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玉,1948年7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曾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曾任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等职。
郝如玉小时候因为“出身”原因,总被“打压”,1968年,郝如玉在
运城市一个偏远的村庄插队。1978年,郝如玉回到了北京。因为出身原因一直得不到分配。之后他被纳入了统一战线的视野,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点培养。1978年9月,郝如玉考入
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任税务系副主任,主管教学。1992年,郝如玉成为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党外主任。1997年至2003年,先后担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会长、北京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务。2004年1月,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2008年3月5日,他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郝如玉写的《直接税的税制不适合中国国情》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批示。次年5月,他写的《遗产税在我国不能开征》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
郝如玉出版了著作30多本,200多万字,包括《国家税收》《
外国税制》《
中国税制》等。他还发表了论文100多篇,其中《十年税制改革反思》《防止国际避税的国际征管合作研究》分别荣获全国税收科研优秀成果
二等奖、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一等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郝如玉父亲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母亲是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翻译。他的外公
潘馥在
张作霖任大总统时,曾任
北洋政府总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父母被看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的外公更是大官僚、大军阀,郝如玉因此受到许多不公平待遇。
郝如玉小时候,参加了
北京市少年宫话剧组,有文艺特长。他和妹妹就报考了文艺兵,由于出身原因未被录用。初中时,郝如玉报考飞行员因为个子矮体检未通过,初中毕业后,他报考航空工业学校,又没去成。
1968年冬天,郝如玉去
运城市一个偏远的村庄插队。在
山西省插队的日子,郝如玉每天都要干农活,这让在城市里长大的他很是吃不消。1978年,郝如玉回到了北京。因为出身原因一直得不到分配。之后他被纳入了统一战线的视野,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点培养。
工作经历
1978年9月,郝如玉考入
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被评为讲师。同年,任税务系副主任,主管教学。1992年,郝如玉成为中央财经大学第一个党外主任。1997年,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会长。1998年,他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当选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2003年,任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2004年1月,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2008年3月,他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2012年12月,郝如玉写的《直接税的税制不适合中国国情》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批示。次年5月,他写的《遗产税在我国不能开征》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
社会活动
2013年11月22日,郝如玉应邀出席了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言。12月,郝如玉在
深圳市参加了“促进深圳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的税收研究”课题结项会。2014年6月,郝如玉在北京参加了主题为“经济增速换档与经济发展转型”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
高峰论坛”并致辞。2018年,郝如玉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
2022年12月3日,郝如玉出席了中国法学会
财税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第34届海峡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2023年10月21日,郝如玉在九江参加了税收现代化建设论坛暨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会上进行了致辞和主题演讲。11月18日,郝如玉在在北京正大中心,盈科全球总部参加了“中国财税法治论坛暨
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比较与规制衔接研讨会”并致辞。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族背景
人物作品
书籍作品
郝如玉出版的著作30多本,200多万字,包括《国家税收》《
外国税制》《
中国税制》等。
其他作品
郝如玉发表论文100多篇。在美国《芝加哥时报》《光明日报》《中国税务报》《税务研究》《中国税务》等报刊发表作品。主持课题16项。
思想主张
税务代理
郝如玉参与税务代理制度的设计,提出的主要观点:一是要给税务代理规定法定业务,这是税务代理行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二是要解决税务代理行业的动力问题,即外部加强税收的征管稽查,内部提高税收策划的水平,三是要积极促进税务代理机构逐步成为真正的社会中介机构。这些观点对税务代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人民收入
郝如玉认为,中国人民收入分布状态呈金字塔型,良好的收入分布状态应呈枣核型,即两头小,中间大,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让穷人脱贫进入中产阶层,进而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的存在是经济结构合理化、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其目的应是让穷人变富,而绝不是让富人变穷,当前
中原地区”“杀富”不能治贫,“杀寓”也不够治贫,只有促富才能治贫。
主要成就
税务代理制度建设研究
郝如玉对
日本、
韩国、
美国等国的税务代理制度,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研究、比较,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他参与了中国税务代理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由于这方面的突出贡献,当选为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税务代理产生初期,他参与税务代理制度的设计,并发表了很多论文。
中国收入调节的政策研究
郝如玉对中国收入调节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把这个课题写成文章作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稿《我国收入调节的政策取向应该是“促富治贫”》,引起很大的反响,《
人民政协报》《
中华工商时报》《广州日报》进行了刊登和专访。
实现国、地税机构合并的研究
郝如玉对国、地税机构合并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94年,
中原地区实行国、地税机构的分设,其弊端逐步显露出来,且越来越明显。一是国、地税机构分设直接加大了税收征管成本。1994年以前,中国税务人员的数量为五十余万人,而到1998年时已达到100万人以上,中国税收征管成本约占税收收入的6%,远远高于
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的征税成本仅为0.58%,日本也才1%。二是国、地税两套
税务机关都向同一纳税人征税,导致了税务机关的重复劳动,降低了税务机关工作效率。三是国、地税机构分设也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四是国、地税两套税务机关的职能仍有交叉,在计划安排和政策执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早在国、地税机构的分设初期,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实践。他在1995年与
临汾市国、地税合作成功地试行了国地两税合办纳税申报大厅,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国家税务总局的课题《国地两税合办纳税申报大厅的实践与思考》,该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国家税务总局征管改革的示范性样板。
其他成就
2003年2月郝如玉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由于所做的提案、发言都有科研课题组做后盾,所以质量高,影响大,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被全国政协聘为全国政协信息特邀委员,为中央决策谏言献策。他的提案和发言,如《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在全国建立和推广纳税服务体系》《必须努力降低征税成本》《加快注册税务师法立法步伐》《发展民营经济,打造民企“航母”》等,多次被
新华出版社《
人民政协报》《
光明日报》《中国注册税务师》等报刊报道,受到政协领导的好评。
郝如玉在北京市人大会召开期间提出多项建议,如“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召开北京市非公经济工作会议的建议”、“一视同仁,给非公企业安排股票上市指标的建议”等。他多次接受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的采访,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的
改革开放政策。在北京市人大主席团会议上提出“市财政年度计划收入指标不要定得过高”并做了精辟的阐述,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还提出“关于停征自行车税的建议”及“社会保障费由地税局代征的建议”等,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郝如玉长期从事税收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税制改革、税收成本效率、收入调节及中国税务代理制度建设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对税收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论文有《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与防范》《中国证券市场税收发展与完善》《国地两税合办纳税申报大厅的实践与思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对策研究》等,对中国税收事业发展有较大贡献。
郝如玉原任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主任,2002年他主持向教育部申办本科税务专业成功,使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成为当年全国唯一本科可以举办税务专业的大学。2004年他调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任副校长,又带领该校财税学院向教育部申办本科税务专业成功,使该校成为少数可以开办税务专业的大学之一。2006年他成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为该校建立财政专业博士点做出了贡献。
人物事件
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2011年3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郝如玉在接受
正义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检察机关加强了对检察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开展了全国检察机关“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和“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保障自身公正廉洁执法,值得肯定。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公正司法。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从人生的低谷走向顶峰,郝如玉,修身、修业、修性,治国、平天下。他人生的
彩虹,绚丽多姿,灿烂辉煌,绽放着品性和智慧的光芒。(《
中国统一战线》期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