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创立于2000年的公立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主要的教学与科研单位。学院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地处终南山麓,潏水之滨,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与优良的学术环境。
历史沿革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1944年建立之时即设有史地系。1954年学校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始独立建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担任系主任。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保留原有建制。20世纪80年代中,由历史系分设独立建制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所、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2000年学校进行管理机构改革和院系体制调整,历史系、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为历史文化学院。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辖历史系和文博系,以及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等八个院属研究机构,此外还设有历史艺术博物馆和资料室。
学院有历史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博物馆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已具备相当完善的历史学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不同的领域中先后出现过史念海教授等一批成就斐然享誉学林的专家学者。在职教职员工67人,其中专业教师56人,该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专业教师的51.8%,具有研究生(博、硕士合计)学历者占91.1%。高级职称教师占82.1%。教师曾在外校取得学历或学位者占75%,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多样。专业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78.6%,各个年龄段分布合理。
科研教学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具有雄厚   的历史学科教学和科研力量。秉承“自由、自信、自尊、自强”的办学理念,奉行“厚基础、强学科、重人文、寓现代于传统”的育人方针,为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有40多部高水平专著出版,一大批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吴玉章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多项各类学术奖励。有2门课程被列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历史学在全国高校各类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学科设置
目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考古学),以及中国史、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语文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方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全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协调全校外事活动,为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学校外事接待活动的策划、实施;校际交流计划的统筹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协议的拟订、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运转情况的跟踪管理、服务;外国留学生和研究学者的归口管理,包括发展规划的制订、参与招生、外事和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外国专家的聘请、报批、外事和生活管理;国际会议的审核报批;境外办学的联络、审核和报批;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和学生因公出国(境)护照、签证(通行证)的办理,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校内有关手续的办理;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事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学校还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近4000余人。
教学成果
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27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6 项, 2 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推荐使用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6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毕业生因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踏实敬业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显著优势。。“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 81 项,教育部项目 106 项;有 118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发表学术论文 4793 篇。
自然科学“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4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60 项; 863 计划项目 4 项, 973 前期专项项目 2 项;出版学术著作 105 部,发表学术论文 6454 篇;有 23 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116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1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
师大特色
学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理想和通专结合、文理渗透的原则,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六个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中部分学生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补助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中国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马克思列宁主义读书社先后得到几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学校积极探索教师教育“ 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 3000 余人。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学院简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01-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科研教学
学科设置
对外交流
教学成果
师大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