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细柄茅是
禾本科。中亚细柄茅在新疆通常4月初萌发返青,5月大量生叶,6月中抽穗,7月初开花,8月初结实,9月种子成熟,10月初开始枯黄,冬季立枯体残留较好。中亚细柄茅是一种旱生密丛型禾草,具有极强的抗旱力,据观察,在极干旱年份也能开花,结实。中亚细柄茅在群落中主要以伴生种出现在草原化
荒漠至山地
荒漠草原中,在有些地区也可成为亚优势种。中亚细柄茅茎叶柔软,草质优美,适口性好,全株在整个生育期为各类家畜喜食,尤以羊最喜食。
多年生。须根较粗且坚韧。秆直立,密丛,光滑,高20—50厘米,径1—2毫米,具2—3节,基部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光滑,紧密抱茎,短于节间;叶舌长约1毫米,平截,顶端和边缘具纤毛;叶片质地较硬,纵卷如刚毛状,灰绿色,微粗糙,长6—10厘米,秆生者较短,有的缩至3厘米。
复总状花序疏松,长达10厘米,宽3—4厘米,分枝细弱,常孪生,下部裸露,上部着生
小穗,长2.5—4厘米;小穗柄细弱;小穗长5—6毫米,淡黄色;颖薄膜质,光滑,透明,几等长,
披针形,先端渐尖,具3脉;外长3-4毫米,顶端具2微齿,背部遍生柔毛,具3脉,脉于顶端汇合,基盘短钝,被短毛,芒长20—25毫米,全被毛,不明显的一回膝曲;内稃稍短于外稃,具1脉,疏被柔毛;鳞被3;花药长约2.5毫米,顶端无毫毛。花果期秋季。
产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新疆、
青海省。多生于石砾地、
荒漠平原、
戈壁、石质山坡及岩石上,海拔1100-3460米。模式标本采自
土耳其斯坦。
中亚细柄茅在新疆通常4月初萌发返青,5月大量生叶,6月中抽穗,7月初开花,8月初结实,9月种子成熟,10月初开始枯黄,冬季立枯体残留较好。在雨水好的年份,中亚细柄茅发育得很好,可产生许多分蘖,形成密丛,生殖枝高达40cm。其再生力也较强,一年中可多次放牧利用。中亚细柄茅是一种旱生密丛型禾草,具有极强的抗旱力,据观察,在极干旱年份也能开花,结实。但适宜生长在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降雨较少的条件下,通常习见于海拔1000—3400m的
荒漠或草原地带的低山丘陵,散生于干燥的石质和砾质坡地,也进入石质荒漠群落中。多出现在土壤贫瘠的砂砾质或砾质性很强的阳坡,土壤为棕色荒漠土及灰钙土。中亚细柄茅在群落中主要以伴生种出现在草原化荒漠至山地
荒漠草原中,在有些地区也可成为亚优势种。它常与
合头草(Sympegmaregelii)、
短叶假木贼(Anabasisbrevifolia)、
高枝假木贼(A.Elatior)、
灌木旋花(
鹰爪柴)、沙生
针茅(Stipaglareosa)、
戈壁针茅(S.Gobica)等组成不同型的草原化
荒漠草地;也可以出现在合头草+沙生针茅或
矮锦鸡儿(Caraganapumila)+阿拉善鹅观草(Roegneriaalashanica)+
灌木亚菊(Ajaniafruticulosa)+沙生针茅的
荒漠草原草地中。由中亚细柄茅参与组成的各类草地,大多盖度低,一般不超过20%,草层低矮,产草量低,每公顷产鲜草300—1500kg不等,是各地的春秋场或冬场。
中亚细柄茅茎叶柔软,草质优美,适口性好,全株在整个生育期为各类家畜喜食,尤以羊最喜食。它于春季萌发较其他植物早,而且生长较快,对春季瘦弱牲畜的体力恢复具有特殊的作用。由于中亚细柄茅多生长在植被盖度低的
荒漠地带,草质和适口性均比其他共生的灌木、
半灌木好,成为牲畜首先挑食的饲草,为荒漠区优等牧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