 3.709)
19. Liu Yongmeng,Tan Jiubin,Liu Jian. Use of a genetic algorithm with a penalty strategy to optimize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ndow mesh. Journal of Optics A-Pure and Applied Optics. 2009. 11(4): 045403.1-5 (EI; SCI检索IDS号: 414UI, 2007年IF: 1.732)
20. Cui Jiwen,Tan Jiubin,Shi Qian.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icro-cavity based on super-resolution resto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2007, 139-142(EI检索; ISTP检索: BGT94)
21. Wang Weibo,Tan Jiubin,Zhu Liming, Ge Zhenggui. Alignment Error Model of Subaperture Stitching Interferometry for Aspheric Surface Based on Wavefront Aberrations. Proc. of SPIE. 2009. 7283 728302012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5(EI)
22.Tan Jiubin,Ao Lei, Cui Jiwen, Kang Wenjing, Liu Dandan. Subpixel edge loca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fourier-mellin moments.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8, 26(4): 563-569(EI)
23. 崔继文,谭久彬,刘洋. 基于双光纤耦合的微深孔测量方法.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 38(1):106-109(EI)
24. Jingzhi Huang,Jiubin Tan.Effect of probe offset on ultra-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circular profil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China, 2008. Proceedings of SPIE, 2008, 7133: 71330G1~71330G6 (EI收录号)
25. 黄景志,谭久彬,谷伟. 光学圆柱几何形状的精确测量和误差消除. 光电子·激光. 2009, 20(9): 1174~1180 (EI收录号)
26. 王雷,谭久彬,黄景志. 基于圆度评定方法的气浮轴系回转误差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 38(3): 441~444 ( EI收录号)
27. Lang Zhiguo,Tan Jiubin.Improvement of calculation efficiency for locating diffraction spot of phase plate with correlation function fitting extreme method.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9. 17(10):2392-2400(EI)
28. 胡鹏程,谭久彬,王琪, 李婧, 张培. 基于非对称热结构的激光热稳频系统.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 38(2):261-266(EI)
29. 崔继文,谭久彬. 基于变窗口浮动阈值的调制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 计量学报. 2008, 29(10): 88-92(EI)
30. 胡鹏程,谭久彬, 杨宏兴, 闫磊. 一种基于控制点偏移修正的纵向塞曼稳频方法与系统. 光电子·激光. 2008, 19(1): 46-49(EI检索)
人物评价
谭久彬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刻苦攻关,他在超精密仪器工程与超精密加工、测量一体化装备技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的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谭久彬院士不仅在专业领域拥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资料
谭久彬.中国工程院.2020-10-2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学术论著
科研奖励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教育成果奖励
获得荣誉
研究方向
承担项目
发明专利
发表论文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