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打猎人》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剪纸动画短片,
胡雄华执导,
邱岳峰担任配音,1978年上映。该片讲述狡猾的
狐属利用传说装成怪物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老猎人识破狐狸的诡计将其打死的故事。
顶天山上原本画在岩壁上的一只狐狸画像,在人们的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下,变成了两颗大牙、三只眼睛、四只耳朵、五条腿的可怕的“狼”。这话被顶
天山上一只狡猾的狐狸听了去,它和
老狼商量了一个诡计。
山下有个年轻的猎人,虽说有杆猎枪却从未使用过。他想起传说中的那只“狼”就吓得发抖。这天他外出打猎,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呜呜的嚎叫,随后乔装改扮成“狼”的
狐属和老狼出现了。年轻的猎人吓得忘记拿枪就逃跑了。村子里的一位老猎人见状,对他说:“没有什么可怕的狼,都是人们瞎编出来的。”还说一个猎人丢了猎枪,在野兽面前只会发抖,那就算活着也跟死了一样。年轻人丢下的猎枪被狐狸捡去了。它拿着枪来向年轻人要子弹,年轻猎人惊慌地说:“别吃掉我,你要什么就给什么。”狐狸得到子弹却不会装,它又去找
老狼,让老狼带着空枪下山,把年轻猎人抓来吃掉。老狼气势汹汹地冲进年轻猎人的家,说“狼”大王有事找他。年轻猎人乖乖地跟着狼向山上走去。突然,装扮成“狼”的
狐属出现在他面前,他吓得晕倒在地。只听一声枪响,老狼倒在地上,又一声枪响,狐狸也倒下了。年轻猎人以为是“狼”大王把他打死了。这时,老猎人拿起死狐狸笑着说:“什么可怕的狼,真可笑。”
• 创作之初,
韩美林在设计狐狸一角时屡次失败,因为他很爱狐狸这种动物,结果把本应狡奸诈的狐狸画得越来越可爱,可爱到导演说想把它抱起来。后来韩美林画了二十多张才得以通过。而狼的造型却是一次成功,因为韩美林对狼恨之入骨。
• 该片上映后,片中“狐狸”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于是,1982年,韩美林再度与
胡雄华、
金近联合创作动画片《
狐狸送葡萄》,延续了“狐狸”的艺术形象。
在该片准备投拍时,胡雄华想找一位个人风格和艺术趣味比较接近于影片风格的美术设计,这时,上美厂的编剧
特伟向他推荐了
韩美林,胡雄华看了韩美林的动物画,觉得韩的作品从章法布局、物象的夸张变形、神态刻画到笔墨色彩运用都很注意形式感。特别是《
摇篮曲》中的小狐狸造型很有味道。他认为韩的动物画技巧特别适合美术电影,便决定请韩来担任美术设计。
韩美林在设计角色形象时,注意运用变形手法,极力夸张那些能体现角色本质特点的部分,同时利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如在设计青年猎人时,他采用灰暗色调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还汲取了戏曲脸谱的特点,在他的鼻端和脸颊上加了一圈红色。而对于
狐属和
老狼,他把生活中动物的自然色彩与剧本中角色性格上的区别结合在一起考虑,给狐狸定下了鲜红色的主色调,而狼则用了深蓝色。另外,因为片中有狐狸和狼拿枪像人一样行动的情节,所以设计时对它们的四肢进行了变形处理,以便它们在用枪押解猎人时能直立行走。
动画片通过
鄂伦春族的传说讲述了狐狸与猎人的故事,虽是故事但及其讽刺意味地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和寓教功能。本片最大的特点是有别于以往的歌颂、赞扬等极具宣传意义的动画短片,正因如此,在动画的表现以及布景的选择上也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在对环境的设置和对
狐属的表现上都显得异常鲜活和亮丽。给观者带来了新的视觉审美感受。在整体色调的处理还是上既丰富多彩又极具艺术美感,在动物的造型和神态表现中体现出创作者对细节的把握。突出装饰性也是本部动画一大特色,通过剪纸艺术的巧妙应用和色彩的丰富实用增加了动画的民族性和活泼感。
该片体现了充满幽默而违反常规的夸张,它颠倒了生活中猎人打狐狸的常情,生活中确有胆小如鼠、在敌人面前放下武器的人,所以剧本虽是夸张得意外,却又合乎情理,富有哲理,怪诞与哲理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中国影视编剧
余又晨评)
该片较为高级地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剪纸技法,以狐狸与狼进行了基于不同色彩心理映像式的艺术押象刻画,这种刻意镂空刻划的形神兼具的意象化表达,令该片的创制理念突破了
传统动画苑。
狐属借助于传说的嚣张,猎人闻风的恐惧等叙事细节更是为动画作品增色不少,同时亦因更加完整理的结构化
张力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合力,由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对叙事张力进行了完美的补充。该片独特的动画创制技巧在具象化与表象化表达上可谓是以其活灵活现的活化之感彻底消解了物化之感,为动画艺术的创新留下了足堪永恒的灵动创意示范。(《
电影评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