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枝茂
甘枝茂
甘枝茂(1938年4月出生于华州区)是中国著名的地貌学家和土壤侵蚀学专家。1961年7月,他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人物生平
1938年4月出生于陕西华县,196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至今.1965年、1978年先后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华东师范大学进修,1985~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现为我校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貌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及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地方志编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顾问等职。四十多年来,甘枝茂教授主要从事地貌学、土壤侵蚀与防治、旅游资源开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的国家及部委重大项目10余项,主编、编写专著9部,发表论文70多篇。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
教学情况
①自然地理学,环境班,周学时3, 3届74人
②研究生自然地理学专题 周学时5, 6届20人。
③地貌学基本问题,研究生 4届 15人
2003-2004年 指导地理教育专业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2届 85人
指导地理系毕业班撰写毕业论文 5届 共30人
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5届 60人
学术水平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①陕北黄土高原乡村聚落土壤侵蚀及防治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水利部黄委会黄河联合基金,(50279019)2003-2005,主持人
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地貌与土壤侵蚀,教育部重大社科基金支课题,2000-2003,主持人
2002年水利部大禹科技奖二等奖 支课题主持人,
2001年黄委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人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①甘枝茂,晚全新世渭河河道变迁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学报 16(2),2002,129-132
②甘枝茂,关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问题,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6(1),2002,62-65
③甘枝茂、桑广书延安市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18(4),2004,101-104
④甘枝茂、岳大鹏等,陕北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及用地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3),2004,102-106
⑤甘枝茂、岳大鹏等,陕北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土壤水蚀观测分析,地理学报,60(3),2005,519-525
学术研究表彰
2002年水利部大禹科技奖二等奖 支课题主持人,
2001年黄委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人 .
生平简介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先后在华县龙潭小学、第一小学、华县咸林中学学完了基础教育课程,期间,后8年是住校学习,吃的是盐开水泡馍,住的是简陋茅舍,但家境的贫困磨炼出我吃苦耐劳的品质,父母“望子成材”的渴盼以及学校的教育,激励着我不断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
1957年,在许多人不愿当教师的情况下,我毅然选择了师范专业,同年8月,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立志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上学期间,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五好团员”等荣誉,并于196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我随地理系齐矗华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科学考察队,承担了滇西、川西西藏自治区东部等地的地貌考察。在历时半年的野外考察中,齐矗华教授渊博的地理知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身作则的风范,以及有名的老一辈地貌专家罗来兴、沈玉昌、王乃梁教授对许多问题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从此,我对地貌专业产生了极大兴趣。1961年毕业后留校开始了地貌学的教学与研究。1965年春,我主动承担新开设的“水土保持”课程,这是我从事水土保持教学科研的开始。
在40年的教学中,先后给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讲授过地貌学、水土保持、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地貌野外调查、土壤侵蚀及防治、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开发与规划等多门课程。先后参与了20多届本专科生的教学活动,合作或单独招收培养了七届33名研究生、正在学习的博士生、硕士生15名。
既当教师,就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我乐于接受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从编写教材、备课、课堂讲授,到带学生教育实习、野外实践、指导毕业论文等各种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并认真完成。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每接受一个新班的教学工作,都要查阅学生学籍卡,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
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每次上课我总是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候;野外实习,和学生同吃同住。1995年带几名学生去黄山考察,因山高路陡,学生想乘坐缆车,我便带头步行,感动了学生,终于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了考察任务。
“培养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当教师就应搞好教学,为学生学习着想,尽量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1987年,在自己患病还未痊愈、左腿走路无力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学生开展“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答应了学生要求,与10多名学生一起奔赴秦岭山区柞水县进行滑坡调查;1996年5月,我因病在校医院住院治疗,每天打针输液,医生要求卧床休养,但为了不打乱教学计划,不给学生学习带来损失,在住院治病期间,我忍着腹部疼痛,坚持上课,终于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很受感动。
我很赞同师范院校的教师除搞教学外,应该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我天资不高,但我从前辈那里领悟到“勤奋出智慧”、“功夫不负苦心人”。多年来,我凭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跑遍了黄土高原、秦巴山区,在黄土高原地貌与环境、土壤侵蚀与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综合反映地貌特征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土壤侵蚀面”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S=2C*H*d/Sinα),把地貌的坡长、坡度、高度等单要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被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对土壤侵蚀研究的一个贡献”;明确提出了黄土地貌及土壤侵蚀方式具有垂直分带特征,水土保持措施也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垂直分带布设;80年代末在有关论著中,提出了黄土高原地貌新的分类系统,揭示了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土壤侵蚀的辨证关系,系统总结论述了黄土高原主要的土壤侵蚀方式及特点,并总结出黄土高原侵蚀方式具有地带性、季节性、垂直分带性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4种分带模式,首次提出了产沙地貌的分类;9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开展城郊型水土保持问题,并就其概念、特点、内容和形式作了论述。与其他同志一起,测算出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黄土、基岩、风沙各自的产粗沙量,并分析了粗沙来源分布特征。确定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面积。上述成果已为国家有关部门采用,为突出重点治理黄土高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多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有“1∶100万西安市幅地貌图”、“黄土高原地区1∶50万土壤侵蚀强度及类型图”、“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亚区划分及治理开发方略研究”、“黄土高原城郊型侵蚀环境及其调控模式研究”等10项;主编、编写专著有《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等9部;发表《地貌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陕晋蒙三角地区的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城郊型侵蚀环境及其特征》等论文70多篇。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3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曾获国家教育部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列入“中国水土保持专家”行列,向国内外进行宣传。
区域地貌与环境、土壤侵蚀与防治仍将是今后继续研究的主攻方向。目前正在研究城市土壤侵蚀以及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等专题。
“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人要有自知之明”。这是我治学、做人所信奉的格言。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教学情况
学术水平
学术研究表彰
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