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维尔切龙(属名:Tehuelchesaurus,发音:/teɪhwɛltʃeɪsɔːrəs/,意为“特维尔切的蜥蜴”)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
南美洲,相当于现今
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模式种T. benetezii是由托马斯·里奇(Thomas Rich)等人于1999年发现的。
已知的骨骼部分包括前腿和后腿部分肩骨和骨盆,英迪片段不同,一些背椎、
肋骨、尾皮肤和打印的进展。后者似乎是由六角形扁平片状,不相互重叠。特维尔切龙很像中国侏罗纪中期的峨嵋龙,但不同之处有
鸟喙骨的形状、较坚实的桡骨与尺骨、及盆骨及坐骨的形状。特维尔切龙所有的背部嵴骨都有pseudopleurocoels及后凹型嵴椎,这点不像巨脚龙及
巴塔哥尼亚龙。整条颈及尾巴的长度不明,但基于其他的身体比例来估计,它可能约有15米长。它的化石是50%完整的骨骼(完模标本编号MPEF-PV 1125),缺乏了头颅骨,但包括背部、骨盆及尾巴嵴骨、部份前肢及后肢、部份肩胛骨及盆骨、一些
肋骨碎片及皮肤轮廓。
特维尔切龙是种中等体型的
蜥脚下目。根据其他骨骼的比例(
肱骨1.14米;股骨1.53米;肩胛骨1.75米;坐骨1.01米;髂骨1.12米;耻骨94.3公分)来推算,葛瑞格利·保罗(2010)估计身长15米及体重9吨。脊椎前部有侧凹和高椎弓。里奇认为这种侧凹只在侏罗纪中期中国的基础真蜥脚类峨嵋龙身上发现,而假定两者有亲缘关系,并推测当时的
南美洲与东亚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近似物种交换。另一个相似特征是肱骨三角肌嵴发育良好。所有的背部脊椎都有气腔状侧凹(椎体的深凹),但缺乏内腔和腹腔,与巨脚龙、
巴塔哥尼亚龙不同。
由何塞·卡巴利多(José L. Carballido)、奥利佛·劳哈特(
oliver Rauhut)、迭哥·波(Diego Pol)、雷纳度·萨尔加多于2011年发表的一份较近期的研究,显示这些气腔状侧凹的确存在,且延伸到空心的内部;在第一荐椎之前都有侧凹;内部腔室由下层较大的气腔构成,位于椎弓的第二气腔之下;椎弓呈现出复杂的腔室和棱脊系统。卡巴利多等人鉴定出一系列鉴定特征,其中有些是自衍征:椎勾突(diapophysis)侧突的
肋骨上表面由两道额外的嵴支撑;其中一道嵴源于椎勾突和侧生体(paraphysis)之间,并从那边前后延伸与第二道嵴融合;这依序由此点向后延伸,并向下延伸至椎勾突和椎体之间的后嵴。后椎突之间的嵴外侧有个额外朝外的嵴。
肱骨底部结实,前后大幅加宽。
此外还有一个独特的特征组合,这些特征本身并不独特:前部和中部脊椎在前椎突和侧生体之间没有嵴,是个原始特征。椎勾突和椎体之间有道额外的后嵴,因此原本的嵴变成分裂状,此特征被认为与
泰坦巨龙类平行演化。至少在中部-后部脊椎之间都只有一道嵴,是个基础特征,类似
梁龙科;这道嵴支撑著中后部脊椎发育程度弱的下椎弓突(hyposphene)。脊椎神经棘突侧扁,是个非常基础的特征;这些棘突顶部没有侧向加宽。肩胛骨前下缘突起肩峰突是肩胛骨最窄轴宽度的四倍。
在胸部及腰部发现了皮肤印痕。胸部呈现出小型的
菱形鳞片,长度2至4毫米,宽度1至3毫米。后部的皮肤呈现出平坦、不重叠、
多边形的花座状鳞片。中心的鳞片通常为
六边形,最大直径3公分。周围的鳞片呈现各种不规则形状,最长有2公分。
特维尔切龙的化石是由矿工阿迪诺·贝尼特兹(Aldino Benitez)在1980年使用盖革计数器寻找时,在丘布特省的费南德兹牧场(Estancia Fernández)发现的。1994至1995年期间,这具骨骼由伊吉迪·费鲁格里欧古生物博物馆的团队挖掘出土。1997年,澳洲古生物学家汤马斯·里奇和派翠夏·维克里奇与其他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们报导了这项发现,并将之归类于
圆顶龙科。1999年,他们命名、描述了模式种贝氏特维尔切龙(Tehuelchesaurus benetezii);属名取自发现地的原住民族
特维尔切人,种名纪念化石发现者;此时该属被分类至鲸龙科。正模标本MPEF-PV 1125出土自启莫里阶的钙谷组,但1999年则改为较古老的
沥青谷组(卡洛维阶);是一副缺乏
头骨的部分骨骼,约50%完整度,包含10个胸椎、2个荐椎、1个尾椎、
肋骨、右肩胛骨、缺乏手部的左前肢、骨盆、成对的大腿骨以及皮肤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