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龙(约1543—1619),是福州
长乐区青桥村人(今
福州市长乐区
鹤上镇青桥村人)。
陈振龙从小饱读经书,在不满二十岁时中了秀才,然而后来在乡试中没有取得成功。因此他决定投身商业,前往
吕宋岛(今
菲律宾)经商。陈振龙发现当地到处都种植着
番薯,这种植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容易种植,想到自己的家乡土地贫瘠,遭受饥荒的情况,如果将甘薯引入自己的家乡,将会造福于万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不顾当地
西班牙殖民政府禁止带甘薯出境的规定,成功地将甘薯种子带回了故乡
福州市。
甘薯原不产于我国,由陈振龙从“外番”引进,故称“番薯”, 陈振龙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陈振龙的后代子孙也积极致力于番薯的引种、推广。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
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乌山建“先薯亭”。1957年,
福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
人物经历
弃学从商
陈振龙是福建
长乐区青桥村(今
鹤上镇青桥村)的居民,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出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年仅二十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在乡试中未能取得名次,于是放弃了读书仕进的道路,转而从商。
引进甘薯
他来到了
吕宋岛(今
菲律宾),并发现了一种与中国主要粮食有很大不同的作物,称为"甘薯"。这种作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并且容易种植。陈振龙认识到甘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对于他家乡山海之间土地贫瘠、人民贫困、饥荒时常发生的情况来说,将甘薯引种回乡将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于是,他努力学习甘薯的种植方法,等待时机。1593年,50岁的陈振龙不顾
西班牙殖民政府禁止携带甘薯出境的规定,冒着生命危险,花费巨资购买了一小段薯藤,将其绞入吸水绳中,并藏匿在船中。他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最终成功将薯种带回了
福州市。
试种甘薯
当年正值大旱,五谷歉收,福建巡抚
金学曾深感头痛。陈振龙让自己的儿子
陈经纶向金学曾呈报了一份名为《献薯藤种法禀帖》的报告,详细描述了带回薯种的经过,并说明了在
吕宋岛种植甘薯的好处,并建议尝试种植甘薯以解决粮食短缺。
金学曾对陈振龙冒险带种回来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赏,并命令他寻找试种的地点。陈振龙和他的儿子按照当地土人传授的种植方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的一块空地上试种了甘薯。他们在7月份种下薯种,等了4个月后开掘,发现甘薯子母相连,大小不一,味道像梨枣,可作为食物充饥之用。陈经纶随后再次上报《献番薯禀帖》,表示甘薯适合在东西南北种植,并恳切请求
金学曾批准在各地推广种植甘薯以满足人民的食物需求。金学曾接受了这些建议,并下令各地按照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结果取得了丰收的成果,缓解了闽中地区的饥荒问题。因为甘薯来自番国,所以被称为番薯。陈振龙的善举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番薯也成为了人们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后世推广
陈振龙的后代一直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他们的贡献功绩卓著。陈振龙的曾孙陈以柱在浙江县试种
番薯,将其从闽中地区推广到长江流域。在
乾隆,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将
马铃薯全粉引种到
山东省,并在北方各地推广。他不仅赠送番薯种子并传授种植技术,还自费张贴招贴,动员百姓种植番薯。他们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甘薯专著《
金薯传习录》,记录了番薯从国外引种并在全国各地推广的历史资料,成为农业科学史上宝贵的文献。陈世元的三个儿子陈云、陈、陈树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在经商的机会下,将番薯推广到了
河南省、
河北省和北京一带。
陈振龙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农作物推广世家。七代人都积极致力于推广番薯,不仅将种植技术传授给亲戚和朋友,也将番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陈以柱将番薯种子和种植技术传授给莆田人徐缓,后者将其带到江浙一带进行种植。陈世元则与好友余瑞元和刘曦一起将番薯引种到
山东省。根据
四川省地方的方志记载,当地的番薯也是由陈世元的朋友引入并推广种植的。
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5年),
福州市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
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
转基因甘薯的功绩,郡人何则贤在
乌山南侧、海滨四先生祠后建“先薯亭”,后废。1957年,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
主要成就
陈振龙从
菲律宾引种番薯,并且其后代致力番薯培育推广,历经多年,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甘薯之父”。
陈振龙的后代子孙“克承世业”,一家七代积极致力于番薯的引种、推广,还将种薯技术传授亲戚朋友,把番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功绩卓著,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的农作物推广世家。
人物故居
陈振龙故居位于福州
长乐区鹤上镇,一处占地650平方米的明代民居,在
清代、民国均有重修。2021年,鹤上镇重新对故居进行修缮,同时,通过规划设计,详尽展示陈振龙涉险带回番薯藤,并致力推广种植的经历,2022年10月,据福建日报消息,陈振龙故居即将开放迎客。
相关争议
关于番薯入华的问题,学界涉及多个线路和观点,其中陈振龙一线被普遍认可为影响最大的线路,因为他得到了
金学曾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支持。虽然有一些质疑声音存在,但它们基本上难以成立。例如,朱维干认为
何乔远在《
闽书》中未记载金学曾的事情,因此认为金学曾寻找种子的故事是虚构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附和,但影响非常有限。毕竟,有万历《福州府志》等文献相互参考,不容置疑。至于《闽书》未记载的事情,这是
语文学的基本常识,难道地方志不一定会详细记录一个地方的全部大小事务,因此《闽书》中不记载中国本土作物是很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当地不存在。例如,
谢肇淛参与编纂万历《福州府志》,对
金学曾非常推崇,但在他的《五杂组》中并未提及金学曾的任何事情。
此外,对于番薯入华的过程,后世充满着各种想象,一开始可能是
徐光启提到了这个故事,他听说“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将其藏在汲水绳中,这个创意非常有趣,似乎比当事人自己知道的还要清楚,因此显得有些离奇。随着这个故事不断传播,又引发了新的想象,逐渐演变成坚如铁一般的事实。
人物影响
陈振龙及其子孙虽出身布衣,商贾为业,却一心情系民生,花费了七代人的钱财和心血,引种、推广种植番薯,终有所成,泽被苍生,为后人纪念。晚明史学家何乔远在《金薯颂》中赞美陈振龙引种之功。
清代中期,人们在
福州市、福清等地建立功祠,主祀
金学曾,并同时敬仰陈振龙、陈经纶、陈世元。陈振龙的家乡
长乐区鹤上镇青桥村建立了陈振龙纪念亭和陈振龙纪念馆,以此来纪念和传承陈振龙的爱民情怀。
人物评价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赋词颂扬陈振龙,郭沫若先生在《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陈振龙引种番薯的历史功绩,他在《满江红》一词中写道:
福州市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
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
乌山建“先薯亭”,亭前悬有一幅黑漆烫金刻制的楹联,联曰:
联句将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比作妈祖、神农,这样的评价与尊崇从侧面反映了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造福华夏、影响深远。