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白俄罗斯女作家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1948年5月31日出生),是一名白俄罗斯调查记者、散文家和口述历史学家,以俄语写作。她因其“多声部的著作,是对我们这个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白俄罗斯作家。她的作品通过精心构建的采访拼贴,追溯了苏联和后苏联个人的情感历史,展现了战争、灾难以及社会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人物经历
1948年5月31日,生于前苏联乌克兰的斯坦尼斯拉夫(自1962年属弗兰科夫, 现为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
1972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系(现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 曾担任德语、历史学科的中学教师,并在《普里皮亚季真理报》做过记者,专事记者行业后,供职于白俄罗斯《共产主义灯塔》《农村报》《涅曼》等报刊。
1975年,创作《我离开了农村》但没有公开发表,作品记录了一些离开乡土者的独白,其纪实风格已见端倪。
1976年,成为明斯克一家文学杂志 Neman的记者。
1984年,在苏联文学期刊《十月》上,发表了以女性的视角审视苏德战争的非虚构文学《战争中没有女人》(后更名为《我是女兵,我是女人》),该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同年,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她颁发了荣誉勋章。
1985年,出版纪实文学《我还是想你,妈妈》(又译作《最后的见证者》《最后一个证人》),记述了二战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幸存者们的回忆。
1989年,随前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
1989年,在《民族友谊》杂志上又发表纪实文学《锌皮娃娃兵》这部作品目的不仅在揭露阿富汗战争苏联部队犯下的罪行,还从女性的角度挖掘其心理活动,揭示出其中的道德原因《锌皮娃娃兵》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既有赞誉又有诋毁。
1992年,被阿富汗战争的参战人员及死去娃娃兵的母亲联名告上法庭,接受政治法庭的审判;同年,因《锌皮娃娃兵》被前苏联列为禁书,并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此后电话遭窃听,不能公开露面。
1993年,白俄罗斯明斯克特森特拉尼区法院判决阿列克谢耶维奇因没有如实引用阿富汗参战人员的姓名,有部分侵犯阿富汗参战人员的荣誉,需登报道歉并予以经济补偿。
1997年,创作纪实文学《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又译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悼念切尔诺贝利灾难殉难者。
1998年,获德国莱比锡图书奖
1999年,获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
2000年,因《锌皮娃娃兵》得罪白俄罗斯当局,受亚历山大·卢卡申科政权迫害,离开白俄罗斯,在国际避难城市联盟协助下暂居巴黎,后迁居哥德堡市柏林
2013年,出版《二手时间》,讲述苏联解体影响下普通人的生活。
2014年,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2015年10月8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特点
个体创伤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与个体联系紧密,为“小人物”发声。她关注受创个体的心灵及生命体验,同时探究如儿童、女兵、娃娃兵等“小人物”的个体创伤,完成对个体创伤记忆的书写。她关注创伤事件对个体生命的沉重打击,以及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对于不同个体而言,创伤往往是对心理的一次打击,打击常常突然,并伴随着野蛮的力量,它撕裂了一个人的抵御机制,以至于个人不可能有效地回应。创伤首先是关乎个体的,个体也会因创伤事件遭遇到无法言说的创伤体验。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作品中关注不同个体在遭遇创伤事件时的情感体验,记录下他们的创伤记忆,同时对个体的悲剧性命运进行探究。
集体创伤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在关注个体的心灵创伤的同时,也将目光上升到集体,记录下边缘群体以及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从个体到集体,从微观到宏观,把握历史,记录苦难与反思。集体创伤属于社会层面,旨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对于集体内在精神与联系的破坏。同个人感知不同,集体创伤往往通过对灾难性事件的描述,使特定群体展开沟通,使集体的创伤记忆得以呈现。集体创伤是指对社会生活的基础肌理的一次打击。
它损坏了联系人的纽带,损伤了之前人们的集体感。集体创伤缓慢的作用,甚至是不知不觉地嵌入那些遭受它的人们的意识中。所以它通常没有个体创伤感受的那种突然性,但仍然属于震惊的一种形式。集体创伤承载着特定群体的创伤记忆,是对重大灾难性事件的见证。
创伤叙事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作者力图打破历史的宏大叙事方式,将着眼点放在小人物的心灵乃至情感流动的“小历史”上。她关注边缘群体,探究被遮蔽的历史,而这也正顺应了后现代历史主义的趋势。她是在写一部感情史和心灵故事而不是战争或国家的历史,也不是英雄人物的生平传记,而是小人物的故事,那些从平凡生活中被抛入史诗般深刻的宏大事件中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被抛入了大历史。
创伤叙事是对创伤体验的见证,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创伤事件的回溯。在创作每一部作品中,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通过采访与倾听见证创伤,并通过非虚构的口述实录的纪实方式完成对创伤的苦难见证。在创伤叙事中,创伤事件的亲历者的言说至关重要,在回忆与复现的时空呈现中,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多声部的复调手法,完成创伤亲历者对创伤记忆的多维度叙事,力图达到创伤叙事的真实性。
口述实录
由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为口述体实录,用对话、访谈式的结构呈现文本,作品语言呈现出明显的口语化特征。采访者涉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的社会阶层,作者保留了讲述者不同的语言风格,叙事的语言也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并以录音机做记录,围绕自己的思想主线,以口述实录的方式书写苏联与后苏联时代人们经历的苦难,具有创伤的见证意义。在口述实录的叙事作品中,讲述者是作者的采访对象,此时,作者处于倾听与受话者的地位,讲述者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个体对应关系。而在口述实录文体的叙事的过程中,有作者与受访者的话语全部都出现的,但大多数口述实录体的作者一般会有意删除自己的声音。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作者话语与受访者话语均有出现,作者由前期的重视作者话语到后期隐藏作者话语,体现出阿列克谢耶维奇为受访者发声的创作倾向。作者有意识地隐藏自我的话语,仅在前言和后记中,作者才发表叙述。将叙事的话语权转移到受访者身上,不显示出自己强烈的思想性和倾向性。作者的缺席,造就了受访者的话语权利,但作者的隐退也仅是表面的。在创作的过程中,阿列克谢耶维奇使用了近百盒磁带,保存着近千页手稿,她作为作者控制着每部著作的构思。话题的确立、谈话的发动、话语的走向,乃至行文中每个章节的题目、素材的使用都由作者确定。
作为受访者的人物话语而言,作者的行文构思和筛选无疑属于更高的层次。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主旨通过筛选和剪辑出的受访者话语表现出来。因此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口述实录作品作者的作者话语虽在一定程度上缺席,但作者仍是始终在场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讲述者通地不断地回忆复现当时的灾难场景,还原历史的时空图景,并与处于现实的时空感受交错,完成对灾难性事件的创伤复原。同时,作者关注到讲述者的心理时间与意识空间状态,从而完成对创伤的整体时空呈现。
复调叙事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多声部的复调手法是其作品的特色之一。她的作品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受访者作为独立的个体,不论年龄、职业、阶级均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作者不去干预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可以自由而又平等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叙事主体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性的,正是由于受访者“多声部”的自由发声,才能使读者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复杂世界和历史的真实。在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主体部分中,其文字几乎是口语化的语言,并包含大量的碎片化叙事,作品语言呈现出口语化与破碎化的特征。在语言形式上,作者有时运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有时运用讲述者的大段独白来增强其复调作品的表现力,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复调艺术表现魔力。在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作品的构思中,她没有采用单一的讲述者对创伤事件进行还原,相反让众多讲述者同时发声,共同对创伤事件进行多声部的还原。
作品的叙事视角打破了独白型小说的单一叙事视角,将叙事视角转变为多元。这样,作者极大限度地保留了对灾难性事件的不同声音,打破了官方的统一叙事,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又极富生命力的历史。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没有主人公,作者记录众多个体的谈话,表现众多创伤亲历者的心声。她的作品是分文本用他人的语言创作而成。他者的多元化叙事成为其文本的重要特征。复调作品的叙事中,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即口述者叙述的事件及内容的真实性。由于讲述者受自身记忆变形以及情感因素的作用,其讲述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读者往往会怀疑讲述者叙述内容的真实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始终质疑讲述者叙事内容的可信性。由于复调手法由多声部发声,打破了独白文体讲述者全知全能的角色,其作品的讲述者往往处于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造成了口述者对于历史的还原往往是仅出于自己的视角。
人物评价
她复调式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筑起了一座丰碑。(诺贝尔奖评委会评)
她自己没经历过战争,通过采访真实还原战争中的小细节,写出了最真实的战争。(翻译家高莽评)
因涉及苏联上富有争议的主题,阿列克谢耶维奇常将自己置于险境,她挑战过往叙事,并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的影响。(《纽约客》评)
(阿列克谢耶维奇)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出版人周刊》评)
获得荣誉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创作特点
人物评价
获得荣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