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花果山又名女儿山或石鸡山,位于古都洛阳西89千米的河南省宜阳县西南部的穆册乡境内,总面积4810公顷,主峰海拔1831.8m,森林覆盖率达87.4%,年平均气温14.4度,夏季最高气温26度,早在隋唐时期即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重岩叠嶂,山石奇特,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
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
泰山等较为出名。花果山植被丰富,景色秀丽,一年四季皆有特色。全国四大观赏明竹之一“
金镶玉竹”,名茶“
南岳云雾茶”和猕猴桃、
人参果、银杏、板栗等都是花果山的特产。
1991年,洛阳花果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20年12月,洛阳花果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观
这座花果山可不是
孙悟空的老家,而是地处
宜阳县西南部的女儿山,俗名石鸡山。山与
嵩县、
洛宁县毗邻,距
洛阳市市区90公里。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群峰点点,林涛起伏,重岩叠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丽。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景区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
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
泰山等较为出名。
河南洛阳花果山在县城西南深山区的
穆册乡。距县城50多公里。东邻岳顶山、北接女几山。西交
洛宁县境。南连
嵩县地。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
花果山之名,始见于
北宋《
太平寰宇记》:“寿安县岳顶山在县西南,又西为花果山”。据《
山海经》记载,商周时期称姑山。传说是“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媱草”,因以为“化姑山”。在《太平寰宇记》里,又将“化姑”念做“花果”。也因为这里山果杂集,春花秋实而得名为“花果山”。这与女几山虽同出一源,但女几山以神话传说著称于世,花果山以风物特色享有盛名。此山主要特点是:山奇、石怪、洞佳、水秀、雾美、林茂,具有神话幻想境界。
山、
泰山拔地突起巍峨壮观,南天门崖壁陡峭峻极入云:锯齿山,参差错落,宛如一组
唐三藏赴西天取经雕塑,麦穗山,金光灿烂,如临村外麦场;石帘山,纹理清晰,似珠窜倒挂天空。此外还有云海三岛、梯子沟、仙人居,顾名思义,各有奇态。
石,唐僧石正面象和尚拱手站立,背面头部如小山悬空。号称飞来石、寒心石、象杂技师倒立单脚蹬坛;老人石,腰驼背弓,形象逼真;摞摞石,两石相摞,接触不足方尺,顶端可建房,四周如大厦挑檐;罗锅石,两石相接,中空可通行人,传说为
孙悟空出生之石。更有大小石猴5处,有的相抱接吻,有的抓耳搔腮,有的欲跳欲蹦,千姿百态,神气十足,还有
阎王爷石、扬船石、石院墙、都是天生奇景。
崖上有洞,洞中有水,水流有潭。仅七峪沟就有四道潭。瀑布、
急流、险潭、隧洞,使人凄神寒骨,古人曾题“龙潭虎穴于石壁。玉女瀑水花飞溅,如礼花银光闪耀。
水帘洞幽暗深静。”顶有石猴并立。
草木葱茏,烟雾缥缈,四时景色如画。春天野花烂漫,莺歌燕舞;夏天山风习习。可以消暑解闷;秋天硕果累累,霜叶透红似火;冬天,林海雪原,银波玉浪,起伏壮阔。
建筑特色
花果山奇峰林立,怪石密布,飞瀑高悬、烟云浩渺,兼有
黄山之奇、峨嵋之秀、泰 山之雄、
华山之险。融动植物景观、自然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现已探明的植物有白皮松、
水杉、
合欢、
五裂槭、
珍珠梅、杜鹃等林木等1840余种,森林覆被率达92.4%。林中珍禽异兽比比皆是:金钱豹、
獐属、金雕、
银狐、
大灵猫、
小灵猫、鹿、
相思鸟属等1000余种。芸芸生灵为公园平添了无穷的野趣和生机。这里春有奇花,蜂碟飞舞;夏有云海,变幻莫测;秋有红叶,硕果累累;冬有冰雪,银装素裹。著名景点有
水帘洞、石院墙、唐僧石、龙潭瀑等200余处,集中分布在岳顶风光区、花山觅胜区、七峪飞瀑区、石院墙自然保护区内,景色天成、气象万千,素有“雄峻赛五岳、奇秀冠中原”之誉。古时与
庐山、湖北武当山、河南少室山并称为七十二福地,是
黄河旅游线上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和避暑疗养胜地。
花果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文化底蕴丰厚、西游文化色彩浓郁。园内主要风景点有水帘洞、扬船沟、石院墙、石帘山、龙潭瀑、唐僧石、人
云梯、南天门等200多处,集中分布在花山觅圣区、岳顶风光区、七峡飞瀑区、石院墙自然保护区及山麓名胜区内。
建筑背景
宜阳花果山在古代又称女几山、姑瑶山、化姑山、石鸡山等。这些名称的缘起,有的因其神话传说,有的因其山势状貌。而兼传说和状貌两方面因素命名的女几山,则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几者,汲也。相传女几山中的一座小石山为一女子汲器(水桶)所化。女子是谁,有酒妇说(见《名胜志》)、节女说(见《
女仙传》)、神女兰香说(见
李贺《昌谷诗》
下元节注)等多种传说。加上帝女姑瑶的传说,使得女几山蒙上了一层神仙绮丽的色彩,成为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也为渴望羽化飞仙的帝王将相们带来了无限期冀。风流皇帝
李隆基,晚年笃信黄老之术,遍食仙丹,以求长生。在巡幸福昌(今
宜阳县),驻
连昌宫(今宜阳三乡),曾于三乡驿楼题诗《秋风词》。可惜原诗已不复存。据史料记载,玄宗宿三乡,遥望对面女几山浮想联翩,夜梦登上仙山,仙女夹道迎接。众仙穿着彩霞般灿烂、鸟羽般轻柔的衣裳,在仙乐伴奏下翩翩起舞。这位精通音律的皇帝依梦中印象,谱写了《
霓裳羽衣》,回京后又编排成宫舞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数十年后,著名诗人
刘禹锡游三乡,在驿楼发现玄宗所题《秋风词》,即以《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裴度有感》为题,写下一首诗:
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宜阳花果山应为《
西游记》中描述花果山。花果山之名,始见于
北宋《
太平寰宇记》。这部宋代的地理总志成书于
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西游记》故事先是在民间流传,
南宋时期有《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有《西游记平话》话本。
吴承恩创作完成《
西游记》时,比花果山得名晚了500余年。宜阳花果山实地状况与《西游记》描写的内容有许多吻合之处。如开篇第一回中“峰头时闻
红腹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花果山主峰状如
石鸡,又名石鸡山;二道练处有一石井,当地人称龙井);二十八回被师逐回花果山,见到被
二郎神烧山后的凄凉景象:“东岭不闻班虎啸,西山那见
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犴没影遗”,这东岭、西山、北溪、南谷恰和花果山现有地貌吻合。花果山及周围有多处山崖、村庄、景点和《西游记》中描述的地名相同或相近。比如:
水帘洞、铁板桥、高老庄、南天门等。花果山有玉皇庙、祖师庙、云盖寺、花山庙等寺庙道观十余处。其中花山庙是集佛道于一处的建筑群,其不同之处在于庙内供奉的神明有
孙悟空,这在国内所有寺庙中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每年
上巳节庙会,附近三县百里的善男信女皆集于此,香火旺盛。花山庙内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所立的《重修十二老母殿碑记》,碑云:“花果山水帘洞,孙佛成圣之名山也”;另一通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公元1828年)所立的《建修齐天大圣木暖阁序》,碑载:“盖花果名山,
中原地区福地,实齐天大圣之所从出也。神通显于上古,归真源自
唐朝,驱邪卫正,至今犹显赫耳。四方士女感其灵应,每岁朝拜。”至今花山庙村的村民,家家都供
孙悟空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