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3753(克鲁特尼,Crutithne)是一颗轨道围绕着
太阳的小行星,因其轨道与
地球轨道相关而受到重视。有人认为它是继月亮之后
地球的第二颗
卫星,称其为地球的准卫星。
小行星克鲁特尼在1986年11月10日被位于
澳大利亚康纳巴拉布兰塞丁泉天文台(Coonabarabran 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工作的J. Duncan Waldron与同事Robert H.McNaught,Malcolm Hartley和Michael R. S Hawkins发现(被大众认定)。其实它在1983年(1983 UH)已被智利南欧天文台的Giovanni de Sanctis和Richard M. West记录过,但直到1997年,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Paul Wiegert和Kimmo Innanen以及芬兰土尔库大学的Seppo Mikkola才共同发现了其不同寻常的轨道。
这颗
小行星被称为克鲁特尼,它沿着一条马蹄形的轨道行进,绕
地球一周大约要花770年的时间。科学家们认为,它像这样在地球的上方悬吊的状态还能够保持至少5000年。大约5000年后会因
地球引力的作用被吸入轨道形成所谓的“地卫二”。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的5颗准
卫星。这些
天体会在准卫星轨道上逗留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历元:July 14,2004 (JD 2453200.5)
克鲁特尼的直径大约5公里,与
地球最接近的距离是120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30倍。虽然长期看来克鲁特尼的轨道是不稳定的,但Wiegart和Innanen的计算仍指出他的轨道有一段时期几乎与地球同步,但在数百万年内并不会和地球发生碰撞,而且无论在轨道的哪个位置上,从地球上都不可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它。
克鲁特尼一度曾被认为是人造的物体,可能是
阿波罗计划产生的太空废弃物。或许是因为它与地球有着不寻常的轨道关系,克鲁特尼曾经是科幻小说家Stephen Baxter在《时间簇》(Manifold:Time)一书中的物体。
相对于
地球的马蹄形轨道,克鲁特尼的轨道是环绕
太阳的椭圆形,但是因为它的轨道周期与地球几乎一样,使它看来就像“跟随”着地球一起绕着太阳。克鲁特尼与太阳的距离和在轨道上的速度与地球的差异非常微小,所以从地球看克鲁特尼就好像在前方有个像肾脏或蚕豆的轨道,克鲁特尼在略少于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一次这样的路径。因为比一年略少了一些,地球每年就落后这个蚕豆状的轨道一点点,所以从地球上看这个轨道就不是封闭的(更像是蚕豆形的螺旋圈),而是逐渐慢慢远离球的。如果你观察克鲁特尼在
太阳系中的运动,会发现其围绕
地球轨道呈现出混乱的环形,其摇摆幅度之大,有时会进入
金星和
火星轨道附近。
直到二十世纪末段,我们才知道某些
天体具有如此奇特的轨道,并且运行的时间很长。事实上,它们的存在也表明,太阳系形成之时也可能存在这样的天体相互作用。科学家认为,
类地行星是由与克鲁特尼体积相当,或者更大的
小行星碰撞而成的。
在许多年之后,
地球将落后于克鲁特尼足够远,这种在前方逐渐远离的关系就会变成由后方逐渐接近。一但转变成此种关系,克鲁特尼将年复一年的逐渐与地球接近。地球和克鲁特尼之间的重力轨道能量转换将使克鲁特尼的轨道改变约50万公里(
地球轨道的改变只有1.3厘米)。于是,克鲁特尼环绕
太阳的周期会变得比一年长了一点点。蚕豆形的轨道开始以相反的方向逐渐远离地球,地球不再是落后在蚕豆形轨道的后方,而是被推向前方。下次发生这一系列变化的时间约在2292的七月。届时克鲁特尼将接近
地球至约 一千二百五十万公里。
再经过380至390年之后,这个蚕豆形的轨道路径会出现地球轨道的另一侧,并再度逐渐接近地球。地球又再一次的的改变克鲁特尼的轨道,使他绕太阳的周期又比地球的一年短了一点点(上一次发生这种变化的时间是1902年,而下一次将发生在2676年)。这种模式会一再重复的进行着。
那么,我们能从克鲁特尼上面获得哪些有关
太阳系的信息呢?与其他许多小
行星和
彗星一样,克鲁特尼保存着许多有关行星如何形成的证据。它的奇特轨道正是理想的试验场,天文学家认为,克鲁特尼的奇特轨道或许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引力在行星形成中的作用。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克鲁特尼能够成为人类登陆小行星的实习基地,或许我们还能在上面开采地球上稀有的金属和矿物。不过,如果克鲁特尼撞向
地球,那将是一场导致生命大灭绝的灾难,堪比
白垩纪晚期发生的小行星
撞击事件。幸运的是,这种情况还不会很快发生,它的轨道偏斜出了
太阳系平面,
行星物理学家的模拟显示,它或许会很靠近地球,但极不可能撞击地球。据预测,克鲁特尼距离地球最近的时间是275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