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咸,男,是传说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多篇古文中均提到过彭咸,屈原的《
离骚》中提到“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和“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中提到“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屈原赴水,即效法彭咸也。
刘向的《九叹·灵怀篇》中提到“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晚清
曹耀湘的《读骚论世》提到“彭咸,古之忠臣,盖因君国之难,以死殉君者,不必因投水以死”。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真正的大诗人,他的代表作《
离骚》更是千古传诵的作品,但由于年代久远,离骚中的很多诗句也是后人很难完全理解的,比如离骚的最后一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的篇幅之长,涉及的范围之广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他乃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出身高贵,又“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然而其结尾却是作者塑造的主人公也有其崇拜的对象“彭咸”,那么彭咸是什么人?彭咸,在
屈原此前写的楚辞里出现7次,诗人为什么如此推崇于他?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屈原《
离骚》里的彭咸,不见于先秦其它书籍。
王逸《
楚辞章句》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并没有讲明注释的根据。
朱熹承袭了王逸的说法,但心存疑虑。屈原另一篇作品《悲回风》说:“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霓之标颠。......冯昆仑以澄雾兮,隐
岷山以
清江。惮涌湍之礚兮,听波声之汹汹。......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从这一篇来分析,彭咸的确是像申徒狄一样“负石自投于河”(《
庄子。盗》),但彭咸和
昆仑山脉、岷山似乎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离骚》、《
思美人》、《悲回风》、《抽思》四篇作品七次提到“彭咸”。
彭咸
篯铿第三十四代裔孙,字福康。商(殷)代
帝辛(又称纣王)时(商纣、殷纣同),官为贤大夫。时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
食肉目,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于妇人,爱
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纣愈淫乱不止,咸公与众卿渚臣数谏帝辛,君不纳,
太师、少师谋遂去,咸公欲投水而去。(竹书纪年有载:“殷末彭咸,谏纣不用,投江而死”)。东汉顺帝时侍中,文学家、史学家在《楚辞》中赞咸公曰:“彭咸,商贤大夫,可谓与老彭相辉映矣。”后人赞称彭咸为“天下第一谏”。
彭咸 乃
颛顼的后世子孙,楚人的祖伯。据《宋史·邓得遇传》说他的故乡在潭府(
长沙市)。彭咸,是个胸怀大志、刚正不阿、不从流俗,在
商朝末之际为殷商朝臣贤大夫。他是殷朝
耿介之士,直谏商王不听,不得其志,以投江自尽表示抗议,被后世列为人臣的楷模。
他的自沉于江的归宿被
屈原效仿,在一声声长叹后自沉于汩罗江。《
离骚》结句咏叹:“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在作品中屡屡提及,如“愿依彭咸之遗则”就是最好的表达。
李白《临终歌》悲呼:“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为美政不屈而死的彭咸和冲天高飞、扶摇直上的大鹏,是两位大诗人心中永存的偶像,是他们从初始到终结都为之付出真情实感的理想所在。他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永不磨灭。
后代学者还有人提出过彭咸是两个人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巫彭”与“巫咸”,根据是“彭”和“咸”倒是的确出现在在文献中。商代甲骨文的卜辞中就有“贞人”彭的名字,可知彭是专司
占卜的神职人员。
殷墟卜辞中“巫咸”为殷旧臣,与
伊尹地位相当,伊尹把他推荐给商王
太戊后,他“治王家有成”,一改太戊以前几朝的衰败面貌,从而使“殷复兴、诸侯归之”。《世本·作篇》里也写到:“巫咸作,巫彭作医”,巫彭、巫咸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卜筮、医药之祖,当时医、卜是不分家的。
在神话传说以及那些所谓修真成仙的故事里,
篯铿和巫咸两人死了无数回却一直活着是因为服用了仙丹,著名诗人
李贺的《浩歌》云:“
王母娘娘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就是说的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