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思想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探讨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相关的创作方法。电影作为一种诞生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形式,通过新技术的记录功能,在平面屏幕上呈现出了三维的空间视觉体验,并且能够在时间维度上持续展现动态影像。
蒙太奇是一种源自
法语的术语,最初的意思是“构成”或“装配”,在电影行业中,它指的是“剪辑”或“组合”的过程。早期的电影制作中就已经出现了蒙太奇的手法,如T.A.
爱迪生于1896年的歌舞和拳击题材的作品,以及法国梅里的科学幻想片。然而,真正标志着蒙太奇传统的开始的是
大卫·格里菲斯在1916年执导的《
党同伐异》。这部电影通过对平行交替蒙太奇的应用,突破了戏剧的传统限制,开创了电影的新时代。
匈牙利电影美学家
贝拉·巴拉兹认为格里菲斯不仅创作了杰出的电影作品,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苏联电影艺术家С.Μ.
谢尔盖·爱森斯坦和
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在20世纪20年代分别拍摄了《
战舰波将金号》和《母亲》,他们的作品中使用了
隐喻和对比蒙太奇,展现了现实的本质。这些艺术家的实践和理论贡献使得蒙太奇达到了美学的高度。爱森斯坦认为电影中的蒙太奇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而
普多夫金则指出电影可以通过独特的重组方式创造出新的现实。
美国美学家R.阿恩海姆强调了电影的认知价值,认为电影艺术家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并赋予画面特定的意义。尽管如此,他在批判电影机械复制现实的观点时,还是基于无声电影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蒙太奇在美国的好莱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S.弗洛伊德的艺术理念成为了好莱坞的重要美学原则。美国美学家S.K.
朗格试图界定电影的独特之处,她认为电影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现在,这种结构类似于梦境。好莱坞以其生产的各种类型化的娱乐影片而闻名,因此被誉为“梦幻工厂”。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蒙太奇传统在电影艺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电影的发明者之一,
法国的L.J.卢米埃尔,通过拍摄日常生活场景和纪录影片,奠定了纪实性传统的基础。1916年,
美国的
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了《
北方的纳努克》,这是一部关于北极爱斯基摩人的纪录影片,被认为是纪实性电影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英国纪录片运动致力于创造性地处理现实生活场景,并将其作为宣传工具。二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了新的表现手法,如将摄影机带到街上,不使用专业演员。
意大利导演柴伐梯尼认为,为了尊重现实,电影应该在没有蒙太奇的情况下讲述一个人的生活,因为现实的世间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使用深度聚焦和长镜头来营造出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感。
法国的
安德烈·巴赞和
德国的克拉考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纪录学派的美学理论。巴赞提出了“照相本体论”,强调电影应忠实于自然的真实,而不是让创作者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观众。德国的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本质上是对物质现实的还原,艺术进入电影的结果是破坏了电影固有的可能性”。纪录学派的理论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占有了优势。
电影界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技术和手段来增强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心理效应。20世纪20年代,
欧洲尤其是法德两国出现了先锋派,创始人之一的
瑞典艾格林创作了抽象动画片《对角线交响乐》。他们在无声电影的时代努力创造“沉默的旋律”,并对电影的运动和节奏进行了实验。先锋派在立体画派、
达达主义和
超现实主义等领域进行了试验。后来,许多国家也出现了实验电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德国的
表现主义试图超越事物表面,寻找所谓的本质和“永恒的意义”。他们宣扬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自我扩展的理念,《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就是其代表作,该片的造型特点是利用空间来表现心理状态,将物质转化为情感元素。表现主义的发展始终遵循从主观视角看待世界的原理。1958年至1961年间,以法国
新浪潮电影运动为标志的现代主义电影首次大规模地进入了商业放映网络。新浪潮派主张“作者电影”,强调个人和当代人的参与,推崇非情节性和非戏剧化。例如,
瑞典伯格曼的《
野草莓》融合了现实和梦境,
法国雷乃的《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展示了人物的潜意识。这些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挑战了传统,特别是在时空声画的运用上。自新浪潮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影响遍及西欧、
美国和
日本等地。在中国,电影自1896年起就已传入,30至40年代期间,中国电影界生产了一些反映社会和人生进步意义的作品,如《
渔光曲》、《
桃李劫》和《
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作品大多属于蒙太奇传统。
中原地区的电影美学观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特点,即注重理性认知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