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镇
云南大理州大理市下辖镇
大理镇,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是市辖镇。东临洱海,西依苍山,北部与银桥镇为邻,南部与下关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为76.48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11月1日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大理镇总人口为95,442人。
大理镇成立于1999年2月,由原城邑乡和大理街道合并而成。2006年1月,原七里桥镇分别合并到大理镇和下关镇,上末、阳和、下兑3个村民委员会也划归大理镇。截至2020年6月,下辖5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西门村北门街180号。
2011年,大理镇财政总收入达到39,268万元,同比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14元。2019年末,大理镇共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9个。
大理镇境内有包括大理古城在内的众多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部分。
历史沿革
1999年2月,原城邑乡和大理街道撤并成立大理镇。
2006年1月,原七里桥镇分别撤并到大理镇、下关镇,将上末、阳和、下兑3村民委员会划归大理镇。 
行政区划
2002年9月,原有4居民委员会改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新成立绿玉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末,大理镇辖五华区、玉洱、银苍、魁阁、绿玉5个居民委员会,东门、南门、西门、上鸡邑、下鸡邑、小岑、三文笔、才村、龙、上末、阳和、下兑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5个居民小组、155个村民小组。有61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大理镇下辖5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五华社区、玉洱社区、魁阁社区、银苍社区、绿玉社区,西门村、南门村、龙龛村、才村村、下鸡邑村上鸡邑村小岑村、东门村、三文笔村、上末村、阳和村、下兑村。镇人民政府驻西门村北门街18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理镇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临洱海,南与下关镇相连,西依苍山,北与银桥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76.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理镇地处苍山以东、洱海以西,境内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地形属于高原。主要山脉有中和峰中部和东部地势平缓。境内最高峰位于玉局峰,海拔4097.6米;最低点位于洱海相邻一带,海拔1966米,平均海拔3031.8米。 
气候
大理镇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其特征为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东方日内瓦”的盛誉。多年平均气温为15.1℃,1月平均气温8.8℃,极端最低气温-3℃;7月平均气温20.1℃,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239.6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25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65.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4.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95.3毫米(1960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10月。 
水文
大理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大流域,从南至北有黑龙溪梅溪、白鹤溪、莫残溪、清碧溪、中和溪、桃溪、隐仙溪8条,西向东流入洱海,总径流面积75平方千米,平均径流总量0.5亿立方米。其中白鹤溪城面积21平方千米,占21.9%;梅江流域面积15平方千米,占15.6%;桃溪流域面积15平方千米,占15.6%;中和溪流域面积17平方千米占17.7%;白鹤溪流域面积21平方千米,占21.9%;清碧溪流域面积13平方千米,占13.5%。径流总量0.1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6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黑龙溪,从苍山东坡至西向东流经境内南门、阳和、下兑3个村会,从山脚至入海口长6.0千米,径流面积19.9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0.1立方米/秒,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9.3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大理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风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冬旱初夏概率43%,约2年一遇,初夏旱概率为38%,约2—3年一遇。最严重的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7年6月26日,辖区普降大暴雨,黑龙溪河水暴涨,致使河道垮堤1000多米,下游河段多处出现漫堤,下丰呈自然村被洪水浸淹约20分钟;清碧溪决堤500多米,辖区其他流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漫堤现象;受灾面积2000多亩,绝产1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大理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大理石碳酸钙、金等。其中金地质储量28.35千吨。建筑石料用灰岩地质储量666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11.5万立方米。其他自然资源有中药材、野生菌、稀有植物品种、野生动物、洱海水产品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大理镇辖区总人口7.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6万人,城镇化率29.2%。另有流动人口1902人。总人口中,男性3.46万人,占50.51%;女性3.63万人,占49.49%;14岁以下8001人,占11.70%;15—64岁53478人,占78.07%;65岁以上7015人,占10.24%。总人口中,以白族为主,达48243人,占70.4%;汉族16135人,占23.6%;回族3299人,占4.8%。2011年,人口出生率9.01‰,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4.71‰。 
截至2019年末,大理镇户籍人口71794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理镇总人口9544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理镇财政总收入3926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839万元,增值税1265万元,企业所得税498万元,个人所得税6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52%、20.05%、63.39%、37.58%。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6514元。 
2019年末,大理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9个。 
农业
2011年,大理镇耕地面积24585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6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4450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蚕豆、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190吨,其中水稻10190吨,蚕豆998吨,玉米5370吨,薯类185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烟叶、药材等。2011年,油料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250.8吨;蔬菜种植面积19100亩,产量34077吨。
大理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11024头;牛年末存栏2033头;家禽年末存栏40.3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8326吨,其中猪肉9505吨,牛肉299吨,禽肉1272吨;禽蛋2203吨,牛奶5047吨;畜牧业总产值75.6亿元。
截至2011年末,大理镇累计造林12.6万亩,其中防护林9000亩,经济林1500亩,竹林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6万株,林木覆盖率46.72%,活立木蓄积量20.5万立方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179台(辆)。 
工业
大理镇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1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806万元,2011年,达到38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增加值9900万元。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59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15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商贸
2011年末,大理镇商业网点2个,职工2360人;已成为大理石等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金融
2011年末,大理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7.5%。 
邮电业
2011年,大理镇邮政业务收入75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4万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理镇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85人,专任教师77人;小学16所,在校生4835人,专任教师236人;初中3所,在校生3002人,专任教师1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大理镇教育经费达0.5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55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4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1.8%、5%、5%。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大理镇科普服务站1个,科普阵地12个,科普书屋12个。各类科技人才23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人,经营管理人才64人,技能人才25人,农村实用人才67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大理镇文化艺术团体168个,会员3360人;农家书屋1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居)服务网点18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6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0.01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2人。
2011年,大理镇广播电视卫星信号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1.9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9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4小时。
2011年末,大理镇体育场地14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人。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骑行比赛、徒步比赛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理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病床608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70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88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7人,其中执业医师160人,执业助理医师135人,注册护士3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5人。
2011年,大理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5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大理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85户,人数1440人,支出298.9万元;城市医疗救助1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017人次,共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3.4%。
2011年,大理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4户,人数904人,支出100.1万元,月人均71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人,支出6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医疗救助156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3人次,支出5.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20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4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7.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
2011年末,大理镇社区服务设施2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服务站5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0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大理镇邮政网点6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95千米,投递点252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电信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万户,比上年增加15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比上年增加8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200千米,主干电缆达18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2万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 
2011年末,大理镇区自来水厂2个,人畜共饮工程12座,铺设干线水管102千米,生产能力24000吨/日,年生活用水788.4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52.6吨;排水管道82千米,污水治理工程9项,工业废水处理率100%。 
2011年末,大理白族自治州镇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63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2.3千米,用电负荷343722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68亿千瓦时,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99.74%,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9.48%,供电可靠率99.5%。 
2011年末,大理镇区公园3个,公园面积6.1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75.1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7.8公顷,绿化覆盖率26%,人均绿地7.6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95%。 
交通
大理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168.7万人次。有县乡(镇)级公路22条,总长51.574千米。4路、8路公交汽车分别从下关镇至大理古城农校、火车站至古城六十医院,日均发送240辆次客车,日客运量5400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客运汽车360辆、6840个座位;客运量39.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2万人·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23.84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41千米,公交运营车辆40辆,年客运量197.1万人次。 
文化
大理国”一词最早见于南诏第十一世王蒙世隆的国号“大礼国”。旨在效法中原,奉行礼制。“礼与“理”谐音,“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治平。故“大理白族自治州”含有“大治大理,富国兴邦”的意思。 
旅游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保护利用范围5.68平方千米,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坡山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通过ISO9001-14001国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崇圣寺三塔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中西部,是古南诏旧址,国家4A级景区。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1-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
邮电业
社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