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之战
公元200年发生于乌巢的战役
乌巢之战发生于东汉刘协建安五年(200年),是曹操袁绍两军相争其中一部分,是官渡之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袁绍与曹操争夺天下,双方在官渡(今中牟县境)对峙。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率万余人护送军粮,集中于袁军大营后方40里的乌巢。曹操为了摧毁袁绍的粮草,决定发动乌巢之战。袁绍的谋士许攸因故投奔曹操,并向曹操献计,曹操亲率五千精兵夜袭,骗过袁军,包围并纵火攻营,袁军大乱。淳于琼集结部队反扑,被曹操击退。袁绍固执先攻曹营,仅派少量兵力援乌巢。曹操坚守,最终攻破淳于琼营寨,将其斩杀,焚毁粮草。此消息传至官渡,袁军震动,张郃高览反叛投降。最终,袁绍军队被击败,曹操获胜。
战争过程
战前形式
两军长期对峙,袁军辎重的行进路线被曹操探知,谋士荀攸立即建议曹操抓住良机袭击运粮队,曹操问荀攸谁去合适,荀攸推荐徐晃,于是曹操派大将太原市偏将军徐晃、沛郡人中军校尉史涣两员猛将奉命率军截击韩猛的袁军运粮队。不久,徐晃与史涣在故市成功伏击韩猛所部,杀散袁军后,徐晃命人将载运粮草的粮车点燃,待袁军增援部队赶到,看到的是早已化为灰烬的一辆辆粮车残骸。袁军粮草被烧,这一胜利让曹军欢欣鼓舞,士气高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大将淳于琼与、郭图攻打白马,遭轻兵袭击,仓猝迎战,主将颜良被斩,淳于琼败走,两军对峙于官渡
战局进入最后关头,曹操以数万之众将袁绍十万大军阻于官渡数月,使其前进不得,创造了平原防御战的典范。袁绍孤注一掷把主力投人到河流纵横河网密布的官渡水与济河之间,空间狭小,机动困难,导致部队虽多却无法有效展开,袁军的数量优势被曹操利用地形巧妙化解,使本应一边倒的战局打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堑壕战。
乌巢之战
粮草被烧后,袁绍加派了兵力,派手下大将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押运保护粮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10月,让淳于琼率兵万余,押运粮车,扎营在大营以北,距大营四十里的乌巢。许攸投降曹操,曹操得知袁绍大军粮草所在,召集文臣武将开紧急军事会议,谋士荀攸贾诩郭嘉董昭,武将曹仁曹洪夏侯渊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全都参会。与会者都是曹操心腹谋士,这是决定曹操及其集团命运的会议。曹操在反复权衡后,采纳了荀攸、贾诩的意见,决意出击。这时,曹操一线部队只有两万多人,为了这次偷袭,从中选了五千精兵。曹操留下智囊荀攸、亲信曹洪留守大营,带着乐进等猛将, 向着袁军囤粮的乌巢进发。为骗过沿途袁军哨卡,曹军全部换上袁军军服打着袁军旗号,为了夜间行军不发出声响,人衔枚马缚口,五千人静悄悄地上路。为隐蔽起见,部队专走小路,不敢走大路。五千人在曹操的带领下冲击淳于琼的军阵,阵形很快被冲乱,尽管袁军人数是曹军的一倍,但曹军此时已无退路,深入敌后,不胜即死,曹军跟袁军此刻已混战成,难分彼此,袁军后撤,曹军尾随着败退的袁军也冲进大营。曹军攻势凶猛,见人就砍,遇粮便烧,双方从营外杀到营内,
袁绍立即分兵派将,考虑到乌巢距大营有四十里,袁绍把手下凡是能调动的骑兵全都召集起来,紧急增援乌巢,曹操正与淳于琼部激战,援军正可趁势前后夹击偷袭粮仓的曹军。至于步兵,行动缓慢,不适合长途奔袭,但袁绍自有主张,袁绍紧急集合步兵主力,派大将张部、高览率领进攻曹军官渡大营,一来可起围魏救赵之效,迫使曹军回援;二来一旦攻破曹操大营,就算曹操偷袭乌巢成功也注定败局。
袁军毫无戒备,一片混乱,至拂晓时,淳于琼曹军兵少,集结部队,出营布阵,企图反扑。曹操率军迅猛冲击,淳于琼退回营中。袁绍在此危急关头,坚持要先攻下曹军官渡大营,以断其归处。部将张郃认为,曹营坚固,难以攻克,应全力救援乌巢,若那里粮草被焚,大家都将成为俘虏。袁绍固执己见,置乌巢于不顾,只派少数兵力援助淳于琼,仍督率部众强攻曹营,不能攻克。当增援的袁军迫近乌巢时,曹操坚持拒绝部下分兵阻击的建议,严令士兵拼死冲杀,全力攻破淳于琼营寨,斩杀淳于琼,将屯积的全部粮草和车辆焚毁。曹操令割掉干余被俘士兵鼻子及所获全部牛马的唇舌,向袁援兵示威,袁军将士甚为恐惧,旋即被击溃。曹军乘胜还师。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张郃因受诬陷而与将军高览临阵反叛,烧毁军械,向曹操投降。
战争结果
淳于琼部全军覆没,曹操令人割下袁军士兵的耳朵、鼻子,拿着血淋淋的刚中从死人身上割下的五官给袁军援兵欣赏,乌巢之战袁绍大军的粮草在冲天大火中付之一炬。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张郃因受诬陷而与将军高览临阵反叛,烧毁军械,向曹操投降。
袁绍只带了八百骑兵仓皇逃回北方,南征军主力尽数被歼,七万袁军被俘。随军辎重连带袁绍带来的古玩字画也都成了曹军的战利品。曹军经此恶战也损兵折将,只有数万人马的曹军,却要看守七万俘虏,曹操担心这么多的俘虏,一旦有变,难以控制,曹操经过反复思虑,最后下令将七万战俘全部坑杀。
影响胜败的关键人物
许攸投降
许攸(? - -204),字子远,荆州南阳(今南阳市)人。早年在京城洛阳市就十分活跃,与袁绍曹操便是那时相熟的好友,与两人交情都不浅。袁绍从京城逃奔冀州,许攸也随之去了冀州,许攸足智多谋为袁绍出谋划策,被袁绍视作心腹智囊,许攸是袁绍的主要谋臣之一,对袁军内部情况十分熟悉。这次远征官渡,许攸也随军而来,战事胶着,许攸也为之焦急,许攸知道曹操力量用尽,因此建议袁绍,趁曹军主力集中于官渡、许县空虚之际,派轻骑兵远征奔袭许县,釜底抽薪,一举解决曹操。只要占领许县,官渡曹军不战自溃。但袁绍并未听从,袁绍也认为曹操支撑不了多久了,一心想坐享其成。许攸为自己的计策未被采纳而郁闷,这时又有-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许攸在邺城遗址的家属因犯法被审配“依法扣留”,许攸听了勃然大怒,认为审配故意找自己的麻烦。许攸仗着与袁绍的关系,多年来在冀州横行不法,只是袁绍护着他,其他人对他无可奈何,审配一向执法如山且与许攸一向不和,对许攸的所作所为早就心怀不满。这次,袁绍远征在外,留守邺城的审配大权在握,许攸虽然在外,家眷还在城中,审配决意狠狠惩治许攸。以许攸多年的劣迹,想找他的罪证,易如反掌。许攸在前线被冷落(他自己认为),家人在后方被拘押。被宠惯了的许攸接受不了,自尊心受伤的许攸一气之下,选择叛逃,去投曹操。许攸来投老友,曹操正为粮草告急而彻夜难眠。听说许攸来了,曹操兴奋得一跃而起,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跑出迎接,他实在太清楚许攸在袁军的分量,更明白这人此时来投的意义。许攸给曹操建议,说:“孟德孤军据守官渡,外无救兵粮草将尽,可谓万分危急。如今袁绍在乌巢有一万多辆粮车, 守军防备不严;孟德如能率一支奇兵深人袁军后方烧毁辎重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败。袁绍想不到你们敢深入腹地去烧粮,此去必能成功,如此,曹操必获全胜。”
战争评价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评价:“淳于琼等既破,张郃复降,据《三国志》说:袁绍的兵就此大馈,这大约因袁绍的兵驻扎日久,锐气已挫,军心又不甚安宁,遂至一败而不可收拾。曹操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其能耐,倒还是在历久坚守、能挫袁军的锐气上见得。军事的成败,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五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哩。”
目录
概述
战争过程
战前形式
乌巢之战
战争结果
影响胜败的关键人物
许攸投降
战争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