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劳工党
1980年成立的巴西执政党
巴西劳工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是巴西的一个政党,也是拉美最有影响的左派党之一,1980年2月10日成立,主要由城乡劳动者、工会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组成,有党员约160万人,现任主席格莱西·霍夫曼(Gleisi Hoffmann),政治思想上主张“劳工社会主义”。
巴西劳工党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末圣保罗劳工自发的工会运动。1980年2月,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与工会领袖、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创建了巴西劳工党。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2003年至2010年连续担任两届总统。2022年10月,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再次当选巴西总统,于2023年1月1日就职,任期四年。
巴西劳工党社会政策上主张建设真正代表社会群体利益的政党,实行改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经济政策上主张公平分配财富;外交政策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具体政策例如居民用电补贴项目、扫除文盲运动、零饮饿计划以及后来的家庭津贴计划。
成立背景
巴西劳工党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末圣保罗劳工自发的工会运动。劳工党的成立,是巴西城乡劳工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为争取言论和组织自由而长期斗争的结果。
1964—1985年军政府统治时期,巴西经历了快速的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村 和城市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资本主义的大规模扩张,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农民为了生存不 得不涌向城市出卖劳动力,从而扩大了该的工人阶级队伍。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 平等,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农民和中问阶层对军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掀起了罢工的浪潮,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新工会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西劳工党应运而生。
历史沿革
1979年10月,以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为首的一批工会领导人在圣贝尔纳多召开全围会议,包括卢拉在内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决定组建巴西劳工党,并成立了临时全国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明确表示,劳工党进行斗争的目标是为了让工人拥有政治和经济权力,这是结束剥削和压迫的唯一途径,同时呼吁广泛动员群众,壮大反对独裁政权的民主力量。1980年2月10日,最高选举法院正式宣布巴西劳工党成为一个合法政党。此后,劳工党将该日期作为自己正式成立的时间。1981年8月,劳工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纲领主张在巴西建立一个没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社会,指出社会主义是解决当时问题的唯一道路。
受益于大规模的政治动员,巴西劳工党发展迅速:到1982年底,该党的党员人数达到24.5万名。1983年,劳工党参与创立了巴西三大工会之一的“劳工统一中心”,并且领导无地农民运动,开展争取土地的斗争。与此同时,劳工党积极参加各级议会选举。1982年该党第一次参加众议院选举,以“工作、土地和自南”为竞选口号,呼吁结束巴两的军事独裁,将权力交给人民,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此次选举结果,劳工党赢得了3.5%的选票,获得8个众议院席位。
在1986年11月的众议院选举中,巴西劳工党的得票率与1982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7%,众议员人数从1982年的8位增加到16位。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圣保罗获得了651763张选票,比全国其他任何议员都多。在1988年的地方选举中,劳工党一举获得36个市长职位,该党的市议员从1982年的118名增加到900名,这对劳工党来说是不小的胜利。
20世纪90年代是巴西劳工党力量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参与各类地方选举和总统选举中,劳工党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届市长选举中,劳工党所获得的市长职位分别为54个、115个和108个。在1990年、1994年和1998年三届众议院选举中,劳工党赢得的席位分别为35个、50个和59个。1990年劳工党在参议员选举中实现零的突破,获1席;在1994年和1998年的参议员选举中,该党分别获得5席和7席。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作为劳工党的候选人参加了1989年、1994年和1998年总统选举,虽然均败北,但都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分别为47%、27%和31.7%。
进入新世纪,巴西劳工党更是迅速崛起。一是劳工党在2002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获得91个议席,首次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二是卢拉在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61.3%的得票率获胜,使劳工党成为执政党;三是党的指导思想“劳工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劳工党建党之初并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理论纲领,经过多年对斗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直到1990年,才在劳工党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了题为《劳工社会主义》的决议,首次明确提出“劳工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在1999年11月召开的劳工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劳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一任期结束后,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2006年的总统选举中以61%的得票率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2003—2010年是卢拉执政时期。在此期间,巴西经济发展迅速,成为金砖国家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卢拉政府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重点推出的以全民扶贫和消除饥饿为目标的“零饥饿计划”,使2800万巴西人摆脱贫困,创造了超过1500万个正式工作岗位,最低工资有62.8%的实际增长。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的接班人迪尔玛·罗塞夫在2010年和201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开启了劳工党执政第三和第四任期。2011年一2016年8月是罗塞夫执政时期。罗塞夫在沿袭卢拉政府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实行“壮大巴西”“企业创新”等发展规划,加强对基础设施、能源、机械等重点领域的投资,逐步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罗塞夫政府坚持消除贫困,在延续卢拉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推出了多项新举措,如旨在帮助1700万人摆脱贫困的“巴西无赤贫计划”。此外,罗塞夫政府还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重拳打击暴力和犯罪行为等。
然而,2015年巴西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这种状况是巴西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的持续恶化、高通胀和失业率持续上升,引起巴西民众的不满。2015年,巴西爆发了数次示威游行,要求罗塞夫总统下台,罗塞夫的支持率从2013年3月的顶峰79%骤跌到8%的历史最低点。经济的恶化和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的事态严重化导致罗塞夫总统陷入政治危机。2016年5月11日,巴西参议院以55票对22票通过了特别委员会提交的弹劾罗塞夫的报告,暂停罗塞夫的总统职务,南副总统米歇尔·特梅尔担任代理总统。同年8月31日,参议院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对罗塞夫的弹劾案,副总统特梅尔接任总统职务至2018年。随着罗塞夫的下台,巴西劳工党连续执政13年8个月的历史宣告结束。
巴两劳工党的政治厄运接踵而至。2016年9月,前总统卢拉冈巴两石油公司腐败案遭到联邦检察院正式指控,这在巴西引起强烈震动。罗塞夫总统弹劾案和前总统卢拉被指控参与腐败案使劳工党接连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迪尔玛·罗塞夫下台后不久,在2016年10月举行的全国市政选举中巴西劳工党表现不佳。根据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公布的统计结果,在全国27个州的首府城市竞选中,劳工党候选人除在偏远的阿克里州首府里奥布朗库获胜外,仅在东北部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获得进入第二轮选举资格,而且得票率远低于竞争对手。
尽管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因被指控贪腐罪入狱,但是2018年总统选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卢拉依旧是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这对劳工党来说,是重新夺回执政权的绝佳机会。但不幸的是,卢拉的总统候选人资格被取消,劳工党不得不推选曾担任圣保罗市长的阿达为卢拉的接替者参加总统选举。由于劳工党身陷腐败的传闻,选民对劳工党腐败印象的深恶痛绝远远超过对右翼社会自由党候选人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非主流价值观的担忧。博索纳罗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55.13%的选票,击败劳工党候选人费尔南多·阿达(44.87%),当选为巴西新一任总统。腐败的传闻对劳丁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仅体现在该党在总统选举中的失败,也体现在它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席位的减少:分别减少了13个、7个。劳工党跌落低谷。
但是,在2018年总统选举中,社交网络特别是假新闻明显干扰了选举结果。根据透明国际巴西分支机构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82%的受访者表示,2018年的选举受到了假新闻的影响。自那以后,劳工党意识到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对有效地解决政治争端的重要性。劳工党对所有的宣传部门进行了重新整合,对其工作方式进行了改进,建立并不断完善有组织的、广泛的数字网络。为此,劳工党推出了一个有关该党的手机应用程序,为该党成员提供信息并使他们保持联系。该党还设立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促进了有关该党的信息的传播。此外,劳工党建立了“网上真相”——一个揭露和谴责谎言的平台,以反击右翼政党发布的假新闻。为更有效打击假新闻,劳工党宣传秘书处还建立了监测社会网络的平台。
巴西劳工党认识到,在2022年的总统选举中仅仅有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作为该党的魅力型领袖是不够的,还需要民众的广泛支持,这样卢拉才能以工人阶级的名义夺回政权,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个强大的、有组织的民众运动,组织和动员民众力量。在劳工党成立42周年纪念日之际,该党宣布建立人民斗争委员会,并且争取在2022年5月前建立5000个人民斗争委员会。人民斗争委员会是以劳工党成立初期在工厂、学校、基层社区建立的核心小组为模板,在基层组织和动员民众力量。这是劳工党根据丰富的斗争经验所作出的决定。人民斗争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把对劳工党的普遍认可转变为一支能够在全国各个角落进行对话和战斗的有组织的社会力量。它是所有希望参与各地斗争并为改变巴西人民的生活作出贡献的人的组织。参与者可以通过人民斗争委员会与劳工党领导人进行交流,接受培训,并在如何动员他们的社区保卫一个民主和公正的国家方面得到指导。巴西民众可以按城市、街道、社区、学习地点、工作场所组织起来。它的活动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以线上方式进行,或者两种方式相结合。
经过一系列调查,2021年4月巴西最高法院撤销了对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的定罪,案件终于真相大白。这不仅洗刷了巴西劳工党的不白之冤,而且为卢拉参加2022年总统选举扫清了障碍。为了赢得选举,卢拉致力于建立和打造反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阵线的政党联盟“巴西希望”。卢拉所在的劳工党同巴西共产党、绿党两个左翼政党结盟,并获得了可持续网络党、社会党、社会主义自由党、团结党、前进党、行动党的支持。卢拉甚至选择昔日的竞争对手阿尔克明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卢拉主打“怀旧牌”,通过对比劳工党往昔成就和当前博索纳罗政府的败绩,试图唤起巴西民众的美好记忆。
经过在全国各地的走访,与各种各样的政治和社会领导人交谈,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和阿尔克明发起重建巴西的运动,即“让我们一起为巴西而战”运动。该运动于2022年5月7日在圣保罗正式启动,巴西劳工党、巴西共产党、绿党、可持续网络党、社会党、社会主义自由党、团结党、民众运动中心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卢拉和阿尔克明强调了恢复巴西人民的公民权和尊严的重要性,呼吁巴西民众团结起来,将巴西从当前的危机中拯救出来。该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各个城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22年10月2日,巴西国会众议院席位全部改选,在参议院改选的27个席位中,巴西劳工党仅获得8席。10月30日晚间,巴西总统选举结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最终以50.9%比49.1%的得票率战胜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 再次当选巴西总统。这次选举胜利在劳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劳工党从低谷中再度崛起。
组织结构
两阶段代表会议制度
在正式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举行之前,先举行一系列“会前会议”;这种“会前会议”在市、州和联邦各级分别举行,就党在各个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而正式的全国代表大会主要是审核和批准“会前会议”已经决定的事项。党内选举也循着同样的程序进行:在每一城市定期召开的市级党代表会议上,首先选举该市党的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再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各州和联邦一级的指导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按同样程序产生。市党代表会议的代表选举参加州党代会的代表,州党代会顺次再选出参加联邦党代会的代表。
核心小组
核心小组是巴西劳工党的最基层的组织结构,所有党员均应参加一个核心小组的活动。这项制度是为了保证党的决定能够在基层党员充分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劳工党党章规定,核心小组可以按居住地域、工作场所或社会运动的范围组成。核心小组是党员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合,同时是党与社会运动联系的纽带。核心小组将讨论党的地方和全国领导机构提出的议题,同时可以提出领导机构所没有涉及的问题并督促领导机构拓宽讨论问题的范围,以维护党的利益。核心小组还有责任开展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政治教育,维护党内民主程序的正常运作。在每一个城市中,经1/3核心小组的要求,该市党的指导委员会必须召开党的特别会议,讨论核心小组提出的有关问题。党章规定,各级党的指导委员会以及党的议会党团在作出重要决策时,应听取党的核心小组的意见。
历任领导
以上截至2024年4月
现任主席
以上截至2024年1月
意识形态
1980年2月10日,劳工党宣告成立,在《建党宣言》中指出,劳工党是“广泛且开放”的政党,明确提出反对阶级主义、消灭剥削与压迫、争取民主、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争取国家独立、支持世界被压迫阶级的斗争等具体目标。
“广泛且开放”的建党思路吸引了一大批要求推翻军事独裁政权的左翼人士和组织,其中以工人为主要群众基础,还包括前巴西共产党成员、托洛茨基派、民主社会主义者、解放神学流派、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底层群众,成员身份复杂,意识形态差异较大。因此,劳工党成立初期的主要主张是争取民主和反对军事独裁,并不强调社会主义。
东欧剧变”后,劳工党内部针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广泛辩论。1990年,劳工党正式提出“劳工社会主义”概念,之后逐步形成了相对清晰的理论框架。
政治主张
巴西劳工党政治上主张建设真正代表社会群体利益的政党,实行改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经济上主张公平分配财富;对外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社会政策
追求广泛且深刻的民主。民主既是争取民意、捍卫人民尊严的工具,也是政治行动的目标、宗旨和永恒的价值观,主张实现政治社会化,追求根本性的民主,即政治自由与经济、社会权利之间的统一,强调捍卫群众的生命、土地、住房、就业、医疗、食品等方面权利。在制度层面主张实现代议制民主和参与式民主的有机结合,促进群众参与国家的政治进程和经济管理。
自2003年始,卢拉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社会计划,例如居民用电补贴项目、扫除文盲运动、零饮饿计划以及后来举世属目的家庭津贴计划。在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第一任期结束时,家庭津贴计划已经覆盖全国1100万家庭。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执政8年间,巴西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0巴西雷亚尔提高到510雷亚尔,扣除通货膨胀实际涨幅为53.6%,到迪尔玛·罗塞夫被弹劾时,最低工资标准已达880雷亚尔。另外,最低工资的购买力也从2003年的1.38个“基本食品篮子”提高到2014年的2.21个“基本食品篮子”。同时,劳工党政府执行了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金转移支付政策——家庭救助金计划,即针对不同级别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有差异的现金补贴,附加条件是受救助家庭必须保证学龄儿童入学且按规定接种疫苗。总体来看,减贫效果明显。
经济政策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发展思路。主张实行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协调一致的发展模式,允许国家所有、私人所有、集体所有等多种所有制并存,但强调国家在经济规划中的调控作用,深化土地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应以民主规划、环境导向为核心,以服务人民为目标;经济不应该是财富的集中,而应满足人类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因此要把经济规划权从那些以积累资本为目标的人手中收回来,使其脱离资本主义市场的无政府状态,脱离少数既得利益的、消费主义的和牺牲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国家官僚和大企业家之手。
自2003年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执政到2016年迪尔玛·罗塞夫被弹劾,劳工党政府基本延续了卡多佐时期的私有化、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将初级财政盈余、浮动汇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值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劳工党也强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是强化国家发展的自主权。
2005年12月,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政府提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偿还贷款,解除与该组织的贷款协议,展现了劳工社会主义强调的经济发展自主权。二是加大公共投资力度。2007年,卢拉政府推出的“加速增长计划”,其核心宗旨是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加速增长,这一政策在迪尔玛·罗塞夫执政期间也得到延续。三是制订“再工业化”政策规划。2011年,罗塞夫政府推出“强大巴西”计划,通过减税、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投资等手段提高工业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外交政策
支持国际主义。呼吁社会主义政党要深化合作,强调民族国家的主权必须得到尊重,支持各国人民的自决,重视国际主义行动,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压迫,消除导致战争和其他政治社会冲突的所有根源。劳工社会主义还强调,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必须加以改革或调整,推动构建以平等、合作、发展、和平为基础的世界政治上层建筑。此外,劳工社会主义主张将国家建设与国际环境相联系,建立一个能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不受大国强权控制的多边和多极世界,促进拉美各国尤其是南美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一体化,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金融、贸易等的控制。
执政期间,劳工党政府较好地利用拉美“粉红浪潮”,引领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全球层面,劳工党政府一直将“南南合作”置于外交的核心位置。执政期间,劳工党政府强化了与新兴大国的合作,同时积极推动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对话与合作,既拓展了巴西的“外交边疆”,也有效推进了巴西海外利益布局。同时,在“南南合作”过程中,劳工党政府敢于对发达国家霸权行径说“不”,反对美国的单边军事行动,并在巴以冲突、伊朗核危机中积极斡旋,这些实践也与劳工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国际主义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选举记录
总统选举
众议院选举
重要人物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1945年10月出生,劳工党人。工人运动出身,1972年当选巴西圣保罗冶金工人工会第一书记,1979年参与组建巴西劳工党,1986年当选众议员,曾三次参选总统失败。2003年至2010年连续担任两届总统。2022年10月,巴西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卢拉以50.9%得票率战胜雅伊尔·梅西亚斯·博索纳罗,再次当选巴西总统,于2023年1月1日就职,任期四年。
迪尔玛·罗塞夫为巴西劳工党党员。20世纪世纪70年代,她积极参政,因参加了反独裁地下组织马克思主义游击队而坐过牢。2000年加入巴西劳工党,2002年,获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委任为矿业及能源部部长,于2005年升为有巴西“首席部长”之称的巴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2010年3月罗塞夫辞去公职,决定参加第40任巴西总统选举。在第二轮选举中,罗塞夫获得56.05%的选票,当选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对外交流
2009年5月18-19日,巴西劳工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于在北京举行。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和劳工党总书记若泽·爱德华多·卡多佐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劳工党代表团全体成员以及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等8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
2024年4月9日,中国共产党和巴西劳工党第七届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劳工党名誉主席、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分别向研讨会致贺信。
相关争议
月费案
大型月费案源自巴西主要执政党劳工党的内部举报。2005年,劳工党议员罗伯托·杰弗逊向媒体爆料称,为拉选票,劳工党收受企业家献金,并挪用政府广告预算和国有控股企业退休金向执政联盟中其他党派的议员按月支付“酬金”1.2万美元,行贿总额高达3300万美元。丑闻曝光后4个月内,有2名政府部长、3位党主席和7家国企负责人先后辞职,劳工党主席、秘书长、财务总管和道德委员会主任也相继辞职。
这起案件被称为“巴西历史上最大的政治腐败案”。巴西总检察院向最高法院移送的卷宗多达234份,长达5万多页。38名被告来自5个政党,巴西政坛前三大政党全部牵涉其中,被指控的罪名包括挪用公款、洗钱、贪污、受贿、欺诈等重罪。
2012年12月,巴西最高法院以贪污、洗钱、滥用公共资金等罪,判处前总统办公厅主任迪尔塞乌、劳工党前主席热诺伊诺、劳工党前财务主管索尔斯等25人6至11年的监禁,涉案的3名联邦议员自动失去任职资格,广告商瓦莱里奥因贿选议员,被判处40年监禁。
瓦莱里奥被重判后,举报巴西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与时任财政部长帕洛奇于2005年让一家葡萄牙公司通过澳门银行向劳工党转账700万巴西雷亚尔,用于私人消费和贿买议员。2013年4月,巴西警方以涉嫌腐败为由,启动对前总统卢拉的刑事调查。
卢拉入狱
2017年7月,巴西总统、巴西劳工党创始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被判贪腐和洗钱罪名成立,获刑9年零6个月。2018年1月,卢拉二审被认定罪名成立,刑期增加至12年零1个月。随后卢拉提起上诉,但于3月26日遭到驳回。在二审上诉遭驳回前,卢拉向巴西联邦最高法院申请了人身保护令。2018年4月,卢拉入狱,后于次年11月出狱。2021年,卢拉之前的犯罪判决被巴西法院裁定为无效。
目录
概述
成立背景
历史沿革
组织结构
两阶段代表会议制度
核心小组
历任领导
现任主席
意识形态
政治主张
社会政策
经济政策
外交政策
选举记录
总统选举
众议院选举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相关争议
月费案
卢拉入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