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维声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
丘维声,男,汉族,1945年2月出生,上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数学教学指导组成员,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与图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数学通报》副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数学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等。
学习工作经历
1961年6月 全国高考状元,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全部满分,语文89,俄语99.2。
1961年9月—1966年7月 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1966年8月—1970年7月 留校待分配和在解放军某部锻炼。
1970年8月—1978年3月 在北京市良乡中学任教。
1978年3月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至今。
1978年9月—1981年7月在教学的同时学习群论方向研究生全部课程。
1981年9月—1982年1月应聘给国家开放大学主讲线性代数课程。
1981年1月—1987年10月应总参谋部某部聘请兼职从事国防科研工作。
1988年11月—1989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访问进修。
1978年以来讲授本科生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4门。
目前已退休,在北京大学接受返聘并教授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通选课。
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博士后1名。
科研情况
著作
出版著作15部,译著4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
科研方向
科研方向: 代数组合论,群表示论,编码和密码。
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27篇发表在国外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7次(大会报告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次;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与代数的表示论和代数组合论”主要成员。
所属学科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担全校的本科生数学基础课程。“高等代数”课程不仅是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修的主干基础课基础课程,也是学校其他理学学科人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课程。
教学活动
开课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1994年9月 -- 1995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94级。
1995年9月 -- 1996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95级。
1996年9月 -- 1997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96级。
1997年9月 -- 1998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97级1、2班。
1997年9月 -- 1998年1月 群表示论 数学学院研究生。
1998年9月 -- 1999年1月 群表示论 数学学院研究生。
1998年9月 -- 1999年1月 抽象代数 数学学院研究生班。
1999年2月 -- 1999年7月 高等代数(II) 数学学院98级3、4班。
1999年9月 -- 2000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99级1、2班。
2000年2月 -- 2000年7月 现代数学和信息 数学学院研究生班。
2000年9月 -- 2001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00级1、2班。
2001年9月 -- 2002年7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01级1、2班。
2002年9月 -- 2003月1月 抽象代数 数学学院00级(有01级,99级等选修)。
2003年2月 -- 2003年6月 群表示论 数学学院研究生(有00级,01级,99级本科生选修)。
2003年2月 -- 2003年6月 组合设计 北京大学国防研究生班。
2003年9月--2004年1月 有限群 北京大学国防研究生班。
2004年2月--2004年6月 线性代数(B) 计算机系,微电子系,元培实验班03级。
2004年9月--2005年6月 高等代数(I),(II) 数学学院04级1,2,3班;元培实验班04级,03级。
科研项目
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资助来源
1989年1月-- 1991年12月 有限群与置换群和组合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4年1月-- 1996年12月 差集和乘子猜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8年1月-- 1998年12月 差集和群表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9年1月-- 2003年12月 群与代数的表示论和代数组合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4年1月--2007年12月 代数学中的组合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社会任职
2001年7月 -- 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 常务理事。
2004年5月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1997年10月-- 2001年7月 中国组合数学研究会 理事,常务理事。
1995年 -- 2000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纯粹数学教学指导组成员。
2001年9月 -- 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委员兼数学课程教材审查组组长。
2000年3月 -- 教育部职成司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审定委员会 委员蒹数学教学大纲审定组组长。
1997年 -- 数学通报 副主编。
2003年11月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常务理事。
1997年10月 -- 北京数学会 普及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11月 -- 北京市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 委员。
1995年9月 -- 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龙岩学院 兼职教授。
2001年6月 -- 东华理工学院 兼职教授。
1992年 -- 2003年 北京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党委委员。
1992年--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几何代数教研室与微分方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2004年8月-- 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导师。
1998年9月--2000年8月 北京大学 《高等代数(I,II)及习题》课程主持人。
2004年8月-- 北京大学 《线性代数(B,C)》课程主持人。
人才培养
丘维声主要从事代数组合论、群表示论、密码学等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他在退休后曾受邀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学生们讲课。他指导了博士生13名,硕士生20名,博士后1名。
有关评价
丘维声教授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积极承担本科生基础课教学任务,从1994年9月至2003年6月连续给数学学院8届学生主讲高等代数课程1196学时,还主讲了抽象代数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294学时。学生评估中指出:丘老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讲课生动易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实例的结合,能介绍学术前沿知识。
获得荣誉
他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他积极进行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编写的《高等代数(上册、下册)》被评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他先后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他共出版了《有限群和紧群的表示论》等著作15部。
他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发表学术论文34篇;七、八十年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和总参谋部科学技术成果奖。1991年以来研究差集和乘子猜想,提出了新的方法,取得了乘子猜想的一系列进展,解决了n=3p^r情形的乘子猜想,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称赞,多次应邀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获奖时间 所获奖励
1977 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1985 总参谋部某部科学技术成果奖。
1985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6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6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1991 北京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1 北京大学安泰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奖。
1995 北京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6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96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997 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7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9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1999 主持的“高等代数及习题”课程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主干基础课。
2001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2003 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3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4 编著的《简明线性代数》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人物事迹
思维方式最重要
丘维声五次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教学成果奖,他是全国高等学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丘维声成了讲坛上的“常青藤”。
数学课到底要传授给学生什么。学生最希望在数学课上得到的是什么。靠什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此,丘维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上得到的具体数学知识,也许学生们过些年就忘记了,如果他们能真正领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将受益终生。”他认为,数学课堂的真正魅力应该在于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的思维方式。丘维声把它归结为“观察—抽象或建立模型—探索—猜测—论证”的模式。具体地说就是:由观察客观世界的现象出发,抓住主要特征抽象出概念或建立模型,运用直觉判断、归纳、类比、联想和推理进行探索,作出猜测,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最后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
丘维声的学生觉得丘老师上课非常“怪异”。一节课开始时他从不写明本节课的标题,总是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举出例子,运用推理一步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最后得出结论。大家先是一头雾水,但随着推理的深入,慢慢地豁然开朗,真有那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经过了这一过程,学生不但对知识点有了全面了解,而且明白了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丘维声说,课堂是个互动的过程,课堂上除了老师讲,更要鼓励同学们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不让学生等着吃别人嚼过的馍。
教学要结合实际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然而丘维声却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丘维声说:“不同时代的学生教法也不一样,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流行的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个年代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讲课中抓住数学内在的逻辑体系,一环扣一环,便可引人入胜。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想法多样化了。讲课中除了抓住数学内在的逻辑体系外,还应当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应当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多年摸索,丘维声感觉到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将数学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他认为,书本知识是死的,教学内容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而结合实际的讲课方式能给既有理论添加新内容。
这种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与丘维声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1970年丘维声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任教。他在业余时间走进了轮胎厂,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在轮胎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他还深入农村,把正交实验设计应用到小麦喷磷上,并发表了论文。
回忆往事,丘维声感慨良多:正是这种注重理论和实际并举的方法推动自己不断前进,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自己终身受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对学生负责
“要说丘老师,四个字——认真负责。”一位上过丘老师的课的同学钦佩地说,“他上课写板书的时候,一个方程后面肯定加逗号,一组方程组后面肯定加句号。板书写得再多,也是那样一丝不苟。”
认真负责是丘维声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说:“老师的工作态度,学生都是看在眼里的。要对人民负责,首先要对学生负责。”
这些年来,无论开会、科研有多忙,丘维声从未缺过一堂课。即使刚刚从国外回来,刚下飞机,来不及倒时差,他也会匆匆来到教室。
作为一位教授,许多课程他讲了不知多少遍,熟得不能再熟,完全不用准备讲义就可以开课,但每学期上课前,他都要详细地查找最新资料,重新编写讲稿。丘维声说:“尽管高等代数课和线性代数课我上了十几遍,可每次我都认真备课,因为每年都有新的内容要补充。我要求自己每一年都比上一年讲得好。”他总是以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学生来要求自己,不敢有一点儿马虎。
丘维声不仅给数学系的同学上课,还给其他院系开课。由于专业限制,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对数学的领悟力也有高有低。丘维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仔细分析,找出每个人的特点。对于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他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而对差一些的学生,他就抽空进行单独辅导,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
丘维声的一举一动让学生看在眼里,暖在心上。1999年和2001年,学生们两次把丘维声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这是由北大学生自己为老师设立的最高荣誉。 在十佳教师的颁奖会上,丘维声郑重地从学生手中接过奖状。他说:“我在工作中得到过许多奖励,而这是我最最珍视的奖励之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丘维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4-10-25
目录
概述
学习工作经历
科研情况
著作
科研方向
学术论文
所属学科
教学活动
科研项目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有关评价
获得荣誉
人物事迹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