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渭水校区
长安大学二级学院
长安大学坐落于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最早招收留学生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历史沿革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于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市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2个教学区、2个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015亩。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8万余人。
2000年4月18日,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
渭水校区简介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坐落在西安市北三环北侧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汉长安城遗址交汇处,南距市中心12公里,北距渭河3公里,校区面积2506亩,邮编710021。
院系设置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公路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长安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院,历经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公路学院。50多年来,学院视富民兴邦为天职,以发展公路交通科技为己任,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公路建设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国公路交通科技事业和基础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公路学院从创始初期仅有两个专业,已发展建设成为中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学科齐全、规模较大的重点学院和主要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设有七系三办两个中心,教职工279人(专任教师234人,工程实验、管理人员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132人。
学院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十百千”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7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交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交通部交通科技英才3人、陕西省“三五”人才6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
198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11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先后建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公路建设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列入国家“211工程”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行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和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个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保留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学院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1个陕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交通部路、桥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院。学院还是全国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和公路交通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学院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科研机构和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学院现有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土木工程陕西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路桥梁与隧道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并拥有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设施和检测系统。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长安大学成立最早的专门学院之一,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交通运输管理于1965年正式招生。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在交通运输与物流、现代经济与管理、现代商务与信息技术应用、统计科学等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和科学研究体系,在国内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
学院设有交通运输、会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末在读本科学生1900余名。交通运输专业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首批工程教育认证,2010年该专业进入我国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被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授予物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我院被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认可为“工程硕士和ILT职业资质互认培养单位”,并授权为“工硕与ILT互认及培训中心”。全国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我院电子商务实验室为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
学院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和道路经济与管理3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3个学科均是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道路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9个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收MBA、MPA、会计、工程、资产评估、高校教师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末在读研究生近600名。
学院设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3个行政职能机构;设有运输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统计、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经济等9个专门教学单位和综合运输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区域与城市运输、交通经济、交通投融资、物流与供应链、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信息化、教育经济等9个研究所和实验管理中心(下设7个实验室,其中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实验室为“211”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科研和实验机构。其中综合运输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为陕西省教育厅审批的陕西高校重点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自2006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40余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纵向科研课题60余项,其他科研课题120余项;2010年新增科研合同金额及到款科研经费均超过1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25项;出版了包括《物流经济》、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等在内的专著教材46部;发表学术论文704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500余篇,被EI、CSSCI、ISTP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检索收录的有140余篇。
学院是交通运输部定点的交通运输企业厂长经理岗位培训单位,也是中组部、国家经贸委审定的企业领导干部工商管理知识定点培训单位,每年都举办一到两期这类培训班。从2003年开始,学院承担交通运输部支持的西部项目交通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在职培训工作。
建筑学院前身是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成立于1979年12月,2000年由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与原公路交通大学建工学院(部分)合并组建成立长安大学建筑学院。1980年设置城市规划专业,1981年设置建筑学专业,2001年设置艺术设计专业,200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建筑学(五年制)、城市规划(五年制)和艺术设计(艺术类)三个专业。有学生1408人,教职工9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29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46人。
建筑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艺术设计系、建筑技术研究所、建筑美术研究所共五个教学单位,一个实验中心(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CAD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实验室,一个建筑图书资料室,一个图档管理室。另有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研究所,及以科研为主的城市研究所、建筑声光研究所、人居环境研究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所。
学院现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现有硕士导师20人。学科建设突出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设计为重点,同时发展建筑技术等相关学科,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融建筑学、城市学、艺术学为一体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长期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与佛罗伦萨大学的建筑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工作合作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原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材料教研室、工程机械学院材料系、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的一个以材料工程为特色,理、工相结合的学院,已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现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及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国际班、能源与电子材料等3个专业方向。学院具有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时已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本科生近1300名。学院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矿资源等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个在交通运输工程材料领域研究和开发方面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材料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整体层次高,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达50%以上。教师中多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校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时,学院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研究基地,拥有“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从2011年来,学院共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额30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70余篇,被EI检索120余篇,申请与授权专利40余项。
主要建筑信息
渭水校区自2002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36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主要建筑物有:修远、明远和鸿远三座教学楼约10万平方米,逸夫图文信息中心约45000平方米,16幢标准化大学生公寓(分为西区鸿翔园,东区朝晖园)约130000平方米,其中16号学生公寓于2010年正式建成,总共12层。滋兰苑、树蕙园以及天行健餐厅三个学生食堂已超2万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约1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约21000平方米,办公楼约17000平方米,校区医院约73000平方米,两个运动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筑路机械、汽车运用综合试验基地。渭水校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适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格局。校区2003年启用,2014年时已有3个年级以及部分学院大四年级的本科生2万余名(含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随着后期建设与校区的拓展,渭水校区将变得更加靓丽。校区景色秀丽,有修远湖和明远湖等多处秀美景观。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7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专家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授、副教授1034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硕士生导师780余人;有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位,80余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
学科体系
学校设有22个教学院(系),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8个本科专业;有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学生31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近几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3%以上。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近五年连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计5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诸多领域空白。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科技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0余部。
学术资源
学校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弘毅明德笃学创新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公交出行
1、901路公交车(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秦岭纸厂)首班6:00末班20:00
2、901路区间公交车(交大城市学院——雅荷花园)首班6:00末班20:00
3、265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草滩九路公交枢纽站——张家堡)首班6:30末班20:30
4.214路公交车(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南门——火车站西)首班6:00末班23:00
5.727区间公交车(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南门——贞观路南口华帝金座)首班6:20末班19:40
6.727路公交车(泰和居小区南门——尚稷路西段公交枢纽站)首班6:20末班19:40
地铁出行
地铁2号线(西安北站——韦曲南)
地铁4号线(西安北客站——航天新城)
建议可在北门乘坐265路至西安北客站乘坐地铁或者南门乘坐901路至凤城五路口乘坐地铁。
参考资料
长安大学.长安大学.2021-06-01
学院简介.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24-01-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学术资源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