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泉,1965年11月出生于
河南省,
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中国共产党员,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教授。
1987年,刘清泉从
毕业,后到
工作。1995年至1996年,其曾在
进修现代急诊医学。2003年,在北京爆发
非典疫情期间,其作为呼吸科专家带领医护人员第一批进入疫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刘清泉临危受命,奔赴
武汉市开展新冠肺炎的中医救治,后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奔赴安徽、新疆、
天津市、
辽宁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等多地参与疫情救治工作。2023年7月6日,中国国家卫健委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刘清泉为中医专家组组长。
刘清泉曾先后获得“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清泉,1965年11月出生于
河南省。从小就和中医结下不解之缘,其坦言自己是喝汤药长大的。小时候体质弱,每次哮喘一发作,父母都会把他带到村医那里开上几服汤药,一些感冒发烧的小毛病,也是靠着喝汤药、扎针灸治好的。对于中药能治病,而且还能治哮喘这样的急症的想法在刘清泉的心里扎下了根。后刘清泉报考了
河南中医药大学,并考上该学院。刚满18岁,刘清泉就提交了
入党申请书,于1986年大四那年,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入党后不久,刘清泉前往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急诊科实习。
职业生涯
1987年,刘清泉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995年至1996年,其曾在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现代急诊医学。
2003年3月,一位老人被送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时任急诊科主任的刘清泉参与了抢救。抢救完毕后,无法稳定的病情和进展迅速的临床表现让刘清泉渐渐有了判断:他们遇到了一位重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参与抢救的几名医护人员接连出现了高热症状,刘清泉也未能幸免。后在北京爆发
非典疫情期间,其作为呼吸科专家带领医护人员第一批进入疫区,抢救患者,协同有关专家制定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案,为控制SARS疫情的蔓延做出贡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刘清泉临危受命,作为第一位奔赴抗“疫”一线的三甲中医医院院长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的中医救治,奋战在武汉一线81天。后担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支持治疗,参与修改多版诊疗方案。先后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奔赴安徽、新疆、
天津市、
辽宁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等多地参与疫情救治工作。2022年12月,刘清泉提出对付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可自备风热感冒药物对症治疗。刘清泉介绍,中医的毒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毒害,对人体损害很重;第二个是疫毒,指的是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
2023年7月6日,中国国家卫健委成立国家级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刘清泉为中医专家组组长。
个人生活
刘清泉生活上喜欢看革命电影和书籍,《
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等影片其多次欣赏,影片中的革命人物成为刘清泉心中真正的英雄。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中医、中西医理论研究
截至2023年,刘清泉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三十年,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MODS、心肺脑复苏等急危重症。近年来,其从中医的角度加深了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认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组织器官低灌注、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中医药治疗实践
刘清泉曾积极救治北京市第二例输入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参与制定“SARS”的中医药治疗预防方案,参加人感染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工作,主持制定
5·12汶川地震后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手册,受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奔赴疫区参与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工作,作为中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参与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其担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院长时,深入临床一线,在会诊百余名患者的基础上,参与制定新冠肺炎中医第一版诊治初步方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支持治疗,参与修改多版诊疗方案;作为
张伯礼院士团队主要成员,通过102例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积极推动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社会职务
社会活动
2020年6月19日,刘清泉参加北京市第126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加入北京重症救治专家组。
2022年2月4日,刘清泉参与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在
颐和园的传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其表示能够代表中医、代表中医界担任
火炬手,展现中医、展现医生的精神风貌,倍感荣幸。
2022年5月,刘清泉参加《两岸中医药名师对话》节目。通过视频互动,与京台中医药专家和文化学者以“中医药抗疫经验分享”和“中医药发展新趋势”为主题展开对话。
人物事迹
狭路相逢,再遇“老对手”
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暴发,刘清泉时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其身先士卒,救治病患,却感染
非典疫情。其自治自救,并协同专家制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方案,为打赢非典战役做出了贡献。2020年,刘清泉已不再是年轻的急诊科主任,但也有了30余年专注中医急危重症和呼吸疾病临床研究的经验。现今再遇冠状病毒这个“老对手”,刘清泉的初心不变: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遏制疫情,治愈患者。
率先抵鄂,一线奋战,初拟中医诊治方案
2020年1月21日,刘清泉受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紧急奔赴
武汉市,开展新冠肺炎的中医救治。作为第一位奔赴抗疫一线的三甲中医医院院长,其抵达武汉后没有丝毫停留,从金银潭医院到
武汉市第一医院,再到
武汉市中医医院等等。几日时间,刘清泉先后会诊了百余例患者,同时,又紧急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派的专家组到安徽省进行督察,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患者,进行中医指导。
二次赴鄂,献计献策,不断优化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1月27日,刘清泉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二次赴鄂,督查指导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应用情况。作为“国字号”专家组的中医药成员,就是要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在武汉期间,刘清泉协助
张伯礼院士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建言献策,一些建议当场被采纳,并迅速实施。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主持召开的疫情救治专家座谈会上,刘清泉首次提出对感染新冠病毒的
肺炎患者应按照病情轻重,分为社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并强调中医药要作为主力军早期全程介入。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当国家、国民处于危难之时,刘清泉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面对危险,面对生死,从容不迫,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医人的“大医精诚”精神。(
河南中医药大学 评)
出诊中的刘清泉永远保持满分的精力,满分的耐心,满分的专注。正是其这份用心,给每一位患者在痛苦的疾病中,在苦涩的汤药中都加了那么一点甜,一些美好和希望。(生命时报 评)
刘清泉是中国国内从事急诊临床一线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北京市医德楷模、中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其一直坚信好的沟通方式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如今,作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其肩负着传承中医文化的使命。(光明网 评)
参考资料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