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云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讲述了阿凤公主与猎人的凄美爱情故事。
在大理苍山的玉局峰上,有时会飘起一朵洁白的云彩,宛如一个美丽的女子,伫立在玉局峰顶,向
洱海眺望,这朵云被称为“望夫云”。“望夫云”传说是南诏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个年轻猎人相爱。但父王反对,便请来罗荃法师将苍山猎人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因此而愤郁死于苍山玉局峰。公主死后,其精气便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相见。于是,后人便把这朵云彩称为“望夫云”。1980年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将这个神话改编创作为神话白剧《望夫云》。
望夫云的故事有《
南诏野史》《大理县志稿》等不同史料、大理市
下关镇、大理理
大理镇等不同地区中记载和流传的多个版本,早期的望夫云神话带有崇尚佛教的色彩,成熟阶段则融入进了外来的汉文化因素。
大理地区流传最广的著名神话。大理府志、县志记载的有若干种,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十余种。大理坐落在我国
云南省风景优美,民风纯朴.
望夫云曲折动人的传说,在大理几乎是家喻户晓。冬天,在万里无云的大好晴天,忽然在苍山的玉局峰上,出现了一朵亮如银,白似雪的云彩。它洁净而奇丽,柔美而轻盈,在深的蓝天十分醒目。
蓦地,它却由白逐渐变黑,越升越高,身影也愈拉愈长,形如一个身材窈窕的女人,披头散发,罩着一件黑色丧衣,好象在俯视着茫茫
洱海大哭大喊。这,就是传说中的望夫云。
望夫云,传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个年轻猎人相爱,因父王反对,请来罗荃法师将苍山猎人害死,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因此而愤郁死于苍山玉局峰上。公主的精气便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楣见。于是,后人便把这朵云彩称为望夫云。
望夫云消散后,
洱海又风平浪静。据说,这是阿凤公主已见到海底石螺——苍山猎人。另一种情况则是狂风大作之时,苍山顶上乱云飞渡,涌出了更多的乌云与望夫云溶为一体。于是,风雨交加,闪电雷鸣,这种现象要延续很长时间才会停止。有人说,这是因为阿凤公主一直未见到海底石螺而愤怒不止。
当然,望夫云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空气高速流动而造成的,它与
洱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但因人们赋与它如此动人的传说,便使它显得更有趣,更神奇了。
民间口头传说,
南诏王有个美丽、善良的公主,公子王孙争相求亲,她都不称心。一年春天,公主在绕三灵盛会结识了玉局峰的年轻猎人,但父王已将公主嫁给大将军,择定吉日成亲。公主得到
喜鹊帮助,把消息告知猎人。猎人在苍山神的帮助下,月夜飞入王宫,把公主带到玉局峰,于岩洞内成亲。南诏王派人四处寻找公主,但不见踪影。海东罗寺
高僧罗荃法师告知南诏王,他用神灯照见猎人和公主住在玉局峰,并派乌鸦去通报公主,要她快快回宫,不然,他即以
大雪封锁苍山,把她和猎人双双冻死。公主说她死也要跟猎人在一起,罗荃法师即用
大雪封锁了苍山。为渡严寒,猎人迎着暴风雪,飞入罗荃寺盗出冬暖夏凉的七宝袈裟。当猎人飞回至
洱海上空时,罗荃法师追赶上来,口念咒语,用蒲团把猎人打入海底。化为一只石
骡子。公主得知消息,忧愤而死,化为一朵白云,忽起忽落,好像在向洱海深处探望。此时,洱海上空也有白云飘浮,两朵云互相呼应,狂风大作,掀起巨浪,吹开海水,现出石骡,风才止息。
《重印大理府志·精气化云》“俗传昔有贫困,遇苍山神授以异术,忽生肉翅,能飞。一日,至南沼宫,摄其女入玉局峰为夫妇,凡饮食器用;皆能致之,后问女:‘安否?’女云:‘太寒耳。’其人闻河东
高僧有七宝架楚,飞取之,及还僧觉,以法力制之;遂溺死水中。女望夫不至,忧郁死。精气化为云。倏起倏落,若探望之状。此云起,洱河即有云应之,
飓风大作,舟不敢行,人因呼为望夫云,又呼为无渡云。”《大理县志稿》:“俗传蒙氏时,有怪摄宫中女,居于玉局峰颠。女所改食,怪给之不绝。因山高侯冷,女苦之,与索衣。怪慰之曰:‘河东高僧有一袈裟,夏凉冬暖,可立致。’遂夜至
洱海之东罗荃寺,将袈裟盗出。僧觉之,以咒压,怪溺死寺西水中,化一大石坪,俗呼为石
骡子。女望之不归,遂郁死;精气化为云,名望夫云。每每岁冬再现,即大风狂荡,有将海中之石吹出不止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