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蒙古族
亚洲中部蒙古国人口占多的民族
喀尔喀最初为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末时代,因为最初分布于哈拉哈河(又译为喀尔喀河)而得名。喀尔喀人(Khalkha-Mongols)是蒙古民族中较大的一支,占蒙古国居民的80%以上,中国境内也有少数喀尔喀部落存在。喀尔喀蒙古语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蒙古国90%的居民以及别处许多蒙古族也懂喀尔喀语。
“喀尔喀”之词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蒙古秘史》,写法是“哈勒哈”,跟“喀尔喀”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后盾、挡牌”的意思。喀尔喀蒙古,因在大漠以北,亦称外蒙古。百年前,喀尔喀蒙古族的一支因灾荒与战乱,从遥远的漠北高原迁徙到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白银乡、阿右旗的阿朝苏木及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
喀尔喀蒙古族至今依然保留着喀尔喀独特的游牧文化和民族风情,喜欢歌唱,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唱法——蒙古长调。喀尔喀蒙古族青年男子和未婚少女均穿斜襟坎肩,而已婚女子则穿对襟坎肩。喀尔喀蒙古族妇女头饰具有古老的动物崇拜的部落文化特征,其形状似牛角,显现出壮观大气的特征。喀尔喀蒙古族人大多有戴帽子或者用头巾缠头的习俗,帽子不仅是一种御寒和装饰用品,而且用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喀尔喀蒙古族人的男袍比较肥大,可以显示男子的雄健与豪放;女袍相对紧身合体,可以展示妇女的苗条或健美。
历史
传统上喀尔喀人曾是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统治下组成一个军事帝国。明末为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六万户之一。其后几个世纪,他们在不断扩张的俄罗斯帝国满族所建帝国之间受压迫。内喀尔喀(喀尔喀东部诸集团)臣服于满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居住于现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内。
清代
外喀尔喀(喀尔喀西部)东接呼伦贝尔市,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赐盟宗人府,并在外喀尔喀设8个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外喀尔喀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此后,外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漠西蒙古准噶尔汗国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1688年(康熙帝二十七年)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喀尔喀战败后,经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倡议,举旗投清。1691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实行札萨克制。
近现代
1911年其封建主在俄罗斯帝国策动下宣布“自治”。1915年中俄蒙3方缔约,外蒙古地方政府承认主权属于中国。1919年放弃“自治”。1920年代开始,喀尔喀西部集团越来越处于苏联的影响之下。1921年发生人民革命,同年 7月11日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11月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人民共和国。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其独立。
社会结构
喀尔喀人古代社会结构以亲属集团为主,组成氏族和部落,为父系制。领袖以能力为决定条件。成婚後的男性通常住於邻近父亲和其他男性亲戚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在满族统治下,亲属集团的重要性开始衰落,而采用中原地区的民政制度。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
生活方式
大多数喀尔喀人传统上一向在流动牧场宿营,一年从甲牧场到乙牧场迁移四、五次。各共产党政府试图对游牧民实行集体化,增加牲畜生产,但遭到很大阻力。1990年代,半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会区,尤其是乌兰巴托(Ulaanbaatar)。
传统住所是竖立在可拆卸格子结构上的圆形帐篷,即蒙古包(ger,土耳其语作yurt或yurta),易于拆卸和运送。到20世纪末,蒙古包还是乌兰巴托普遍的居住形式,该地人口增长超过了公寓的兴建。食物几乎完全是肉、乳和其他动物产品。最受欢迎的饮料是马奶(airag,俄语作kumys)。
现在的喀尔喀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绵羊、山羊和牛、马。有的地区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和阳芋手工业采矿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亦有所发展。
文化
宗教信仰
17世纪前,萨满教是喀尔喀原住民宗教的根本,17世纪起信仰藏传佛教。20世纪初期,寺院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但是到1960年代,多数寺院关闭或改作他用。自1990年始佛教再度兴起。居民主要信奉藏传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藏传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语言文字
语言主要为喀尔喀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原有文字创于13世纪,20世纪40年代改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词汇中有大量俄语借词。
参考资料
肃南县白银乡喀尔喀蒙古族.肃南裕固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4-04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院.2024-04-04
你了解蒙古族服饰吗?.中国网.2024-04-04
目录
概述
历史
清代
近现代
社会结构
生活方式
文化
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