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时间
S·A·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纪实文学
《二手时间》是一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著名女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纪实文学,首次出版于2016年。
通过该书,阿列克谢耶维奇试图再现苏联解体后转折时代普通人的历史,探究社会转型中普通人的生活。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
该书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在1991年到2012年,20多年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作品目录
参与者笔记
创作背景
作者创作《二手时间》历时20多年,从1991年至2012年,她游历了整个原苏联地区。她采访的人物上至苏联元帅,下至苏德战争中的老兵;有苏联时期地区党委书记,也有普通工人、农妇;有新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族人,俄罗斯莫斯科塔吉克族人,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俄罗斯族人等。她关注、了解并理解他们的心理、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前的写作不同,《二手时间》不再关注战争、灾难那样的宏大叙事,她深入到了个体的生活。其实,这种转变从她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难和阿富汗战争时已经开始了,幸存者的讲述构成了她作品的基调。但是在《二手时间》里,这种转变的凸显是有意的,苏联解体了,战争当然不复存在。但是从个体的讲述中,战争的阴影依然还在,那种恐惧氛围如影随形。那一代人从小被灌输的只有战争,没有生活。面对新的世界,人们需要思想,但是没有人学会思想,人们只记得恐惧。
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
艺术特色
在《二手时间》中,不同人称及其带来的多样视角交叉并存、互相叠加,既有采访和口述,也有作者点评,还有学术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摘录。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书中使用了复调式写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式写作,不仅仅是体裁的创新,更基于身为一名优秀记者和作家的专业和良心。她以复调的眼光看待事件和人物,对任何一个故事,都不会只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和表述。她不但写一个社会的两面和多面,也写一个人的两面和多面,而且让他们自己去讲述。阿列克谢耶维奇表明,她并不是要评价苏联思想和苏联历史,更不想评价任何人,而只是形而上地描述一种人类的生活悲剧。
作品影响
该书发表后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入围英国非虚构写作大奖(2016)、获得第二届书店文学奖年度书籍(2017)。
出版信息
中文译本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艺术特色
作品影响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