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德国著名哲学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希望”为本体的哲学思想家。布洛赫的作品着重于人类历史的乐观目的论,他的哲学思想受到了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卡尔·马克思以及启示和宗教思想家如托马斯·门采尔、巴拉塞尔、雅各布·伯姆等的影响。布洛赫与乔治·卢卡奇、
贝尔托·布莱希特、库尔特·维尔、
瓦尔特·本雅明和泰奥多·阿多诺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作品在1968年的学生抗议运动和解放
神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个人经历
1905年入
慕尼黑大学读心理学。1907年在
符兹堡攻读哲学、物理学、音乐。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学就教于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席美尔。在那里结识了
卢卡奇、韦伯等人,并加入
和平主义社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避居
瑞士,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的腐朽性有所认识,开始同情无产阶级革命。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他流亡国外,1938年侨居美国,从事哲学写作,批判
法西斯主义,进一步靠近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寄希望于“东方之光”。1949年回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聘为
莱比锡市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等职。1952年发表了《主体——客体》一书,为黑格尔哲学辩护,直接同当时官方哲学观点发生冲突。1956年苏共20大后,因公开批评
社会主义制度,指责马克思主义为"狭隘"的
客观主义、“
教条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说明社会发展等,受到官方批判。1961年访问
德国时,留居不归,在图宾根大学任教,更猛烈地抨击“
斯大林主义”,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他在辗转流徙的一生中写了大量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有《本时代的遗产》《主体——客体》《希望的原理》《图宾根哲学导论》等。
少年时代
1885年,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生于德国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城(Ludwigshafen)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父为
巴伐利亚州铁路局的职员。路德维希港城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空气污浊,充斥着大量的无产阶级,在这里,布洛赫看到了
资本主义最丑恶的一面。隔河相望的
曼海姆(Mannheim),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这里的古建筑群、剧院、音乐厅和图书馆象
磁石一样吸引着他,在城堡图书馆,布洛赫发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宝藏。一桥之隔,有天壤之别,不幸生长在桥这一端的布洛赫,并没有受狭隘环境的局限,缺乏文化气氛的路德维希港城,反而使他对精神世界格外向往和偏爱,他和小伙伴们一道,用儿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赋予路德维希港城以神秘的、精神性的外貌。从小,内心世界异常丰富的布洛赫就爱幻想,对于神秘的未来和广阔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冒险家般的激情,这些富于青春气息的激情与梦幻为他一生的哲学思辨定下了基调。
青年时代
1905年(20岁),布洛赫进入
慕尼黑大学,师从移情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李普斯。通过李普斯,布洛赫接触到新浪漫主义的
现象学和建立在自我省察基础上的心理学,还与现象学大师
胡塞尔(Husserl)和舍勒(Scheler)有过联系。1907年,布洛赫去乌兹堡大学(Würzburg)学习哲学、物理学和音乐,在那里,他跟着当时在实验心理学和认识论领域最有权威的学者屈尔佩(Oswald Külpe)干了六个学期,深受其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在乌兹堡,经一个拥护犹太复国的朋友介绍,布洛赫对
卡巴拉(Cabbala)和犹太神秘主义产生了兴趣,后来他指出,神秘主义中包含着浓厚的乌托邦精神。
战争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洛赫因为身体不合格免于服役,他对
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和
德国人狂热的民族情绪十分反感,遂于1917年离开德国,到瑞士参加反德活动。在
瑞士,他与小他七岁的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年)相遇,两位
华盛顿奇才队惺惺相惜;那时,布洛赫已是一位沉浸于
卡尔·马克思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者。在瑞士,布洛赫还遇到了宗教无政府主义者雨果·波(Huge Ball),波的著作提到
托马斯·闵采尔、
威廉·魏特林等人,后来布洛赫不仅专门写过闵采尔,还用革命和乌托邦的视角来重新阐释宗教与神秘主义。在这段“狂飙”时期,布洛赫身边尽是一些充满
末世论情怀的画家、诗人和边缘知识分子,他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并以
表现主义风格写了一本书:《乌托邦精神》(Geist der Utopie)。这本书写于
瑞士,1918年发表于
慕尼黑,布洛赫将它题献给他深爱的妻子艾莎。这一散文风格的书混合了弥赛亚主义、
社会主义和改造过的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主义,是布洛赫前期的代表作。
晚年时代
1961年柏林墙开始修建时,布洛赫正巧在西德访问,此时他对东方社会主义的希望彻底破灭,向西德政府请求政治避难。他接受了图宾根大学的邀请,任客座教授,在那儿他依然热烈拥护社会主义,当然他拥护的是他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和其他的
德国教授不同,他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布洛赫以其资历、学识和良心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人们将他称为德国古典哲学在思辨(Speculative)方面的最后一个代表。莫尔特曼(Jürgen Moltmann)等德国
神学到他的希望哲学中寻找理论资源,这使他名扬国际;他对
基督教的独到看法,促进了基督教和
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甚至影响到
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运动。60年代,他积极支持学生运动,认为西方反
资本主义的力量来自中产阶级子弟,在这一点上他和
赫伯特·马尔库塞有相似之处。在美国,他和马尔库塞成了革命学生的精神领袖。一方面,他反对美帝国主义,抨击
越南战争,呼唤重振列宁的富于创造性的
社会主义和
十月革命,另一方面,他猛烈抨击
苏联,拥护
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支持
布拉格之春,支持
以色列建国。他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主张吸引了
捷克的哲学家和1968年,他与马尔库塞一起参加了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科尔丘拉(Korcula)暑期学校”,1969年接受
萨格勒布(Zagreb)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布洛赫赢得了姗姗来迟的丰收与回报,他的著作被译为包括波斯文、
阿拉伯语和
日语在内的多国文字,1975年著名的索尔本(Sorbonne)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晚年双目失明的布洛赫仍坚持工作,直到1977年夏天然长逝。在长达的92年的风云变幻中,布洛赫充满激情地生活、斗争、思考和写作,面对这个既丑恶、野蛮又充满神秘和希望的世界,满怀好奇心的他,象个孩子那样兴奋地拾拣古往今来的人类生活中涌现的断片,仿佛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写不完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象他这样博学多才、有宏大而连贯的思想体系的哲学家,恐怕是再也难以发现的了。
哲学思想
布洛赫的哲学以“希望”为本体,用“尚未”范畴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提倡乌托邦精神,充分发挥想象的创造力去构思未来。在他看来,事物之所以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过程,是因为事物内部具有一种不断向前的“潜在——倾向性”。这种倾向也就是目的、需要、期待,也就是他所概括的“希望”。“希望”不仅是人的主观需求,也是“客观实在整体内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类历史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在历史过程中,主客体统一的基础既不是精神,也不是僵死的物质,而是实践活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乌托邦精神,也即在对前面新奇的东西追求、期待、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因而人对历史的直接介入对历史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工人阶级在劳动中发现客观世界不完善,在需要和希望的推动下,通过劳动不断解决主客体矛盾,使历史逐步进入更高的境界。人类文明史是由无数乌托邦构成的。马克思的思想是面向未来的哲学,也是一种乌托邦,不过它不是抽象的乌托邦,是和历史辩证法相联系的“具体乌托邦”。马克思的后继者失去了乌托邦精神,忽视主体性,所主张的
唯物主义不过是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他宣称自己的哲学就是为了重新唤起人们的乌托邦精神,力图使
马克思主义充满想象力和生命力。50年代中期,在布洛赫这种哲学影响下,他的一些学生曾付诸行动,试图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改造。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制止,并把他的哲学看作有害的非理性主义和
泛神论予以批判。
主要作品
在
图宾根,布洛赫曾辛勤地整理自己汗牛充栋的著作与手稿。经修订后再版的书有:《革命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1962),《主体-客体》(1962),《这个时代的遗产》(1962),《阿维森那与左翼亚里士多德主义者》(1963),《穿越荒漠》(1964),《乌托邦精神》(1923年版,1964年再版)。新版的书有:《自然权利和人类的尊严》(Naturrecht und menschliche Würde)(1961),《哲学基本问题》(Philosophisch Grundfragen)(1961),《图宾根哲学导论》(Tü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哲学)(1963,1964),《文论》(Literarische Aufs?tze)(1965),《基督教中的无神论》(Atheismus im Christentum)(1968),《关于客观想象的哲学论文集》(Philosophische Aufs?tze zur objektiven Phantasie)(1969),《革命前,布拉格时期,政治评论》(Politische Messungen,Pestzeit,Vorm?rz)(1970),《唯物主义问题》 (Das Materialismusproblem)(1972),《经验世界》(Experimentum Mundi)(1975),从长达3000页的《莱比希哲学史讲义》(Leipziger Vorles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哲学)(未发表)中摘选出来的《哲学史中的诸世界之间》(Zwischenwelten in der Philosophiegeschichte)(197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