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孙家集镇隶属于著名的“蔬菜之乡”─
山东省寿光市,是寿光市的西南门户,是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收入1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经济总收入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比上年增长358元;农村储蓄余额1.4亿元,人均4600元。1995年跨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行列。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该镇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以蔬菜支柱产业为主,逐渐形成了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285公斤,总产2560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1.18万个,年产各类鲜菜2.6亿公斤,实现收入3.4亿元;果园面积发展到4000亩,果品总产400万公斤;新建大型养鸡场2处,发展饲养大户312个,肉鸡出栏150万只,肥猪出栏1.8万头。镇村企业形成了以机械、汽车配件、盐化工、印刷、建筑安装、日用化工、冷藏加工、蔬菜深加工为主的61家企业,其中镇办企业16家,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职工5100人。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镇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800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12个。特别是新上的潍坊绿鲜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蔬菜1.2万吨,创利税1000多万元,被列为省农副产品加工百家龙头企业,实现了企业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带动5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向生产与加工一体化方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设镇医院1处,设备比较齐全。全镇41个村都建起了甲级卫生室,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中学生在校1510人,小学生在校3116人,拥有“省级规范化学校”2处,“
潍坊市规范化学校”1处,“潍坊市一类园所”1个。1995年镇教委被潍坊市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
孙家集镇自1991年以来,全镇按照确立主导产业,实行横抓区域,纵抓产业,依靠龙头带头,发展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形成适合全镇实际的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并且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粮食生产上,以“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为重点,狠抓科学种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搞好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实施六改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水肥投入。1995年全镇小麦单产578公斤,玉米单产720公斤,粮食亩产达到1248公斤,比1991年亩增140公斤,总产达到2546万公斤,亩产连续6年过吨粮。在蔬菜生产上,以创蔬菜名牌为支柱,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粮经比例逐步调整为4∶6,建成百里大棚带。以抓科技投入为重点,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成立了蔬菜研究所。设立了种子站、植物医院、物资供应站等服务机构。先后引进推广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韭菜强控早盖、
黑籽南瓜嫁接黄瓜、
香椿密植等24项蔬菜种植新技术。引进
日本早熟茄子、圆叶菠菜、
绿菜花、生菜、台湾洋香瓜、
网纹瓜等46类150个蔬菜瓜果新品种。全面推广应用日本酵素菌肥生产技术和K100活性菌肥,使蔬菜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1995年全镇蔬菜大棚达到1.28万个,蔬菜面积2.5万亩,总产2.5亿公斤,收入3.2亿元。为了支援外地蔬菜生产,自1991年以来,全镇每年外派蔬菜技术员1000多人次,分赴14个省、市、自治区帮助指导蔬菜生产,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在果品生产上,以培植样板园,优化品质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套袋和反光膜新技术,果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95年全镇3000亩果园产量达到500万公斤,收入450万元,果品优质率达96%以上。在畜牧业生产上,以扶持大户,发展规模饲养为重点,以镇
兽医学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狠抓饲养小区建设和综合服务工作,1995年全镇建有饲养小区56个,建畜禽舍1670间,发展饲养大户500户,蛋鸡存栏10万只,大家畜存栏1300头,肉鸡出栏250万只,生猪出栏2万头,畜牧业收入达6000万元。
镇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规模,强化管理,使镇村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199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镇村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82亿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出口交货值674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180%、 250%和300%。其中镇办企业产值8777万元,利税245万元,比1991年增长251%和210%。工业生产已形成了以机械、汽车配件、印刷、盐、建材、建筑安装、日用化工、蔬菜加工、运销、冷藏加工为重点的16家企业。同时注重培植支柱产业,建设加工龙头企业,搞好蔬菜深加工,有力地带动了全镇蔬菜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991年以来,按照功能分区,集中开发,连片建设的原则,规划出了镇环路、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几年来投资16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供电、邮电等18座大楼,并对原集贸市场进行了搬迁,建成了一个集蔬菜批发和物资贸易的大市场。同时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柏油硬化道路20公里,建设商品房120多间,为进镇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创造了条件。到1995年底,镇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2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发展个体、联合体运销专业户(组) 400多个,从业人员3200多人。拥有运输机动车辆1200余辆。第三产业收入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到1995年,第三产业收入达到6500万元,使一、二、三产业趋向协调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教育。1991年以来,全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一中教学楼的建设和7处联办小学的校舍改造二期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被评为
潍坊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镇现有初中2处,小学38处,幼儿园26处。邮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投资8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邮电大楼,铺设了通讯线路10公里,装机总容量达到3000门,全镇已安装程控电话1500多门。卫生。镇医院的内部设施进一步配套,投资60万元建起了医院大楼,上了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村村建起了卫生室,甲级卫生室达到了90%以上,并且加强了药品市场管理,实行了镇办合作医疗,镇医院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计划生育。通过严格人口目标管理责任,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对育龄妇女实行了微机管理,提高了规模化管理水平。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100%,晚婚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9‰以下。科技。镇上投资60万元建起了农技服务大楼,村村建起了科普夜校,每年举办农技培训班36期,培训1.6万人次,使90%的农民掌握了2~3门农业实用技术。到1995年底,全镇科技带头户发展到6000户。民政。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敬老院,五保入院率达到70%,被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全镇80%的群众办理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金达到200多万元,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孙家集镇2000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比1999年增长13%;工农业总产值2.95亿元,比1999年增长16%;财政收入729万元,比1999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比1999年增加330元;农村各类存款余额3亿元,人均存款5500元。先后获得“
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潍坊市实施产业化战略先进乡镇”、“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等荣誉称号。现代化农业呈现良好开端,粮经比例达到2∶8。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成立足全市面向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机关干部科技示范、大棚保健菜试验、大棚果树优质苗木繁育五大高科技示范基地,引进
以色列樱桃西红柿、
五彩椒、日本丰香草莓、
美国芦荟、
乌克兰大樱桃、台湾红龙果、
太空椒、江南芒果等36大类200多个名优稀特新品种,试验推广了SOD保健菜、大棚滴灌、微机控制、浇磁化水、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30多项新技术。先后建成三元朱大棚果树苗木、牟家樱桃西红柿、达字刘
水果黄瓜、崔家大棚草莓、三甲苦瓜等特色蔬菜专业村30个,亩效益高达8万元以上。其中以
三元朱村为主,占地2000亩的绿色食品开发园被省政府命名为引进国外蔬菜新科技新成果示范园。三元朱、
钓鱼岛被农业部、省政府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几年来,该镇运用四种模式,全力实行“一供二免四服务”,引导群众投资1亿元建成占地400亩的蔬菜加工冷藏园区,目前有企业50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利税80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储存加工私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