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1978年设立的交通自动控制本科专业,该专业1985年更名为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1994年更名为自动控制专业、1998年与工业自动化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并从1993年开始招收交通
信息工程及控制(原运输自动化与控制)专业研究生,至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
学科专业建设
目前学院涵盖
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机工程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等4个一级学科,形成了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具有交通控制与管理、
汽车电子技术、
智能建筑等专业特色。
教学实验中心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下设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部等5个教学系(部);设有交通信息与
控制工程研究所、交通系统工程研究所、智能测控与电气传动研究所、智能建筑研究所、长安华驰交通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5个研究所(中心);设有控制工程实验室、
电机工程学专业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等四个实验室(中心),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
陕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与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Honeywell)等多家企业共建的
智能建筑实验室、与北京掌宇共建的EDA实验室。
硕士点建设
学院现设自动化(含交通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两个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有交通
信息工程及控制、
控制理论与
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自设)等4个学科硕士授权点;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自设)2个学科博士授权点;有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属二级学科之一,是
国家重点学科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先后投入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费1000 余万元,建设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研究开发平台”、“高速公路隧道测控与
仿真系统研究开发平台”、“车辆定位与跟踪监控系统研究开发平台”、“交通系统仿真研究开发平台”、“智能测控系统研究开发平台”等,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大为改善。
师资力量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师54人、实验人员21人。教师中有教授和副教授32人;博导和硕导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6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165人、博士生13人;在册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8人。历届的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已成为
交通工程自动控制和建筑智能化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该院 2001 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
二等奖获得者江枫同学,被评为全国
三好学生。
科研工作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和其他横向科研项目,主要有:“高速公路
交通流建模、
仿真和控制策略的研究”、 “GPS技术在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多功能多
变换器电源系统综合分析理论与实现技术“、“混沌谐振DC-AC变换器理论及技术研究”、“非线性系统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与性能分析”、 “
青岛市—银川国道主干线汾阳—离石段高速公路隧道附属工程
设计研究”、 “
大运高速公路介休至霍州段部分隧道附属工程初步设计与研究”、 “
陕西省智能
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 “《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编制”、 “《西安市交通管理规划》编制“、“
徐州市公路主枢纽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系统设计”、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 “
发动机自动化试验台”、 “筑机传动试验台”、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路径拆分
数学模型研究”、 “弹药充填计算机控制系统”、“
黄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技术合作”、“陕西省
二级公路收费系统研究”等,科研经费愈千万,并获得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和
二等奖各1项、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
学院发展
学院全体师生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把该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
下属系部
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是在1978年开始招生的交通自动控制(交通信号与控制)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我国最早从事城市交通信号与控制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单位之一。自动化(交通控制方向)专业是
长安大学“
211工程”建设交通信息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自动化(交通控制方向)专业不仅是我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
交通工程领域最重要的专业之一。
1982年获得工学
学士授予权;1986年获得运输自动化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取得交通
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取得交通信息与
控制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自主设置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学科博士培养点;2006年获得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
自动化系
承担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并从事工业自动化及交通信息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2005年被评为
长安大学名牌专业,2006年被评为
陕西省名牌专业。
自动化专业(工业自动化方向)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电工、
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计算机技术应用及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
工程技术基础,在
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
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研开发及研究,从事与计算机应用、强
弱电工程、交通控制与自动化管理及工业自动化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学制四年。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交通
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自设)2个学科博士培养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我校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属二级学科之一,是
国家重点学科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控制理论与
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自设)等4个学科硕士培养点。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点。
电气工程系
基本情况
电气工程系有2个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目前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人。主要从事建筑电气工程、楼宇
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科专业介绍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办于1987年,1994年起招收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和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强弱电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
建筑工程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机工程学预算、电梯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
智能建筑基础、建筑电气CAD、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学制四年。
(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与2005年招收本科学生,是国内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设置较早的单位。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培养从事信息科学与楼宇
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系统、
数据通信及
计算机网络、现场总线技术、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
过程控制、房屋建筑基础、建筑设备、楼宇自动化技术、通讯
网络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库及应用、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仿真技术、
项目管理及建设监理等。学制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要承担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任务。现有专任教师9人,1名兼职教授。其中副教授以上4人(1名兼职加籍教授),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7人,是一支年轻的、肯于奉献、业务精干、发展势头良好的教学科研队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约70人,学生生源质量很高,是学校重点发展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挂靠在交通
信息工程及控制)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毕业后主要在
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行业从事项目的开发、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高新技术学科,目前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为:SOC/FPGA设计及应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领域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从事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设计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在校期间,主要学习
电子电路、微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
电子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
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已初步建成完备的本科生的教学体系,包括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学校近年来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对仪器与设备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极大的改善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目前已经建成2个EDA科研实验室;1个包括能够完成专用
集成电路和系统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IC-CAD的实验室。2005年建成“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部
是该院基本的教学机构之一。承担全校本科学生的电工学与
电子技术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承担的主要课程有: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基础教学部下设4个教研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研组、电路教研组、模电教研组、数电教研组。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9名,讲师6名。
电工电子教学部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活跃,他们积极参与各级教学科研活动,近几年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获EI检索的文章多篇。出版教材10余部。参加省部级、市级、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其中“一种
超声波洗衣器”项目的 研发工作,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 97 2 39578.4,项目“测量高压开关分闸或合闸速度
传感器”已获国家专利申请受理,专利申请号:200820029828.X。除此之外,还多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校级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学部主任楚岩副教授是我院教学名师。2002年12月获
长安大学首届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一等奖。2004年9月获长安大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除此之外,还出任
中国农工民主党长安大学支部副主委,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副主任。1983年开始从事
地球科学仪器、电工及
电子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主持长安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课题“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 “电子设计学科竞赛基地建设”两项。分别教授过电工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地震
钻探仪器、测井仪器等课程;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二十余篇,EI论文2篇;编写
教科书5本(主编2本副主编2本)。主持或参与多项电子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