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白村
山西太原清徐县清源镇下辖村
中高白村古名蒿泊,泛指三个高白;又名:堡子,专指中高白区域。位于清徐县西南部,太原盆地中部西北边沿,吕梁山南面,黄骅港—山丹公路(太绥公路)两侧。地理坐标:东经112°17′,北纬37°35′。
四周与东高白(东),方山(北),新民(西北),西高白(西),贾兆(东南)及交城王明寨(南)接壤。东西宽1.150公里,南北长3.650公里,全村面积2.82平方公里。
区位交通
村庄东距县城清源镇8公里,(直线距离,下同);北距古交市45公里,西北距娄烦县城69公里,西距离石150公里,西南距交城县7公里,距文水县26公里,南距祁县27公里,东南距太谷32公里,距省城太原市50公里,距首都北京市540公里。今日中高白地形图貌、宛如挺身站立铁铸巨人。村北果园、菜地为头颈;村南居民区为其胸部;村南旱地为躯干。巨人昂首挺身,仰望东方,为今日成就而欢欣,更憧憬未来的辉煌。
建置沿革
古代
高白历史悠久,古隶建置,远莫可考。本村及周边许多村庄民间流传有“南有贾兆,北有窑,中间圪夹的张旮”的古语。贾兆传为春秋时屠岸贾的故乡,有屠岸贾墓,窑指今新民村,新民村古名窑儿上。该村附近,1984年发现很多古文物,经山西大学历史系师生鉴定,属新石器朝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张旮旯在高白镇东截,距上述二村都不足五华里,此外,1957年本村马西道地打井时,曾在10米深处挖出古陶罐。这些情况说明2500年前的周代乃至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本村及周围已有先民居住。
春秋战国时期,蒿泊隶属清徐县管辖,春秋梗阳为晋国,战国为赵国。秦时,梗阳归太原市管辖。汉代,这里水草丰茂,是朝廷牧地,附近筑有印驹城,管理牧畜。隋朝,本地在蒿泽北边曾是并州总管杨谅屯大兵抗拒隋将杨素之地,此地属榆次区后燕入晋阳县管辖。唐时,这里地处北都(今晋源区古城营一带)与西京之间的官道上,人口渐增,此地为清源镇管辖。五代十国时,战争频繁,这里成为兵寨(今仍有前寨、后寨的街道名称)。宋时这里已是较大的村落,归属河东路并州管辖。赵光义端拱年间(988——989)村民建筑了方山寺(见光绪《清源乡志》)。
元代,东村归中书省冀宁路清源县管辖,本村蒿泊之外载于交城玄中寺宗宿和尚灵塔铭——铭文有“清源县蒿泊村社长康荣”字样,时在元统二年(1334元后期屡遭兵,村庄凋敝,河泊肆虐,村里房屋、土地漂流而去,村民背井离乡,徙居异地,几近绝迹。仅留下康、孔、白三户栖身)。之后刘、王、李、高、张、陈、武、梁、贾诸姓始祖先后迁来定居,村庄再度兴旺。到明朝中叶,此地归太原府清徐县管辖,人口聚增,皆因官道通过,商贸发达,乃成集镇。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姜瓖反清,这里战乱频仍。顺治后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顺治十五年(1658),清源知县和羹编(清源县志)时,将村名“蒿泊”二字去掉草头水旁,改为“高白”。
清代沿明制,清源县设二十八都,城关的王都为领都,领辖其他二十三都。高白镇为高白一都,属城南二都领辖。
乾隆二十九年,清源县降为乡,归徐沟县管辖。光绪年间,清源乡分为东、西、中三路,共22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高白镇为一个统一的行政村,统一的自然村,属徐沟县清源乡西路。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复置清徐县,民国4年又降清源县为乡,仍归徐沟县管辖;民国6年,复置清源县。民国6年至26年推行区、村制。清源县分三个区,73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高白分东、中、西三个自然村,叫东截、中截、西截,同为一行政村,名高白镇,属第一区,高白镇除管辖高白三村外,还管辖崔家山、刘家、桑岩、羊圈、方山口等自然村。
当时的高白镇中截因旧有堡墙包围,故又称堡子里。
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老区与游击区设有民主政权,县政府、区政府没有固定驻地。民国28年(1939年)到民国37年(1948年)6月,民主县政府将清徐县分为4个区31个行政村,本村属第三区。
民国34年(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在县内设区治村。高白为一个治村,属第三区(区公署驻中高白牛三只院,区长郑文轩)。高白治村内分高白东村、高白中村、高白西村共三个自然村,沿至民国36年4月。民国时期东高白、中高白、西高白三个自然村,均属高白乡,乡公署设立在中高白村。高白乡另辖贾兆、王明寨、油房堡、柴家寨四村、共辖7个自然村。中高白自然村下分6个闾,每个闾分五个邻,每个邻有五户多。
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占之后,高白三村合称高白镇,相当于一个行政村,设一维持会(会长武秉仁),但三村仍各设村长,分管各村。民国28年(1939年),高白镇除管高白三村(又称三截外),还管辖山乡与边山六村,民国29年后,山乡会与高白镇分治,高白镇仅管高白三个自然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8年7月至1952年7月清徐县分为4个区,69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高白三个自然村为一个行政村,属第三区,区公署驻中高白。中高白自然村下设6个闾。
1952年7月,清源、徐沟镇两县合并后全县分6个区,97个行政村,209个自然村,高白为行政村,属第三区,区政府设在中高白村。
1953年冬撤区划乡,全县划分为41个乡,下辖212个自然村。原高白行政村改为高白乡,辖高白三个自然村。
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中高白的二个初级社中西社、前进社与东、西高白的胜利社、团结社联合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叫一心社,下分三大队,14个小队。中高白为一个大队,分4个小队。高级社兼有村级行政职能,村组织及领导机构逐渐闲置消亡。1957年,全县小乡并大乡,原高白乡与方山乡、崔家山乡(除市儿口)合并为高白乡。1958年2月,一心社分为三个支社,中高白为二支社。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高白乡属红旗人民公社,一心社属高白乡,中高白为一心社、二支社。
1959年,取消了乡的建制,红旗公社一分为三,其一为高白公社,建社不久,公社驻地由中高白村迁至东于。1960年初,一心社解体,分为三个独立的管区,中高白村为高白二管区,下分四个生产队。
1962年,高白二管区改为中高白生产大队,下分为四个生产队。1969年至1970年大队管委会改组大了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高白公社改名东于公社,中高白大队属东于公社。
1984年5月,国家实生农村管理体制政策,将人民公社队改为乡(镇),建立人民政府,东于公社改为东于镇。实行政社分离,恢复乡(镇)、村建制。中高白大队改为中高白村,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属东于镇。
村貌变迁
明、清以至民国,高白镇虽历代经盛衰沧桑,但村镇整体布局变化不大。南北狭,东西长,号称5里长街,村民自古说它像一条栖身草泽、仰首长吟、伺机腾飞的长龙。东截为龙头,头向上(北面)抬起,哨楼门是头顶;中截龙身平正,堡子正街为脊梁,南街为肚腹,南伸的几条小巷为龙爪;西截为龙尾,尾端通往夏家营的门。
60年代初,高白二管区(后改为中高白生产大队),村政管理与生产管理,完全和东西高白分开。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高白村庄建设向南缓慢发展,南街与后南街道有堡子街、南街、后南街以及后寨街、前寨街,均为东西走向。
1974年开始,在旧太汾公路以北、旧村南批地建设新居民区,至1986年,新居民区建成(中兴区),新居民区街道依陈嘉庚先生建议,仿太原市街道命名:东西向为街,南北向叫路,街路间小胡同叫巷。基本格局是二街七路51巷。二街是中兴街、中兴南街。七路由东向西依次分中兴东二路、中兴东一路、中兴路、中兴西二路、中兴中二路、中兴西一路、中兴西二路。51巷分布在各路之间,均分东西走向。
1978年开始在旧太汾路以南,新公路以北建炭黑厂、水泥厂、焦化厂、形成一条南北向大街——中华路。1996年,在中华路以西商业街(旧太汾公路)以南,始建中华苑住宅小区。2000年底,建成各式小二楼住宅84套,由东向西依次分A区、B区、C区、D区,已有72户村民迁入。
1993年,开始在新黄骅港—山丹公路以南建厂,至2000年,宏良焦化厂、宏信焦化厂、建中焦化厂、宏宝洗煤厂、昱威洗煤厂、盛宇硅炭黑有限责任公司、飞宇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建成,占地400亩,形成路南工业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区位交通
建置沿革
村貌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