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星(Eros)是第二大的近地小行星,仅次于最大的近地小行星甘尼米德(Ganymed),爱神星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Eros)命名,厄洛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邱比特。
1898年8月13日晚,柏林乌拉尼亚天文台,
德国天文学家维特在对主带小行星欧尼刻星(Eunike,
小行星185号)进行观测时,发现在一张两小时曝光的底片上,
恒星都成点状星象,已知的小行星Eunike在预测的位置附近呈现出短短的条纹状星象,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长长的条状星象,亮度约为11等。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是由一个未知的快速移动的
小行星造成的,随后发布了这个未知小行星的坐标,并呼吁其他天文台对该小行星进行跟踪观测,并测定其轨道。同时,在
尼斯天文台的夏洛伊斯,当晚也拍到了这个未知的小行星,但他并没有及时发布其观测结果,直到他听说维特的发现后才复核了他的观测图像。随后,
德国天文学家贝尔贝里希计算出这个未知小行星的轨道,发现它能越过
火星,轨道距离
地球最近约60倍地月距离(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因此该小行星成了第一颗近地小行星,编号为433,并以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Eros”为之命名。
100年后的1998年,
美国的NEAR-舒梅克号探测器飞掠爱神星,并于2000年2月14日
情人节进入爱神星绕飞轨道,2001年2月12日软着陆于爱神星表面,使得爱神星成为人类探测器登陆的第一颗
小行星。
简介
爱神星(433 Eros)是一颗阿莫尔型小行星。爱神星(Eros)是一颗长33公里,厚度为13公里的迷你小行星。爱神星轨道半长径为1.4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75年,自转周期为5小时16分,偏心率为0.22。距
地球最近时为0.13天文单位,大小为33×13×13千米,被称为“胖香蕉”。1900年和1931年,当它“冲”时曾进行国际联合观测,用以测定日地距离,获得天文单位长度。 2000年2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 10:33,NEAR
宇宙飞船成功地进入围绕爱神
小行星运动的轨道,成为第一颗小行星的
人造卫星。将在2012年1月31日会在地球大约0.179AU 的距离掠过。
1898年8月13日由
德国天文学家威特发现并以希腊神话中爱神
厄洛斯来命名的。
这些小行星中有一颗非常特别,因此我们也要加以特别的注意。1898年以前所知的数百颗小行星都在
火星木星轨道之间运行。但那一年的夏天,
柏林的威特(Witt)发现了一颗
行星在近日点时竟进入了火星轨道的内部——实际已在距
地球轨道2200万千米以内。他替它起名字叫做“爱神星”(Eros)。这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又很大,在远日点时又远远逃出了火星的轨道外。此外,这颗行星与火星的两轨道竟如同锁链的两环相接,因此如果轨道都是铁丝的就要连在一起了。
这颗行星又由于轨道的倾斜,常脱出了黄道带的范围以外。当1900年接近
地球时,它竟跑到北方去了,跑得那样远,在北纬中部都不见它落下
地平线,而经过
子午圈时也在
天顶以北了。它的运动这样特别,无疑是我们不能早早发现它的一个原因。当它在1900~1901年接近地球时,我们曾很仔细地考察了一下这颗爱神星,却发现它的光度每小时都在改变。细心地观察测出这种变光有规则的周期是5小时15分。早先有人就假定这颗星实际上是两颗星互相绕着转。可是更近似的猜测说这颗
行星表面上有光明区和黑暗区,它的变光是由于向着我们的半球上明暗区域的变换。2000年
小行星探测器NEAR终于接近了爱神星,它发回的照片揭示了谜底——爱神星的亮度变化反映出它是一个40×14×14立方千米的表面起伏不平的柱体。
特征
表面特征
爱神星并不呈球形,而是像马铃薯一般,表面引力各处不同。爱神星向阳面的温度可达100℃,而背阳面则低至-150℃。
物理特征
大小:13×13×33 千米
平均密度:2.4克/立方厘米
逃逸速度:0.0103 千米/秒
自转周期:0.2194 天
陨石坑
爱神星表面的大石头可能源自10亿年前一场撞击,这场撞击溅射的碎片也可能填满了细小的陨石坑,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舒梅克尔”号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探测器(NEAR)曾观测到爱神星上40%的区域,没找到直径小于500米的陨石坑。从陨石坑的分布来看,较平滑(即较少陨石坑)的地区均在撞击点方圆9千米的范围内(此范围已达到小行星的另一面),但平滑区不连续而呈斑驳状,不能纯粹以溅射物覆盖来解释。
有理论认为撞击造成的震波使陨石坑壁的
砾石掉到坑底而填平陨石坑。由于爱神星形状不规则,因此即使震波在爱神星内部传送同一直线距离,对与撞击点相同距离的表面所造成的震动亦有异,故能较好地解释陨石坑分布密度不均的现象。
巨大沟槽
爱神星腰部的巨大沟槽的由来,沟槽内走向和
小行星长度方向平行的沟纹,以及沟槽内的陨石坑数量为何如此稀少,都曾经令科学家好奇。从爱神的形状和密度,它是一颗完整的巨石,不是像253号小行星Mathilde,是由许多石块所聚合起来的。科学家根据NEAR的探测结果推断:这个巨大沟槽形成的时间,可能远在这颗小行星形成之后。
腐岩
从爱神星上空50千米的地方往下看,有个直径达5.3千米的大陨石坑的表面,铺着一层很不寻常的腐岩。爱神星表面的腐岩,可能大多是它长久以来受到小型陨石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和粉尘。
环形山
爱神星上有两座环形山分别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命名。
富含黄金
爱神星富含黄金,黄金总量就超过
地球有史以来开采的黄金数量总和。
疑问
从科学观点看来,爱神星也是最有趣味的,因为它有时离地球那样近,它的距离就可以测得极其准确,而太阳的距离以及全
太阳系的大小由此也可以比用其他任何方法测得更为准确。不幸它最接近的时候却相隔很久。
在1900年爱神星离地球只有约4800万千米。在1931年1月30日它的距离只有约2600万千米,这比任何曾经接近过地球的
行星都更近,虽然它还可以更近320万千米。
观测历史
1900至1901年以及1930年至1931年,爱神星
吕振羽地球亲密接触。1931年的亲密接触允许天文学家精确太阳系的真实规模,这种研究首先从确定地日距离开始。
20世纪60年代,行星际雷达开始进行直接测距,进一步精确
太阳系的规模。
2000年爱神星曾创造历史,当时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舒梅克尔”号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探测器(NEAR)不断靠近爱神星,最后进入轨道并进行软着陆。这是爱神星第一次出现这种运行轨道。NEAR拍摄了超过16万幅爱神星地表照片,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这颗
小行星的构成。
2012年1月31日,433号
小行星4179爱神星与
地球进行1975年以来最亲密的近距离接触。距离最近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6608000英里(约合26729000公里)左右,是地月平均距离的大约70倍。
主要探测器
美国航空航天局于1996年2月17日从
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了一艘
空间探测器,主要探测目标是国际编号第433号小行星“爱神”—Eros,按原定计划,于1998年底1999年初与Eros交会,对其展开为期近一年的近距离考察,故被命名为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 Spacecraft缩写NEAR)。
NEAR重805公斤(本体487公斤,其余为燃料),宽约1.7米,造价1.2亿美元,装备了
激光测距仪、
磁力计、X射线/
γ射线分光计、近红外光谱仪、多色
照相机5种先进的观测设备
轨道参数
远日点:1.783 AU
近日点:1.133 AU
离心率:0.223
轨道周期:643.219天 (1.76 a)
平均速度:24.36 千米/秒
近日点参数:178.664°
接近地球日期
参考资料
爱神星的表面.www.bjp.org.cn.2012-02-03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