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渡水电站位于
贵州省西北部
黔西市、
织金县两县交界处的
乌江干流上,是乌江水电基地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电站大坝高179.5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99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电站安装3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49.27亿元。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10月15日实现截流,2004年底三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洪家渡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900平方公里,占
六冲河流域面积的91%。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5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水库为山区峡谷和湖泊混合型,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84.89km,最宽处3.57km,水面面积80.5平方公里。淹没耕地6.3万亩,需迁移人口4.5万人。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是
乌江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调节流量增加,汛期减少下游梯级调峰弃水,可大幅度提高乌江干流发电效益。近期可提高东风、乌江渡两电站保证出力239MW,增加电量(水力补偿加电力补偿)11.79亿kW.h,包括洪家渡本身电量共计27.73亿kW.h,其中59%为枯期电量,45%为高峰电量,电能质量优良。远期可增加全梯级保证出力833MW,年增发电量15.96亿kW.h。
乌江渡电站和东风电站也可适当增加装机容量约520MW。还可改善下游东风和乌江渡的运行条件,分别提高东风、乌江渡运行死水位14m和15m,减少乌江渡受阻容量210MW,避免水轮发电机组在震动区运行,对机组的安全十分有利。由此可见,电站对下游的补偿效益大于本身效益。
洪家渡工程实际进程是1997年开始电站筹建准备,2000年3月导流洞开工,2000年6月坝肩开挖,2000年11月8日,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启动项目正式工程开工,2001年10月15日实现大江截流,2002年导流洞完成建设,2002年5月大坝工程达到100年一遇度汛状态。根据乌江 水电开发公司调整后的工期目标,2004年7月洪家渡水电站首台机组顺利发电,10月第二 台机组发电,12月第三台机组发电,目前主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其总工期较初步设计提前两年,并创造了一年内三台发电机组投产发电的水电建设奇迹,目前电厂累计发电量7亿千瓦时。总工期比初步设计提前两年。
国家首批七个“西电东送”工程主会场均设在此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在工程开工的贺电中说道:洪家渡水电站“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 “西电东送”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西电东送”是指开发
贵州省、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
广东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和京、津、唐地区。
该电站在
贵州电网公司中主要承担调峰、调频和备用,改善电网运行条件,并具有防洪、工农业供水、改善生态环境、旅游、水产养殖、改善
航运等综合效益。该电站的兴建,无论对
乌江梯级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还是对贵州电力结构的优化,以及对贵州经济的振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洪家渡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对增强乌江下游各梯级电站的发电出力以及
贵州省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快贵州“西电东送”步伐。近期通过对水量的调节,乌江下游已建成的东风和
乌江渡水电站,年发电量将可增加15亿千瓦时以上。
按照水利部批复的《乌江洪家渡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了坝体边坡防护、弃渣场整治、料场整治、施工场地及营地整治和绿化、下游河道整治及对外道路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完成土石方工程124.1万立方米,栽植林木32.1万株,
种草28.0公顷。项目区扰动土地治理率为91.4%,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84.9%,水土流失控制比为1.5,植被恢复系数为达到93.1%,林草覆盖率为64.6%,拦渣率为95.4%。
根据对枢纽工程、电站厂房、弃渣场、料场、施工场地及营地等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的实地查勘情况和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结合建设单位和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监理、监测、施工单位有关情况的说明,验收组认为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对扰动面、弃渣场、料场、施工场地等实施了整治、拦挡和植被恢复,完成了各项防治任务,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达到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质量总体合格,运行期管理维护责任已得到落实。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大坝工程荣获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颁发的"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该奖项为国家
建筑业最高奖。洪家渡水电站是
乌江梯级开发中唯一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电东送"首批开工的4个水电项目之一,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坝施工过程中,武警水电二支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争创精品"的技术质量方针,充分发挥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优势,大力开展"峡谷地区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与洪家渡大坝工程应用",先后优化设计17项,实施科技攻关24项,成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25项,投入7000多万元更新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机械120多台套。施工中,武警水电二支队加强现场组织,严格控制大坝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料、次堆石料的上料要求和碾压参数,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7%,确保了大坝上游迎水面钢筋混凝土面板未出现贯穿性裂缝,投产运行4年来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为武警部队争得了荣誉、创造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