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滨江公园
安徽芜湖市的景点
芜湖滨江公园,是芜湖市著名的公园之一,位于芜湖市西部的长江沿岸,北起芜湖造船厂,南至鲁港大桥,全长9.5公里,宽度100—800米不等。
芜湖滨江公园所属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形成了适宜江滩生物栖居的生态滩涂,拥有水杉墨西哥落羽杉乔木。主要景观有“观澜亭”“接官亭”“中江塔”“海关大楼”等,并且景观建设集防洪、文化、景观、交通、商贸、休闲、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
芜湖滨江公园一期工程于2008年建成并向社会开放。2011年敦化新闻网发文称滨江公园二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芜湖滨江公园进行三期建设规划。芜湖滨江公园二期项目于2019年4月底全面完工开放。一期、二期主要定位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功能,三期主要定位为自然生态功能。2023年,芜湖滨江公园细节改造完善。
芜湖滨江公园于2008年11月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获安徽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评为安徽省人居范例奖;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历史沿革
2007年因芜湖滨江公园建设的需要,在中江塔北侧附近新建一条隧道,隧道基坑距塔最近约5米,深度约3米,为了对开挖的基坑进行加固,中铁芜湖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
芜湖滨江公园一期工程于2008年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长2.35公里,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建设约20万平方米,社会建设约20万平方米,共计投资34亿元(政府投资14亿、社会投资20亿)。
2011年敦化新闻网发文称滨江公园二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芜湖滨江公园进行三期建设规划。2019年3月,芜湖滨江公园二期项目率先开放公园江堤景观带的樱花大道和紫荆大道,并于4月底全面完工开放。芜湖滨江公园二期项目北起青弋江入江口,南至澛港大桥、漳河,西至长江边,东到长江南路,总面积252万平方米,全长约7.2公里。在建设中,江堤景观活动区对利民路以北的防洪墙进行了改造,防洪墙结构及形式采用最新防浪墙的做法,栈道宽度由2米改为5米。夜景方面,以休闲广场为中心重点,堤顶路及防洪墙栈道的滨河景观带为主体。此外,芜湖滨江公园二期项目分三大景观带,分别为江堤景观风貌区、生态湿地风貌区和滨江滩涂风貌区。其中江堤景观风貌区设计结合防螺平台、防洪大堤及堤外绿带,打造为带状的市民休闲活动公园,东侧完全开放式,西侧设置多条栈道跨过防螺沟进入生态江滩体验区。设置堤顶及堤下双层活动平台,共同构成江堤休闲游线路。根据场地特色不同,打造净化湿地、杉林水塘、疏林草滩三个不同特色风貌。
2023年,芜湖滨江公园改造完善。例如:北起港旅客运码头,南至中江塔段的滨江沿线景观更新,主要在人流量大、靠近主要出入口的重要景观节点,因地制宜地设计了相关设施和元素。中江塔北侧的防洪墙变成彩色背景墙。吉和广场北边的防洪墙绘画了各种白鱀豚长江鲟、中华鲟江豚等长江水生物种。沿途的滨江步道改造,选取较为平整的路段,设计为彩色透水沥青,形成步道视觉引导及完善的健身步道系统。步道全线长约2.2公里,设计分为5段,每550米为一段,一段一种颜色,分别为网红粉、活力橙、自然绿、江水蓝、浪漫紫五种色彩。步道上还融入了芜湖市铁画、芜湖方言、港口涂鸦、历史文化等本地元素。除了墙体、地面的变化外,芜湖滨江公园改造还融入多种互动休闲设施、健身器材、智能校园锻炼器械等。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芜湖滨江公园位于位于城市中心城区西部长江沿岸。
气候
芜湖滨江公园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生物多样性
芜湖滨江公园二期项目在滨江滩涂风貌区,恢复了自然滩涂景观格局,形成了适宜江滩生物栖居的生态滩涂。此外,还增加了水杉墨西哥落羽杉乔木
建造特色
芜湖滨江公园景观建设集防洪、文化、景观、交通、商贸、休闲、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对部分防洪墙移位、改线。防洪墙也不是单纯的“墙”,而是以柱、闸门、阶梯状等多种形式替代,并隐藏在亲水工程、景观步行带中。芜湖滨江公园的亲水平台高低错落,不同高度的平台之间设置了防洪闸门。这些闸门日常处于开放状态,便于游客亲近长江。当长江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时,根据水位状况关闭不同位置的闸门,守护城市安全。这此设计既提高了芜湖市的防洪能力,也体现了“引江入城、推城入江、再铸江魂”的建设理念。
主要景点
观澜亭
观澜亭,是芜湖古八景之一,坐落在鹤儿山麓,距中江塔不远的长江之滨。南宋初年建有雄观亭,也称观浪亭,“雄观江声”因以得名。宋绍兴二十九年罢官回芜湖的南宋第一状元张孝祥为此亭题写了“观澜”匾额,故又称“观澜亭”。
接官亭
接官亭,在中江塔旁边 。此亭古时作为接待客商官员的地方,宋时始建,明万历年间再建,滨江公园建设时重修,现已成为书苑,属于芜湖书房·滨江书苑上部分,面积约50平方米,可实现24小时自助借阅。亭内收录了芜湖市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城市面貌、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的图像照片,成为反映芜湖“长江文化”历史的“实体教科书”。
中江塔
古时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区镇江市)一段称为中江县,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
中江塔,坐落于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口,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中江塔历时60年建成,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它的一、二层建设于明代,三、四、五层建设于清代。其中,中江塔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落成,但因地基达不到七层塔的要求,最后“折损二层”,成为五层的中江塔。2007年,因芜湖滨江公园建设的需要,在中江塔北侧附近新建一条隧道,隧道基坑距塔最近约5米,深度约3米。
临江塔
临江塔,是芜湖市临江桥的一个观光景点,位于青弋江长江交汇处。作为芜湖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象征芜湖“鱼米之乡”。桥塔的设计者是来自同济大学的吴冲教授,钢梁是鱼的脊梁,铝合金面板和玻璃幕墙就是鱼鳞。临江塔是现代芜湖、年轻芜湖的象征,桥塔线条流畅圆润,灵感来源于鱼、米造型,呈现“鱼”形身姿,与中江塔相望。2023年11月15日,整治提升工程现场,工作人员使用吊机进行空中作业,给主塔玻璃幕墙进行整体外立面清洗。
海关大楼
海关大楼,又称“海关关廨大楼”,芜湖市人称为“老芜湖海关”,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坐东朝西,面向长江,由两层主楼与五层塔楼组合而成,整体为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红砖净缝砌筑,占地面积约497平方米,面阔约21.94米,进深约18.86米。主楼东、西、南三面设置外廊,以砖砌廊柱承重。此外,其建筑风格是源于欧洲古典建筑的近代新古典式,整幢建筑呈正方形,屋顶采用四坡顶形式,呈“口”字形。其中,西立面是大楼的主要立面,也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立面。海关大楼是民国时期的红砖建筑,作为旧中国40余座海关之一,于1876年开始建立,1877年正式开关,专门征收轮船装运的进出口货物的税款,有英领事署总税务司管理关务,兼管港口、航政,代办邮政、气象等业务,还负责稽查罂粟走私。
吉和广场
吉和广场,设置喷泉,拥有大型水景,主题金鸡湖喷泉高达80多米,喷泉中具有模拟火光。
相关活动
2021年12月10日上午,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21年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活动在芜湖滨江公园举行。在放流的10万余尾鱼群中包括200余尾中华鲟。此外,还包括5万余尾胭脂鱼、2万余尾长吻鮠(wéi)、3万余尾青鱼。鱼种均来源于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种质资源优良,这些鱼苗的放生将极大改善长江流域水生物结构和多样性。
开发与保护
芜湖滨江公园二期的建设,在生态修复的大前提下突出游憩效应。例如:在生态湿地风貌区,取消了原先设计的栈桥,只做了简单的园路,减少游客活动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市民休闲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堤景观风貌区。同时,利用现有地形高差关系梳理现状植物,在本区域设计水处理净化湿地,将桂花桥泵站直排长江的雨水引入规划湿地,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规划水系生态系统,达到提高水质的目标。并整理现状水塘,梳理现状乔木,增加水杉墨西哥落羽杉等乔木。
在滨江滩涂风貌区,重点恢复自然滩涂景观格局,形成适宜江滩生物栖居的生态滩涂。此外,由于芜湖滨江公园二期涉及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在1.1公里的一级保护区内的江堤上特别加装了玻璃幕墙隔断。
配套设施
在基础设施方面,芜湖滨江公园二期设公园出入口13个,停车场6个,可容纳560个停车位,公厕6个,休闲广场共2.3万平方米。
获得荣誉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7月1日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29日上午,芜湖滨江公园长江芜湖段水位快速上涨为10.9m,同比昨日水位上涨0.88m,“一家三口”水没膝盖。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
生物多样性
建造特色
主要景点
观澜亭
接官亭
中江塔
临江塔
海关大楼
吉和广场
相关活动
开发与保护
配套设施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