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原矛头蝮是蝰蛇科原矛头蝮属下一个新物种,于2011年在安徽大别山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被发现,仅生活在大别山区的灌木、草丛之中,分布区域不大,数量很少,因此十分珍稀。
中等大小管牙类毒蛇,体型细长,成体全长80cm左右。头大,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具颊窝。头披小鳞。头背深褐色,头侧黄色,头背有1个模糊的"A"形浅色斑,眼后有1道较细的褐色眉纹。幼体背面灰白色或浅黄褐色,随着年龄增长,体色逐渐加深转为黄褐色。体背面具两两相对或相错排列的黑褐色三角斑,三角斑有时相互连接呈锁链状纹路,尾末端呈黄色或
红棕色。中段背鳞21行。
2011年夏,
安徽大学师生在
大别山南麓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时,意外发现了这一物种。随后,研究人员又多次赴大别山采集更多的标本进行研究,最终证实是从未发现过的新物种。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第三期上发表。
对蛇的鉴定工作首先是从形态学的角度进行的,包括研究它的头部鳞片、身体各部位鳞片的数目、花纹及花纹所覆盖的鳞片数目,等等。这种蛇的形态有着鲜明的特点,它的头略呈三角形,背部为土黄色,从头后部至尾分布有多条
栗色的横纹,横纹的边缘呈现黑色锯齿状的图案。它的腹部为灰白色,身体两侧则有一排紧密排列的橘色小点,尾尖为深橘红色。这种
原矛头蝮蛇的形态特征和国内外已经发现的其他原矛头蝮类的形态都有着明显的区别。经过深入的研究之后,最终确认这种蛇的确是以前从未发现过的一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原矛头蝮。
大别山原矛头蝮的发现,不仅给世界蛇类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还有助于研制针对这种蛇类的抗毒
血清。在防治毒蛇咬伤方面,抗毒血清与相应的蛇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种抗毒血清一般只对应一种毒蛇。因此,发现了毒蛇的新物种,科学家下一步就立即着手研制专门针对它的抗毒血清,以便防治这种毒蛇造成的伤害。此外,科学家还将进一步从
遗传学、
生理学等角度研究大别山原矛头蝮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